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随机教学法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沟通行为效果之研究六

2008/12/8 13:02:55 来源:台湾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二)类化情境
根据图三显示,J母的三项目标行为,均因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的介入而有进步,以下分别根据「等待」、「鼓励」与「肯定句」三项目标行为,来说明基线期、处理期、维持期及追踪期各阶段的变化。
1.目标行为一:等待行为
由图三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等待行为次数呈现下降且稳定的趋势,阶段平均值为0.2;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9,等待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呈现正向的上升趋势。维持期的阶段平均值为7.56,等待行为仍明显高于基线期。维持期阶段平均值为9,与处理期相同,显示等待行为对J母与J生的互动有其正向显著的帮助。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为5.33,J母的等待行为仍然明显高于基线期,显示等待行为的介入有其正向的效果。
2.目标行为二:鼓励行为
由图三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鼓励行为次数呈现下降趋势,阶段平均值为3。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7.25,等待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呈现稳定而上升的趋势。维持期的阶段平均值为4.2,等待行为仍高于基线期。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为4,J母的等待行为仍然高于基线期,与维持期的情形相去不远,若与实验教学未介入前(即第一次至第五次观察)的阶段平均值1.4相比较,则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亦高于实验教学未介入前的阶段平均值,由此可知,随机教学法的教学技巧对J母的肯定句行为有其正向的帮助。
3.目标行为三:肯定句行为
由图三可看出于基线期时,J母的肯定句行为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阶段平均值为7.5,出现上升趋势乃是受到「等待行为」与「鼓励行为」技巧训练的类化结果。在处理期进行随机教学法技巧训练后,阶段平均值为12,肯定句行为明显高于基线期。然而,追踪期的阶段平均值降为7.33,J母的肯定句行为数据略低于基线期,但仍高于实验教学未介入前的阶段平均值4.4。
二、儿童之沟通变化行为分析
本节将以类化情境的数据,采用质的非结构式分析方法,进行重点行为的标签分析与整理,以期了解J生在沟通行为的惯性与优势能力。以下兹就卷标的操作性定义、卷标出处、卷标的整理、新观点以及解释五部分说明之。
(一)标签的操作性定义
为使质的观察误差减至最低,以及观察结果能尽量代表行为发生的真正意义,有必要发展出标签的操作性定义。其功能在于,即使由不同的观察者进行分析,其结果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若是同一个观察者,其观察结果则会前后一致,较不会发生矛盾、相互抵触的状况。
(二)标签出处
为使摘要重要行为的卷标记录易被查询、整理与分析,即以表格登录的方式,呈现出标签类目、代码、出现页次、出现次数等数据。卷标出处的表格登录,以基线期(A)、处理期(B1、B2、B3)以及追踪期(A’)五大阶段为分野,各阶段内又以「正向行为」、「负向行为」以及「其它行为」三大类目分列之。
(三)标签的整理
为使研究观点与观察结果更确立,进而发展出行为标签类目架构(见图四)。架构图的发展过程,乃是将所有行为标签,依是否有助于沟通行为的持续进行,分为正向行为、负向行为以及其它行为(无法归于前面两类者)三大类。其中,在类目下又发展出次类目,以求更深入的加以分析、解释,使新观点能更确立。简言之,本架构图的发展依序为:行为标签→类目→次类目。
为能进行行为倾向的分析与进一步的探究,将卷标出处的数据依据此架构图内容做整合性的表格呈现(见表一)。表一为
J生于各阶段(A、B1、B2、B3、A’)以及整体实验观察之行为表现的次数(百分比)数据。

  • 发表跟帖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