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经常在上课的过程中为孩子随时拍下学习的纪录--相片,也因此,平常累积的相片是我们制作生活故事书的体裁来源,平常一般人拍照,不但习惯拍孩子的正面,更不会忘记一直以口语提醒孩子--「小明!看这里!」,所以,他们所拍下的照片都不是孩子在专注进行学习,而是以眼神注视镜头。这样的结果,我们所拍下的相片只是一种停止的状态,而无法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内在的感受。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利用相片指认自己所认识的人物都是透过脸孔的辨认而达到目的,如果我们将相片的运用,进行更深度的辨认,是不是可以转换成拍下大家的背影让孩子来进行指认,这个活动将能更进一步的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征与同伴、家人的特征。
与孩子接触的人有许多,从身后拍下妈妈或阿姨在煮饭的相片,让您的孩子猜猜看,这是谁在煮饭?如果在一个班级中,拍下好几个妈妈背影的相片,我们也可以将每一张相片陈列,问一问孩子:「小明!找找看,哪一个是妈妈?」或是针对高功能的孩子,呈现出数张相片,并以语言告诉小明:「好棒!把妈妈的相片找出来!」,如果孩子初期的能力尚嫌不足,我们则一边提供口语的提示一边抓着孩子的手找出该张相片。寻找背影的活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经过这个练习,您会发现,孩子的观察力和敏锐力都会增加。而在众多相片中,要求孩子找出自己的背影相片也是提供孩子另一个学习技巧,因为当孩子以视觉寻找自己的相片时,平日的生活经验即是这个练习的基础,孩子会自然勾起平时生活经验的内在印象,所以自然能在老师的口语提示下和老师共同进行此活动。如果有数个人同时被拍下背影,成人也可在一旁提醒孩子注意每一个人的特征,如:爸爸戴安全帽、妈妈牵小明散步、姊姊在弹钢琴…….,我会站着尿尿….等,都可以进行背影的教学活动,然而运用在生活故事书时,如,我背着背包和妈妈去公园玩…….,姊姊绑了两个长长的辫子……..,妹妹的头发好长…..,这是谁呀?怎么没有头发?这样的练习可以强化孩子注意他人的特征,看自己的相片时,也可以增进本身的自我概念或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特征。如果在刚开始练习时,我们担心孩子的辨认能力不足,则能将正面和背面的相片都进行练习,也就是说,在您出现一张「琣b荡秋千」的正面相片时,看完后,再出现一张同样是「我在荡秋千」的背面相片,这样的相片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谁在荡秋千」和「小明在做什么」的主题,最重要的,一定要先以和孩子熟悉的人,曾经和孩子互动且有生活经验的人为对象,如果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练习后,还可以加深至「前面」和「后面」的概念,如这是爸爸的后面,这是阿姨的后面,否则方位的概念真的是很容易让孩子混淆,透过这个活动不但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孩子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如果有数个孩子一同牵牵手,或一同在洗手台前洗手时,老师可以问问孩子:「他们在做什么?」或「小明呢?哪一个是小明?」聪明的妈妈和老师,是不是也能将此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练习,不要忘了,保持愉快和幽默的心情,和孩子进行一场有趣的背影猜猜看的活动。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