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的经验中,我们常常会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决定教学策略,而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因此,对于班级中的每一位孩子给予相当的弹性与发展空间是有其必要的。
然而,许多父母却始终不了解孩子的各方面表现是受其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态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夫妻间的共识都对孩子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家庭中对残障个案的接受程度与教养态度将会对孩子的日后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家庭对孩子学习上的功能与地位而一味的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当老师在学校里所设计训练的课程内容,很多时候,家庭会成为落实这些教学内容最适当的场所,那个时候,父母对于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并使之与现实的生活结合是必须靠着亲师之间的合作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学前阶段的特殊婴幼儿,父母介入的程度则会成为日后个案表现的关键。但是,很多焦急的父母其实不是不愿意投入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事实上,对他们而言,也是需要被教育、被照顾、被同理的。身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有没有一样的心情在父母面对教育残障子女的困境中给予最坦诚的态度?我们是不是往往在不经意中又再一次让父母受到我们言语或态度上的伤害。对我们而言,与父母的沟通与对父母的体谅都应该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有多少老师真正的在反省自己--是否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软言软语的给予父母精神上最起码的慰藉?很多老师连这样的态度与眼神都吝于给予,如此的态度,将无法使亲师之间的关系达到圆满的境界。其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孩子与父母走在漫漫长路的支撑力量,他们的勇气是需要被增强的。
每一个生命都有一种表现方式,我们现阶段都很难理解他到底对这个世间而言有什么重要的价值,那往往都是因为自己太幸福而忽略了其它人对世间的贡献,其实,懂得欣赏生命并尊重生命的不同特质是值得我们尽一份心力去学习,因此,了解学生不同的特质并给予最适性的辅导,我们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不一样而生起种种的烦恼,反而因此使自己更用心于体谅孩子学习上的困难,了解父母的处境,每一种不一样的表现,对每一个曾经努力过的父母和孩子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所缘,如果一个特殊教育的老师可以有这样的觉悟,就不会为了孩子的学不会而动怒,也不会因工作的繁重而沮丧,更能在一个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们身上将不一样的爱给不一样的孩子,因其所需、所能接受的内容有所不同,如此的特教工作,将更有意义,更能符合一个特教工作者应有的精神与态度。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