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训练感悟 > 浏览文章

星星雨培训记录之二十九:第四周培训记录

2010/3/25 9:21:06 来源:博客 作者:临沂爱之旅自闭症教育中心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3月19日  第四周培训记录——薄宏莉

  强化

  强化的种类

  强化的方式

  如何判断什么是应该被强化的行为

  强化物

  一直以来每周五的讲座都是田老师给我们讲的,我就以为一直会由田老师为我们讲下去。今天给我们讲课的是薄老师,这下我注意到理论培训已进入到跟实际操作相关的主题:强化。薄老师来讲应该比田老师讲更具体和有针对性,因为薄老师的工作和个案操作经验是十几年的,田老师就像教授,讲的理论非常的好,未必能教好每个孩子。这也是她自己提到过的。呵呵。总之感谢星星雨全体老师全心全意为家长和老师们培训。下面我就给大家总结在ABA理论中最核心的:强化。

  一、强化

  1、意义——ABA方法体系中的重要概念,DTT回合中的表现结果的环节,体现了行为训练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正确理解强化的原则,熟练掌握强化的技巧,是训练有效的关键。

  2、概念——针对孩子的反应而预设的反应:给予强化/不给予强化。在这里薄老师着重讲到“预设”二字,她说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反应给予孩子不同的反应,表现好给予奖励(强化),不配合不给予奖励(不强化)。但这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的,不能等孩子表现好了你再到处找强化物或还没想出该奖励什么比较好。

  3、原理:

 

刺激(指令)——反应(R)——强化

刺激(指令)——反应(R1)——无强化

 

 

 R:正确反应/适当的行为/所期望的行为

 R1:错误反应/不适当行为/不期望的行为

  某种行为:适当——给予奖励——该行为得到强化继续出现;

  某种行为:不适当——不予奖励——该行为没得到强化减少或消失。

  薄老师在讲到适当行为时说:包括自我刺激的行为也算是适当的,因为他没有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像伟宝贝就是这样。对于不适当的行为未强化,就可能减少或消失,适当行为增多,得到强化,适当行为也就会逐渐增多。这是强化的原理,如果不用心看再内化,还真悟不出来什么道理。

  二、强化的种类:

  根据强化的动力来源:1、外在强化(来自孩子以外的奖励性刺激,如夸奖、实物等);2、内在强化(来自孩子本身的奖励性刺激,如愿意、兴趣、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自觉认可)。

  注意:外在强化是手段,内在强化是目的。家长和老师要做到正强化匹配:把自己当作强化物,孩子一看见你就高兴。内在强化是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强化,自我控制。

  三、强化的方式

  1、正强化——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为反应的增长。

  正强化的技巧:1、及时夸奖(仅限于初期训练),当正确反应及时夸奖。2、判断准确:强化的结果是孩子想要的。3、创造机会:做适当的行为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得到奖励。4、契约兑现(没有附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定要给,无条件满足,不能孩子只拿到强化物一下就提出许多问题。这不等于孩子得到了奖励而是又多做了几个课题。5、坚持原则:就是指在什么情况给予奖励,什么情况下坚决不给。6、持之以恒:既然开始训练了就要每天坚持,不能今天心情好我教教你,明天心情不好了随便你干什么或要什么。7、说明原因:要对孩子讲为什么会奖励,为什么得到奖励,坚持给孩子说明原因,孩子会明白只有配合好表现好才会给予奖励。

  正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在这里薄老师讲了一对父子,父亲从来不笑,在给孩子上课时也不笑,即使是夸孩子做对了,给奖励等都没有笑容,孩子吃玩,再继续做课题,都是一种表情在进行。致使于这个孩子也从来不笑,他没感受并体验到与人交流的快乐。或许在孩子们心里这样是正常的。当时听到薄老师描述时在坐的家长和老师们都笑了,笑过后这个小故事给我们深深的反思,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如何来回应我们。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2、负强化——当不正确反应出现时,出现孩子不喜欢的刺激物,当正确行为反应出现时,就移去孩子所不喜欢的刺激物。薄老师讲负强化绝不等于惩罚,负强化的作用仍然是以期待正确反应为目的。

  某种行为:A、错误/不适当——出现不喜欢的刺激物(如:妈妈离开,饼干拿走等)——该行为没有增强减少或消失。

  B、正确/适当——移去不喜欢的刺激物——该行为被增加继续出现。

  负强化的技巧:A、赏罚严明,B、贵在坚持,C、反复提醒(给予诱惑):妈妈离开是不愉快的刺激,有的孩子怕见不到妈妈而哭闹,这时就要提醒表现好妈妈马上回来,也有妈妈走了就忘了似的,这也需要提醒,配合好让你找妈妈。D与正强化同时使用: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不要让孩子一看见你就不高兴或是害怕你拿走他的东西。E、说明原因:要对孩子说明错误的结果或是对的结果。

  负强化的的意义——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3、正、负强化的使用

  A、制造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的反差。

  B、使用原则:学习新东西时多使用正强化;巩固已学会的东西时可以使用负强化。像掌握了却不做可以使用负强化,但一定要多使用正强化。

  四、如何判断什么是应该被强化的行为

  强化技巧是行为训练的核心,被强化的必须是正确的行为,基本是“赏善不赏恶”,但在使用和操作时常常会混淆。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A、从家长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孩子的行为——是否应该鼓励?是——给予奖励,该行为受到强化,继续出现;否:不给予奖励该行为没有受到强化,减少或消失。

  B、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思维方法:我的行为——是否行到鼓励?是——继续出现,因为得到强化;否——减弱或消失,因为没有得到强化。

  五、强化物

  1、概念——在DTT的操作中用来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或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鼓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强化物。

  2、强化物的种类:

  [一级强化物]——直接(间接)与孩子的生理需求有关,如食物、物品、亲抚、依恋物品等,也称做:初级强化物“。

  [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信号的事物,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习得的,是因为它们伴随初级强化物的反复出现,而对孩子具有了强化的作用。二级强化物是社会性的。

  二级强化物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社会性强化物—鼓励/赞扬的表情和动作;

  B、活动性强化物—中断一下学习、玩孩子喜欢的游戏,听音乐等;

  C、象征性强化物—分数、红花、硬币、奖杯、奖状等。钱本身没有意义,通过努力得到钱,再用钱去换自己喜欢的物品中。钱也是象征性强化物。

  D、内在性强化物—自豪感、完成一个课题后的成就感等。这也是最终培养的一种能力。

  3、强化物的选择——“具有鼓励性”是选择强化物的根本原则,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在你选择的强化物是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不防评估一下)

 

 是否是有效的,即:“有效性”       

  是否安全健康,即:“安全性”       

  是否可以做到,即:“可实现性”     

  是否可以控制,即:“可管理性”     

  4、强化物的使用原则

  A、一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同时使用;

  B、 二级强化物出现在一级强化物之前;(先对孩子说你做的好极了,真棒,然后再给奖励)

  C、 二级强化物逐步替代一级强化物;

  D、避免过度强化。(要把握好度,不要让孩子对强化物厌烦和饱和度太高,多了够了不会有动机了。薄老师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她的亲身经历,她说有个学生特别喜欢他电脑里的小游戏,每次进行课题时都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有天孩子妈妈说要拷一份放在家里给孩子看,结果,这个强化物再也不灵了,相信大家知道为啥,过度饱和让孩子没有学习的动机配合更不用说了,所以管理好控制好强化物很重要)。

注意!

   如果你不注意以下警告,你的强化物很可能:“失灵”:

   A、给孩子过多的一级强化物——“吃饱了”

   B、强化物太单调而缺乏变化——“不好玩”

请你参考——以先后6次的强化物使用为例:

次序

 

  强化物

亲抚拥抱

说“

真棒“

块食品

其他

 相信你最知道如何使孩子开心;关键是用对了时机,还要多费:“心机”。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星星雨培训记录之二十九:第四周培训记录]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