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西安之行,又让自己对自闭症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以生活化、常态化、自然化的方式去教给孩子,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孩子以后一生的生活。
而在以上的三种方式,首先是生活化。所谓的生活化就是教会自闭症孩子吃、喝、拉、穿,并且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其次便是常态化,所谓的常态化就是教会自闭症孩子所有的生活当中正常人所掌握的规则。比如在会场或教堂就要教会孩子适合这种场合的规则,不能乱跑、乱动、乱吵等。最后便是自然化,把自然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去掌握,而不是刻板式的。说到刻板,在这里针对有一定理解和语言能力后,我们所要训练的交流方式往往都是一问一答式的,而不是情感式的交流。如:我们教超市购物,就会直接领着孩子去相应的货架旁去拿自己心爱的东西一一付钱,但是加入用我们正常人的交流方式灌输给孩子的话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刻板了。比如,大人:今天来超市都想买什么呢?孩子:可比克。家长:天太干了买好利友行不行啊?孩子:不行我就喜欢可比克。家长:那就买一袋。孩子:好的,谢谢。等等这样的情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设置相应的场景与对话,一定是对孩子一生都有用的东西。
然后就是对自闭症孩子训练的三大方向及目的。
方向:
一,对规则的理解及应用。
二,对语言的理解及应用。
三,处理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针对第一种就是要教会自闭症孩子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如吃饭时就是要遵守吃饭的规则,不能乱跑,应该安静的坐到椅子上,对年龄小的或者是程度差的孩子,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从基础做起,随着基础能力的提升一点一点的去泛化,直到达到所有正常人都做到的程度。针对第二种,先是教会孩子对自身学习语言的理解应用,其次才是孩子对别人说话的应用,能听懂别人的问话及回答是什么意思。第三种,处理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如:拿一包可比克,咱们要教会孩子当用手撕不开时,可以用牙齿咬开,然后再用手撕,也可以用剪刀剪开等,要让孩子再遇到一个问题时,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等等。
自闭症孩子的训练目的是:
所有的这些理论,在训练的过程中都要围绕孩子去做,我们要始终以孩子为主角,而我们老师是配角,要配合孩子去完成所有的生活常识,方便孩子以后的生活,如:坐公交、上公厕、过红绿灯等,但前提是必须把孩子的软性能力提上来,如:配合意识、注视、模仿、理解、语言、认知能力等。
以上所写的这些,包括还有很多的细节性东西,首先是对能力稍好的孩子,帮助会大一点,但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训练中,对语言开发时帮助不是太大,但是对在语言开发期的孩子的认知帮助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还需要我们慢慢去尝试,相信会有帮助的。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去《拉拉手》参观的一些情况,他们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比如他们的大课,全是以正常的班级去设计的,如学前一(小),学前二(中),学前三(大),一到六年纪等。而这些班级里的孩子都是按年龄和能力去分的,但是所上的课还都是特殊化的。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给这些特殊的孩子首先在班级上一个他们是正常人的概念,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去正常学校上课打基础。所有的这些课程做之前,都会先以一个上课的规则,如上课铃响要坐到座位上,并且小手放桌上,不乱跑乱动等,下课铃响就可以自由活动,但肯定还会在老师的掌控范围之内。我觉得在这一点,《拉拉手》做的很好,也可能是他们的教学场景大,所以有一个专门下课孩子们的活动区,在这里面,下课了就会有专门的老师辅助这些孩子用肢体动作来告知他们下课了,可以自由活动,也会利用程度好的孩子来带动差的孩子,总之会把程度好的孩子这一资源有效利用上去,同时也锻炼了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
然后就是办公和后勤人员配备的很到位,光是办公室的在职人员就有八位,有专门的网络宣传、家长服务、老师服务、外联人员等等,所以是一个非常有秩序的办公团队,这可能是我们瑞曼目前所欠缺的。
总之,通过这次的西安之行,不管是对自身的理论、眼界及交流都有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接下来我该干什么做什么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需要时间一点一点的去填充,大家一起加油!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