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随机教学法之介绍与应用二

2008/12/8 13:06:5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二、 范例列举

Hart和Risley依据上述九个步骤, 提出五种不同情境之范例,供读者参考。在表1中,可以看到随机教学法的九个步骤,在家庭的客厅、幼儿园的游戏时间、教室的科学展览、公共游泳池以及家中的寝室五种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兹将表1的范例,编写成「对话-行动说明模式」与表1相对照,期使两位学者所要传递的讯息,更加明确与具体。

【范例一】

教学情境:家庭的客厅

教 学 者:家长

互动内容:

家长:

(在一旁阅读邮件,同时注意儿童的行动)

儿童:

(鞋带松掉了,想请家长帮忙绑紧;提出口语

要求)做这个(Doit!)。

 

家长(注视儿童,确认对话主题):

你的鞋子怎么了吗?

 

儿童:(点点头;看着鞋带).

 

家长:(给予目光注视并扩展问题)你要我做什么呢?

 

儿童:鞋子...

 

家长:(注视儿童并给予提示)你的鞋子,我要..( 注

视儿童并等待响应)

 

儿童:(跟随提示,但说不出来)鞋子要.要..

 

家长:(注视儿童并给予具体示范)绑紧,将鞋子绑紧。

 

儿童:(跟随示范)绑紧,将鞋子绑紧。

 

家长:(给予肯定并增强;给予儿童帮助)答对了,绑

紧;我绑紧你的鞋带。

 

【范例二】

教学情境:幼儿园的游戏时间

教 学 者:幼儿园老师

互动内容:

老师:(在一旁看小朋友玩)

儿童:(想玩某样木质玩具; 提出口语要求)我能玩这个玩具吗?  

老师:(注视儿童,确认对话主题)玩具?

 

儿童:(点点头)对啊!我想玩这个玩具。  

老师: (给予目光注视并扩展问题)这个玩具是什么做的?

 

儿童:什么做的?...

 老师: (注视儿童并给予提示)这个玩具和架子的材料一样,都是用树做的..(注视儿童并等待响应)

 

儿童:(跟随提示,但没有答案)用树做的.树做的..  

老师: (注视儿童并给予具体示范)木头,你能说木头吗?

 

儿童:(跟随示范)木头。

 老师:(给予肯定并增强;允许儿童玩玩具)没错,木头;玩具是木头做的,和架子一样。

 

【范例三】

教学情境:教室的科学展览

教 学 者:班级老师

互动内容:

 

老师:(在书桌前改作业)

 儿童:(对棉花有兴趣;提出口语询问)这个是什么?

 

老师:(注视儿童,确认对话主题)你是指什么?

 儿童:(把棉花递给老师)这个。

 

老师:(给予目光注视并扩展问题)这是衣服的原料,衣服是什么做的?

 儿童:什么做的?...

 

老师: (注视儿童并给予提示)这个字已经印在卷标上,拼做C-O-T-T-O-N..( 注视儿童并等待响应)

 儿童:(跟随提示,但没有说出答案)C-O-T-T-O-N...

 

老师: (注视儿童并给予具体示范)棉花.看卷标上写什么?.

 儿童:(跟随示范)棉花。

 

老师: (给予肯定并增强; 给予儿童信息)棉花,没错!衣服是棉花做的,棉花还没做成衣服之前,是一种植物。

 

【范例四】

教学情境:公共游泳池

教 学 者:游泳教练

互动内容:

 

教练:(在看学生练习)

儿童:(对某个同学不满; 提出抱怨)我不喜欢那个家伙!

 

教练:(注视儿童,确认对话主题)你指的是Joe吗?

儿童:(点点头).

 

教练:(给予目光注视并扩展问题)Joe做了什么事,使你不喜欢他?...

儿童:..

 

教练: (注视儿童并给予提示)我曾经看过他向别人泼水..(注视儿童并等待响应)

儿童:(跟随提示并做响应)他也向我泼水..我不喜欢这样..

 

教练: (注视儿童并给予具体示范;使语句更精致化)你可以试着告诉他:我不喜欢被泼水..

儿童:(跟随示范)对,我不喜欢被泼水。

 

教练:(给予肯定并增强;与儿童对话并提供建议)这就对了,假如你大声告诉他,他就能了解你的意思。

 

【范例五】

教学情境:家中的寝室

教 学 者:父亲

互动内容:

 

 

父亲:(在看电视)

孩子:(想藉父亲的旅行车; 提出口语询问)我得去接队友,我可以借车钥匙吗?

父亲:(注视孩子,确认对话主题)开旅行车吗?

 

孩子:(点点头).

父亲:(给予目光注视并扩展问题)你还记不记得有关旅行车的约定?

 

孩子:约定?..

父亲: (注视并给予提示)记得吗?上一次我们达成共识,当离开旅行车时,要将随车工具放好..(注视并等待响应)

 

孩子:(跟随提示并做响应)我知道.要将工具放好..

父亲: (注视孩子并询问; 扩展语句)为了避免旅行车回来时工具不见了,你将如何告诉他们?

 

孩子:(响应问题;语句精致化)我会告诉同伴们,车上的工具使用后,要放回工具箱。

父亲: (给予肯定并增强; 允许孩子使用旅行车)非常好,当你离开时,记得将工具放回工具箱。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随机教学法之介绍与应用二]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