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峰 胡克雅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的事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这些自闭症儿童来说,很多都不能和普通孩子一样,走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在汕头,有这么一家自闭症康复机构,正在尝试让那些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拿起书本上学——他们开办了粤东第一个自闭症儿童小学教育班。10月15日,这个自闭症儿童小学教育班将正式开班。
40个孩子报名成功
在汕头市龙眼路87号3栋,一个幽静的院子深处,汕头市学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坐落在这里。这是一座三层建筑,有正接受康复训练的大约100名孩子,他们大都在2岁到10岁之间,正在这里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说话、穿衣、社交等能力。这些孩子来自汕头、揭阳、惠来、普宁等地。
“这次我们将做出一个尝试,把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区分开,让学龄儿童也能和正常的小学生一样上学。”林熙指着康复中心一楼的三个已经修缮一新的教室说到。这就是即将开班的小教班所在地。
这3间教室将分成3个不同的班级。每个入学前的自闭症儿童,都会进行一次评估测试,然后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程度,分配到3个班级里。现在已经有40名自闭症儿童报名成功,截止记者采访时12个孩子已经通过测试。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引导和学习,然后根据康复情况,如果康复情况好,中心将协助学生转入普通小学上学。并且,因为汕头市公益基金会和民政局、汕头市残联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7岁—14岁有汕头户口的孩子可以申请每年7500元的康复救助金,这次开办的小教班是完全免费的公益课程。
“融合教育”让孩子融入社会
林熙在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融合教育”的理念,也就是说把自闭症儿童放到普通学校中,通过自闭症康复老师的引导,让自闭症儿童学与普通教育系统中享受教育服务,继而融入到普通社会中来。
自闭症儿童小教班的开办,正是这一教育理念下的结果。林熙告诉记者,他们康复中心在今年暑假时做了一个尝试,让该中心老师的孩子到康复中心来,跟那些自闭症儿童一块上课和玩耍。“这个尝试非常成功,那些小一点的普通孩子,他们分辨不出与自己一起玩耍的伙伴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在一起生活得很开心,有一些还交上了朋友。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知道他们在和谁一起上课后,也都成熟了很多,对这些自闭症孩子很照顾,给了他们很多帮助,也理解自己家长的职业。”林熙告诉记者。
在谈及小教班开办的意义时,林熙认为这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模式,填补了小学教育中的一个空白——普通学校老师面对这些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帮助和教育自闭症学生,而这些学龄期的自闭症儿童,切切实实的需要教育。“因为自闭症是一个伴随终身的疾病,如果学龄期的儿童或者说年龄大的儿童不再接受教育,之前的康复教育肯定会产生倒退,过往家庭和政府对孩子们许许多多努力都会白费。而我们开设的小教班,将让这些自闭症孩子能够一直接受系统教育,我们会努力让他们有简单的计算能力、金钱观念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模式和社区适应能力。或许以后,我们会见到这些孩子开设的小便利店、小洗车场。”林熙说。
师资力量掣肘特殊教育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100个新生婴儿中,就会有一个孩子或轻或重罹患自闭症。
康复中心主任林熙告诉记者,目前汕头共有17家自闭症康复机构,其中16家是民营机构。“而在粤东其他地方,据我了解梅州有1家、揭阳6家,潮州有1家,据我所知还是让脑瘫和自闭症儿童一起开班的。”林熙说。
这些自闭症康复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还不仅仅是场地问题,林熙认为,专业教育人员缺失才是最大问题。学康中心一个班10个自闭症儿童,就需要5—7位老师照顾。师资力量成了掣肘粤东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也有权利享受9年义务教育。汕头学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已在尝试将他们中心的一些自闭症儿童教育方式编制成统一教材,形成一种可以复制的固定模式,然后再将这种模式向各区学校推广。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