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鼓吹已是不鲜的理念,早在1977政府公布的康复政策白皮书中已被提倡。然而,融合教育的运动却面对着种种困难,其中较大的阻力是本地社会的文化,产生对学习障碍者的不利观点,例如负面标签,崇尚精英等。甚至有教育工作者认为融合教育的实现,只是把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安置于普通学校的课室中。
卡拿建尼斯等学者(Karagiannis, Stainback & Stainback,1996) 强调真正的融合教育其实不是在没有提供足够支持予教师及学生情况下,硬把学习有困难学生安排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这是一种没有责任的做法。真正的融合教育,目的是以提供最合适教育方式予每一位学生为首要。
建立积极标签效应
我们难以找到一个零标签的社会,笔者不在乎有没有卷标,只在乎卷标背后的目的。笔者尝试把学生界定身分(或可称标签)的目的分为两类:
一‧负面标签,意思是只作界定或标签以便分类和处理,但没有提供任何协助及支持;
二‧积极标签,意即把学生界定身分的作用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总括而言,与其逃避卷标,不如建立积极卷标的文化。笔者认为融合教育的推行,不应只从隐含其学习特性及行为表现着手,而应切实建立学校及小区融合文化为首要任务。
从双单环理论看融合教育的发展
图一: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断各自膨胀起来
过去特殊教育被分离出整个教育体系,而被边缘化,这种现象正不利于融合教育的发展。如图一所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断各自膨胀起来,
结果是正如陈国权先生所言(星岛日报,1997年12月31日),普通教育极力保持其同构型,而特殊教育又不断深化其专业功能以及独特性,又或正如哈啦汉(Hallahan)和裘富文(Kauffman)(1997)认为,个人一旦加入一项专业,只会期望不断壮大,而不会计划去解体吧!这种现象是各自走向极端。
图二:普通教育扩大包容性,特殊教育建立支持网络
笔者认为,要走向融合,必须要从扩大普通教育的包容性,而特殊教育必须朝向支持网络之建立,这种现象便如图二所描绘,
如把上述现象应用到学习困难儿童身上,我们便不难理解最终要接受他们的必然是所有教师,而学习地点会扩展至全校甚至小区,不再只局限于特殊班及特殊学校的层面了。而特殊学校亦应朝向支持架构之重整建立,而不是另类教育之壮大,特殊学校不再是学习困难儿童的唯一学习地点,可能会是一所中转站。
图三:教育便只有一种,特殊学校融入支持网络中 总结而言,所谓双单环理论,其实是说明由边缘化的特殊教育发展(图一),至以支持网络为主(图二),而最终会演变成如图三的单环式融合教育取向,意即,教育便只有一种,没有特殊或正常之分立,而特殊学校已融入于整个支持网络中。
改变教育环境必须循序渐进
长久以来,特殊教育的边缘化发展而导致各自膨胀的状况。因此,阶梯式的统合取向可能较决断式的全纳教育理念更适合于香港社会的文化环境,现下只欠缺一份精确的蓝图和合理的时问表。要成功地朝向统合,又怎可不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呢?
Schaffner和Buswell(1996)提出十项导致有效融合教育发展的准则:
1. 发展出一套共识的教育哲学理念和策略计划
2. 高效能的领导
3. 建立普遍接受差异的文化
4. 发展支持网络
5. 建立问责制度,确保每一项教学计划能切实执行
6. 发展有组织的技术协助架构
7. 扩大学校的包容性,使接受不同的差异存在
8.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9. 勇于接受挑战,成功非朝夕
10. 视融合教育是一种过程取向
以上十项准则,见字明意,笔者不必多加解释。究竟香港现阶段的统合教育发展,已掌握了那些准则呢?留待给教育工作者去绅思吧!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