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中有一个高功能孤独症,认识很多字,但是语言总是很简单,回答问题多数用短语回答,很少有完整的句子。自去年9月份开始我就对他进行个别训练,他的情绪、对语言的积极性进步很大,可语言的组织性方面一直进步不大,我心里非常着急。
今年1月份,我拿到一个AAC对他进行试用,没想到第一次课他就记住了一个句子“我想玩一会儿。“通过这次试用,我意识到利用他的识字优势进行语言教学也许能促进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可是,我把需要学习的句子打印出来让他读,他却没有多少兴趣。
后来我详细询问他的家长,原来他很喜欢听收音机,听了之后常常能把里面的广告词都背诵出来。我想他是一个对听觉刺激很感兴趣的孩子,写出来的字没有声音,科技辅具的声音满足了这个条件。
本周一开始我又拿到了一个AAC,这一次我将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语言分析。我本学期一直在教他使用进行时表述,可是1个多月了,他只是能在要求下才能说完整的句子。于是我找了几幅图作为教学例子,将需要用到的字词打印出来在AAC上录制好声音。
例如“小朋友在踢球“”小朋友在喝水““小朋友在搭积木““小朋友在玩汽车”“小朋友在打电话”“小朋友在洗澡“几个句子,都是进行时,将里面用到的字词整理成下面几个“小朋友、在、踢球、喝水、打击牧、玩汽车、打电话、洗澡“,录制到AAC里面。然后让儿童用上面的字词进行回答“小朋友在做什么?”儿童操作几次之后就明白了每次都要先按“小朋友、在“,几次强化之后儿童就明白了怎样来组织进行时句子。
但是上面的句子主语都很固定,下一步是让儿童明白主语也需要随别人的问话进行改变。于是找了几幅图设计了下面AAC版面“妹妹、哥哥、老爷爷、在、拍皮球、打电话、拔萝卜“。然后指着不同的图问儿童“妹妹在做什么?“”哥哥在做什么?“”老爷爷在做什么?“几次之后儿童也明白了:主语要随别人的问题改变。
两次课儿童学会了1个多月都没有学会掌握的句子。这个变化很让人吃惊。而这都是因为使用了科技辅具辅助教学。
于是我思考,科技辅具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促进作用很大,可能有一下原因:
1。孤独症儿童视觉很好,科技辅具以视觉上的字或者图为第一刺激,可以很好的利用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视觉上的记忆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语言的组织。
2。科技辅具有听觉刺激在里面。视觉刺激之后,出现对应的听觉刺激。这个对听觉敏感的孩子自然帮助很大,可以很好的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而对那些对听觉不敏感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反复强化帮助儿童将字与声音、图与声音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对声音的敏感度。
3。在操作科技辅具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动手操作,懂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动作可以帮助儿童的思维发展。皮亚杰和蒙台梭利对这都有阐述。
综上,由于科技辅具有效地将视觉、听觉和动作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很适合孤独症儿童。当然,实际中它是否对某一类儿童有所选择,是否对某一种学习类型(听觉型或视觉型或动觉型)具有特别的作用,是否对各种学习类型的儿童促进作用不同,这还需要大量实践进行研究。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