对于心智理论(“心智理论”是台湾香港说法,国内一般叫“心理理论”,英文Theory Of Mind)早有所闻,但真正让我触动并激发我仔细去研读思考的是何子关于如何教导孩子阅读的几篇文章。
自闭症孩子在解读别人的想法上存在困难,这在行为上导致交往困难,在学业上则表现为阅读困难,特别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思想的理解上的困难,何子的仔细分解、小心引导、角色扮演等方法使用十分到位,让人钦佩,更加值得学习。
飞飞在心智能力上明显的落后让我反思,这一年的rdi的成效如何评估?飞飞离心智能力的“达标”还有多远?带这这些问题,最近在网上淘了一些心智理论的资料,杂七杂八地看了一堆,对心智理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看能不能整理些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心智理论——
一个人理解和推测别人想法和行为的能力,所谓“别人的想法”包括“信念”“愿望”两种基本类型
“信念”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愿望”就是愿望咯;
“心智理论”这个名词开始让我觉得困惑,这是一套怎样的“理论”呢?后来才渐渐明白,其实“心智理论”除了研究“心智理论”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心智成长的过程,以及心智能力与相关问题的关系,就象研究物理学发展史可能需要接触到相对论,不但要知道相对论本身,而且要研究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也要研究相对论的应用以及对学科后续发展的影响等等。心智理论研究领域探讨的就是心智理论的产生条件以及心智能力的发展等问题。因此当我们谈论心智理论的时候,往往是指“关于心智理论的理论”而不仅仅是心智理论本身。事实上正常人绝大多数都掌握了并时刻使用着“心智理论”而不自知,就像我们数着12345时不会刻意去想起这些数字叫自然数、整数一样。
心智理论典型测试——
“错误信念作业”是儿童心智发展一个里程碑式的测试,许多关于心智发展的研究都是用错误信念作业为参照的,这使关于心智理论的研究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对比标准;
一般认为正常孩子在4岁左右能够通过错误信念作业,飞飞现在5岁半了,还没有通过,是心智能力明显落后的表现;
心智理论的发展阶段——
“错误信念作业”是心智能力发展的里程碑,是一个点,在这个点前后还其它不同的表现,构成心智发展的线,就象数学,如果微积分是一个关键点,那么它也只是一个点,不掌握微积分不等于不懂数学,同样,掌握了微积分也不等于至善至美了,相反只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岁:愿望心理学。了解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
3岁:愿望-信念心理学。开始认识信念是心理表征,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同人之间可能不同。但仍用愿望而非信念来解释行为。对于愿望心理学,我有一些观察和体会,不知是否正确——飞飞看三毛,看到三毛拷衣服把衣服烧了个洞,不加引导下,飞飞会直觉认为三毛想把衣服烧掉,这大概就是“愿望心理学”——用“愿望”来解释行为,看到衣服被烧掉这个结果,就认为主人翁想要这种结果,而不懂去推测主人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4-5岁:信念-愿望心理学。具有了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实可以用不同方式表征,表征可对可错。可以理解角色A是这样想的,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角色A基于错误的认识而行动,所以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6岁:二级信念阶段。在阅读一个故事时,可以理解如角色A以为角色B是那样想的,其实角色B不是那样想
关于孩子的心智理论能力、心智相关测试题目,我觉得其实就像我们学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我们去学,然后我们就懂了一些,然后我们考试,有的人考得好,有的人考得差,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做对每一道题得一百分,但是有一条基本的合格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熟能生巧的原则,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其成绩不断提高。
心智理论的研究——
从我目前看到的一些资料看,研究语言与心智理论发展的关系似乎是其中一个热点,仅跟语言的关系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主张语言决定心智发展的与心智发展决定语言的就两大论点,主张语言决定心智的又细分为“心智与总体语言能力相关”“心智与特定语言能力相关”,认为心智与特定语言能力相关的又有“心智与某些‘心智动词’的使用有关”及“心智与特定语法结构语言的使用有关”等很多不同的说法。
还有其它研究不同游戏对儿童心智发展的作用
也有支持模块论的研究显示语言或者游戏对孩子的心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最终取决于大脑功能模块的生理成熟等等。
看来在研究领域还是相当热闹的。
以上是看了心智理论后一些凌乱的笔记,希望有点用处。
- 发表跟帖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