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环境下的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 in the Disadvantaged Envrioment)许多调查研究曾致力于说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抚养孩子的方式、家庭的经济条件似乎都对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经济条件不良往往会减少孩子与抚育者之间的语言交流,并使交流的精细性受到影响,抚育者也会忽视这种交流的作用和目的,最终使孩子的语言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一、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
先天论者认为语言是生物学上的固有形式,而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由后天强化作用形成的。这两种相反的传统观念都过于绝对化。关于语言发展的一种新观念是相互影响的观点,认为不能将先天的与外部强化的因素截然分开,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构成的,语言发展过程是一种人的社会化的过程,G.H.米德、L.维特根施坦等人都持有这种观点。
孩子从一出生就依靠抚育者的抚养,最初的交流是通过手势、眼神和逗乐的形式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儿童有机会与长者一起参加家庭活动。当儿童要获得食物和表现自己时,这种交流便进一步得到强化。长期成功的交流使儿童学会尝试着以成人的方式与抚育者交流,但如果是营养不良,或是受到社会、情绪、残疾障碍的影响,交流就会受到阻碍。
二、社会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婴儿与抚育者最初的交流是人类早期的学习环境,这种交流可视为一种非正式的训练,因为学习的双方在合作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因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以及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孩子的性别、出生次序、性格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过程,目前还没有较完全的了解,因此出现了一些探讨不同种族、社会经济和年龄层次对父母与孩子影响的研究。其中涉及的一个问题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否会通过语言风格影响到与孩子的交流,研究发现,经济水平较低家庭的父母更趋向于教孩子认识具体的事物,也更多的使用管教的语言去引导孩子的活动。而经济水平达到中等以上家庭的父母更注意交流内容与孩子的活动和兴趣保持一致,并注意到对交流话题的精心设计。他们往往把交流作为一种影响孩子行为的方式。他们的孩子通过这种影响所形成的语言风格也为今后的学校学习作了认知上的准备。对社区文化差异与语言发展关系的研究也表明,语言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几项研究都发现,城市社区环境影响下的孩子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较突出;农村社区环境影响下的孩子则在对具体事物的形体理解和结构探索上语言发展较好。因此,处于经济条件较差,或社区环境不良情况下的孩子可能在语言的扩展性、语言的问答式交流以及进行抽象概念讨论等方面显得很不熟练。他们对于用语言去描述事物的过去或未来感到困难,对使用对话式交流去解决问题也感到力不从心。
三、学校教育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往往都限于使用语言的某一部分功能,偏向于使用某一种语言风格,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上所受到的社会环境影响必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B.S.布鲁姆根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研究结果指出,占学习内容绝大多数的是阅读理解力和词的知识,大多数教师的教育和大多数学习材料都涉及这两个语言方面的儿童,因此这两方面的语言学习显得很重要。这项研究成果说明了儿童早期的语言准备对其今后的学业成功是极为重要的。而预测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有效指标就是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关心程度以及家中具备的阅读物的数量。布鲁姆认为,这种早期的语言发展的制约是今后学校教育无法弥补的。60年代,一些国家意识到这种家庭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便提出补课计划来帮助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的孩子提高语言技能,结果却收效甚微。但一些新的计划和研究又令人感到鼓舞。新的研究发现,设计得好的早期语言教育补偿计划通过长期的观察评价,是可以取得一些显著的效果的。许多幼儿早期语言教育计划也开始实施,如J.图夫设计的运用对话来进行教育的计划;由一批教育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为美国夏威夷州的本土儿童制定的卡迈哈迈早期教育计划。后者强调了课堂教学方法应与孩子的言谈方式、相互影响的文化方式之间保持一致。以上从相互影响的观点出发所实施的教育补偿计划虽然能够获得成功,但它们还是难以同来自儿童社会背景的力量进行抗衡。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语言功能和社区中语言运用的改变,同时也就改变了儿童学习使用的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这种语言的环境。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儿童来说,他们的语言发展更重要的应该是把教育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条件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看待,努力消除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把伟)
选自《心理学百科全书》(上卷)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