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谈触觉与触觉防御

2008/12/8 13:05:22 来源:潜能发展部落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不要碰我!

触觉是个体形成过程中第一个有功能的系统,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样的功能就已经具备了。也就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摸妈妈的肚子时胎儿正好醒着,这时候宝宝可能就开始去踢了。

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由于语言、动作技巧、认知发展等与外界互动管道尚未成熟,所以主要是靠触觉来探索这个世界的。婴儿会借着触觉来安定情绪及帮忙自己进入梦乡,也会透过口腔内丰富的触觉细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形象与外界环境。

触觉与情绪
过去许多学者,为了探究触觉与情绪发展的关系而进行研究;这其中,要属哈洛(HorLow)博士的实验最让人印象深刻了。在1959年,哈洛(HorLow)博士利用与人类接近的哺乳类──猴子做实验。他将出生6-12小时的小猴子与母猴分开后,同时提供小猴子两只「代理母猴」:一只是由铁丝做的,且身上有奶瓶可哺乳;另一只是绒布做的,却没有喂食功能。

研究结果发现:当小猴子肚子饿的时候,会去找「铁丝妈妈」,但是只要肚子不饿,多半会挨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而当环境有些风吹草动,小猴子一紧张,就立刻跑到「绒布妈妈」怀里躲起来。在这个实验里,证明了婴儿时期亲密的接触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比营养来得重要。

如果让小猴子单独和「铁丝妈妈」或「绒布妈妈」生活,则发现与「绒布妈妈」生活的小猴子较有安全感,能较主动去探索环境,也比较不会依恋妈妈;而跟「铁丝妈妈」生活,因为挨起来并不舒服,无法满足小猴子的心理需求,而使小猴子在情绪上,明显出现暴力、不安、易怒的行为。所以在某些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如果孩子一哭就去抱他,会养成孩子容易依赖的坏习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尽然。

触觉的反应与问题触觉反应
触觉的接受器位于皮肤,当有刺激发生时,身体即会透过接收器的神经末稍产生局部电位,局部电位再引起局部电流,然后形成动作电位,传到中枢神经系统,最后由大脑皮质做出适当的解释。正是因为这些解释,使得人体对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人体对触觉刺激的反应,可以分为保护性及区辨性两种反应,而两者的反应必须取得平衡,才能使触觉系统发挥最佳功能。

1.保护性反应(protective system)
大脑在自然界亿万年的演进过程中,学会了在面临危险时,形成一套神经反应的方式:先引发注意力集中,并准备迎战或逃离。这是单纯的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自然反应。

2.区辨性的反应(discriminative system)
协助身体判断哪里正在被碰触,并立刻觉知所碰触的物体、形状、质地、温度……等讯息,使个体能够安静下来,进而能够了解触觉刺激的意义何在。这是大脑进行的精密触觉辨识反应。

触觉问题的影响
当一个人的触觉系统产生问题时,经常会连带影响身体其它部位的菜单现。包括有:
1.精细动作问题:影响进食、穿衣、写字……等精细动作的功能。
2.构音问题:由于脸、口腔的触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正确的讯息而造成构音的问题。
3.影响视知觉及认知的发展:由于婴儿时期主要是以二度空间来视物,并透过触觉的探索(例如:用手、嘴巴,甚至身体任何一部份来感觉身体),而逐渐发展出三度空间的概念,因此婴儿的触觉问题将影响其视知觉及认知发展。
4.听觉防御:耳朵的触觉即"声音",故"听觉防御"指的即是对于无害的声音过度反应,或过度地偏好特定的声音。
5.自我刺激/伤害:个体可能会以自我刺激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企图安定神经系统,使其"感觉能好一点"。
6.触觉防御:对于无害的触觉刺激过度反应,产生触觉防御的问题。
7.对情绪及心理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婴儿出生后,触觉刺激是其情绪稳定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接触,除了刺激大脑发展外,还成为婴儿发展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什么是触觉防御?
触觉防御是指对于无害的触觉刺激有嫌恶或避免的行为。对于有触觉防御的孩子来说,即使只是手臂上的碰触也可能对其产生很大的威胁,就像没被驯服的动物稍微被碰一下的反应一样。这些孩子在临床上常表现出下列的行为特征。

一、逃避触摸:
·不喜欢或避免特定质料或款式的衣服,或相反地偏爱某特定款式质料的衣服。
·喜欢排在最后,以避免和其它小朋友有碰触行为。
·会躲开预期中的碰触或与人有碰触的活动,包括避免被摸脸。
·避免与人有身体接触的游戏,有时会比较喜欢独自一个人玩。

二、对于无害的碰触有嫌恶的反应:
·当被举高或搂抱时会挣扎、厌恶。
·讨厌某些日常活动,例如洗澡、剪指甲、剪头发、洗脸、刷牙。
·讨厌碰触绘画颜料,包括:指画、浆糊或沙。

三、对于无害的触觉刺激有异常的情绪反应:
·对于他人轻碰其脸、手臂、腿时,会有攻击性的反应。
·当身体较靠近他人时会显得紧张。
·对于碰触会有厌恶、退缩、负面的反应,包括和较亲近的人有较亲密的关系。

触觉防御该怎么处理?
治疗上当发现或怀疑孩子有触觉防御的问题时,家长可带着孩子求助医院或机构的专业职能治疗师,来为孩子评估实际状况,并从中咨询改善孩子问题的方法,甚至请治疗师安排治疗课程。在触觉防御治疗上,有三大原则必须遵守:

1.提供个案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深压觉、本体觉及线性的前庭刺激(编者注)。
2.增加自发性(active)的触觉活动,例如可以将设备都用粗粗的织物覆盖或包住,当孩子在设备上活动时,便会得到大量的触觉刺激,而并非只是用强迫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触觉刺激。
3.当孩子出现紧张、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时,教导孩子做深呼吸来缓解这些交感神经的作用。

教育上
除了治疗师提供的专业治疗外,当孩子在学校上课时,老师亦可利用简单的环境安排与活动设计,来帮助孩子减轻因触觉而产生的困扰。如此不但可使孩子在课程中更顺利地学习,长久下来,亦可减缓孩子触觉防御的程度。

一、一般课堂上的安排:
·可以穿加重的背心(可利用多口袋的钓鱼背心或登山背心,在每个口袋中均匀地放入沙袋来增加重量)。
·设计一些需要用力或出力的手功能活动。例如:剪有厚度的纸、做橡皮擦擦拭的动作、擦大范围的黑板……等等。
·对环境稍加安排,如:
A.座位安排于角落或最后一排,减少被他人碰触的机会。
B.当接近孩子的时候,以正面的方式靠近。
C.碰触前先予以告知,而对于脸、脖子等敏感度高的部位不碰。
D.教室尽量采用自然光。
E.将桌椅角用东西包住,以减少移动时发出刺耳的声音。
F.教室装上窗帘。

二、游戏活动:提供身体深压觉和阻力性的活动
· 压马路: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笼球在其身上滚过去。

·做茧自缚:让孩子躺在毛毯的一端,将毛毯裹到身上,再向另一端滚动,让毛毯把孩子裹起来(头不可含在内)。

·洗泡泡澡:让孩子进入球池,假装洗泡泡澡。必须洗到全身每一个部位,包括手、脚、腿、手臂、前胸、后背、肚子、肩膀、头、脸等部位;洗好后离开球池,再用毛巾稍微用力擦干身体每一个部位。

·挣脱:将孩子以棉被或毛毯裹紧后(注意头不可包含在内),要求孩子自己爬出来。

三、手的部位触觉刺激活动
·泥画:将颜料和入浆糊、面粉、黏土或沙子中,让孩子用手去搅拌,可以只是让孩子经验颜料在手上的感觉,也可以用它做画、捏塑,亦可用脚去涂抹或画画。

·瞎子摸象:让一个孩子用毛毯将自己裹起来,由另一个孩子来摸,并猜猜看摸到的是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亦可将摸人的孩子双眼蒙上后再摸。

尊重孩子的不同
虽然一样是碰触,自己主动地碰触(active touch),或被别人碰触(passive touch),脑的解释就会完全不一样。有触觉防御的孩子也许能自己玩羽毛或棉花棒,但若是由别人使用羽毛或棉花棒碰他时,便会马上感觉不舒服。一般而言,母亲的碰触最舒服,能被接受的程度也最高;而陌生人的碰触则是最不舒服的。因此,不论在治疗或课堂上,治疗师与老师需要先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获得碰触的默许。虽然这些孩子对触觉的排斥往往让旁人很难理解,然而惟有多尊重孩子的感受,才能为孩子带来更多成长的空间。


*编者注:
触觉、本体觉、前庭刺激均是「感觉统合」相当重视的神经系统,读者若欲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参考本刊第四期,黎晓莺老师所撰之"发展迟缓儿童常见的感觉统合功能障碍"一文,第40-43页。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谈触觉与触觉防御]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