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我们上课的主题是「我的身体」,这个主题从九月「我上学了」,进而「我的家」后,才进入「我的身体」的主题。决定这个主题后,我们则依此主题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上决定教学的目标。我们依据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共将课程分为七个领域—认知、语文、知动体能、生活自理、游戏韵律、社会能力和小区适应七个领域,这七个领域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但都是以「我的身体」相关的内容为课程发展的方向,课程的安排则包含学校和家庭的范围,所以我们在开学的时候则会将每一个主题名称、教学的活动、活动和主题的关系与活动的设计包含于哪些领域都提供详细的计划,让家长了解我的孩子到底在学校做了什么。
就认知的领域中,我们强调身体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拒绝他人碰触自己的身体。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透过许多教学活动,如:在空白的人形图上一一介绍器官的名称,老师准备各种不同的器官图卡,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牙齿,每天上课只介绍一种器官,例如:当老师介绍眼睛,除了可以指导孩子指认自己的眼睛、娃娃的眼睛、同伴的眼睛和老师的眼睛,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当孩子在指认自己和他人的眼睛时,必须有大人协助,尤其对于一些无法控制手部动作的孩子,更应避免不小心以手指搓到他人眼睛带来的危险。
语言的范围包括理解和表达,当孩子无法了解语言的意义,认知的学习相对的就一定会有困难。就语言的领域而言,听辨名称的指认、感觉的表达、器官名称的仿说、动词的练习(理解和仿说)、听指令做动作、动作的意义、甚至于搭配有节奏的歌谣和动作,都可以让孩子透过教学活动的练习对自己身体名称与动作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所以结合认知与语言,并提供孩子许许多多的活动经验,透过活动经验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每一个活动虽然进形的方式步同,但或多或少都会包含着不同的语言课程内容;启智班的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在语言表达上会有困难,但是,在语言表达的能力未出现之前,我们是否能够确定孩子对于语言的理解上不会遭遇困难,所以日常生活中,提供语言和情境的结合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够设计各种和主题相关但内容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各种语言的理解更清楚,也就是在为孩子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有了理解能力,才可能进一步的要求孩子表达,经验的累积、情境的安排、适时适地的示范都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产生影响。
在知动体能的课程安排上,也必须结合上述认知和语文的能力表现,再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动作时,每一个姿势的变化和动作的练习,都可以和认知的内容坐结合,如:跳跃的练习—从动作的呈现(跳跃)→语言的示范(在动作出现时同时示范语言)→与生活结合(类化在不同的情境中)。在活动的设计上,老师除了在孩子面前示范「跳」的动作,也会协助孩子模仿「跳」的动作,尤其对于移位能力有困难的孩子,我们也透过大人的协助让孩子感觉什么才是跳,所以我们会由成人协助肢体上的控制,让孩子能练习跳涤囮@,之后我们还会找出一些类似像发条玩具的模型,让孩子看到青蛙也在跳、兔子也在跳……..等等,班级中随时会有跳床提供孩子练习,诸如此类…..。
游戏的课程,可以包括影子游戏、蒙眼听辨音源、跳(套)圈圈、办家家酒、照顾娃娃、帮娃娃洗澡、气球伞的练习、头儿肩膀膝脚趾歌曲的练习,都可交替在课程活动中进行练习,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示范游戏的过程和应有的动作,这些活动的设计除了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这也是我们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当老师示范游戏的技巧和过程后,也让孩子自己亲自练习一次,老师在一旁则适时的介入游戏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压力的练习,且透过游戏的过程,我们学会规则的遵守、和他人互动的技巧。
就整个主题教学的历程,针对特殊需求的幼儿,我们不必太过于强调每一个教学活动后有立即的的成果,但是在数个教学活动交替的呈现在孩子学习的历程中,自自然然的能帮助孩子建立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技巧,主题教学的好处即是在这里,它强化了每一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不是片段片段的学习内容,一个月虽然走一个主题,但是却和前几个月的学习内容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孩子在前几个主题未建立的能力,后面的课程还可以不断的进行复习,也能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这样的模式走了十几年,我们发现孩子经过相关主题的交替练习,所的到的进步是全面性的,所以,认知、语文、社会能力、游戏技巧、生活自理、知觉动作的课程,都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经验,为未来适应生活的能力准备。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