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一个“自闭症”小女孩的转变

2008/12/8 13:04:4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林娜(化名),女,七岁,二年级学生,有轻微自闭、遗尿等症状;不会与同学交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孤僻、内向,心绪不够安定,做事缺乏信心;语言表达不清,但智力发育正常。

林娜的遗尿症多表现在白天,而不是夜里。据家长说,小林娜在家里也常常憋尿,旁人提醒后才上厕所,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受人批评、情绪不稳定时加重。

我首先对小林娜采取了认知疗法和代币疗法。

认知疗法

首先,我增加了与小林娜单独交流的机会,告诉她憋尿对身体健康有害,并且让她知道,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尿裤子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同时,我还很神秘地告诉她一个小秘密:老师像她那样大时,也尿过裤子。从而减轻了小林娜对尿裤子后的紧张感、自责感和羞涩感。我与家长建立联系,一起帮助孩子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排尿系统的训练,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代币疗法

我用小红花作为代币物,对小林娜不尿裤子进行奖励。小红花虽然小,但在中学生的眼里却很珍贵。开始的一周里,只要小林娜哪一天没有尿裤子,我就及时奖励她一朵小红花。受到鼓舞的林娜每一天就像承担着什么使命似的,尽力完成着不尿裤子的任务。这一周里,她只尿了两次,比过去少了三次。

第二周,我对小林娜说:“上周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这周会做得更好!你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小红花。”她高举地点点头,表现得兴奋而又自信。果然,这一周里,她只尿了一次。随后,我将奖励的时间由一天延长至两天。

这样持续了两周,我又将奖励的时间再次延长,直至完全撤消代币物,小林娜彻底改变了尿裤子的症状。这一过程前后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

对待自闭症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让他开口说话,与人交往。针对小林娜的自闭倾向,我采用了“放松疗法”、“角色扮演”和“环境感染”、“委以重任”等疗法对她施加影响。

放松疗法

我首先在班里开展“一句心里话”活动,。让每个学生说一句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全班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轮到小林娜时,她怯生生地站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出来,脸憋得通红,我先让她坐下。下课后,我走到她座位跟前,双手拉着她的手,让她的双眼看着我的眼睛,引导她放松,教她深呼吸直至她紧张的身体安全放松下来,再耐心听她把课上没讲出来的话讲出来。

环境感染

一次,间活动时,别的学生三三两两有说有笑,而她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我派了一位班干部去教她朗读一首简单的诗歌,不一会儿,她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很有感情地背诵出来了。我抓住时机,又找了七八个学生围坐过去,先一起背诵,然后一个一个轮流背,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很好,她也不拘束,大声流利地背出来。当她背完,我带头为她鼓掌,学生们的掌声也响起来了,她在掌声中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渐渐地,在小组讨论中,她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偶尔也能看到她慢慢举起小手。

角色扮演,委以重任

为了巩固她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在班里特设了一个新干部岗位——加餐督察,让小林娜担当监察员,目的让她内心有一种责任感,并感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做事的自信心。我给她的任务是,每天课间操后,给每个学生分发加餐酸奶。开始,学生们不听她的分配,乱挤乱抢,我就教她对策,发奶之前先维持好秩序,谁不排队,爱说话,就不发给她酸奶。有一个调皮孩子就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她把那个孩子的酸奶直接送到我手里,并对他说:“要想喝到酸奶,就去找老师。”这招挺灵,酸奶发放顺利,小林娜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和大家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林娜做事越来越自信,胆子越来越大。一次,一个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给班级抹了黑,我让全班学生教育他,小林娜也勇敢地站起来对他讲了一大通道理,说得那个学生心服口服。慢慢地,小林娜还融入到了我们班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和竞赛中来,如课前一分钟演讲、故事会、电脑小报、想像大王的梦话连说、表演课本剧等。特别是在编排《小蝌蚪找妈妈》、《蜘蛛》、《一粒种子》、《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本剧的活动中,小林娜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当时我要求全班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演,自做道具,当组合到最后时,剩下四位各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林娜就在其中,我鼓励林娜全面负责,他们编排的节目是《蜘蛛》,林娜扮演剧中的小女孩,并组织其他学生刻苦训练,别人练一遍,他们练三遍,还多次找来老师、同学帮助出谋划策。结果,在班级课本剧比赛中,他们的《蜘蛛》表演得逼真生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后来,小林娜还参加了北京市丰台区青少年朗诵比赛和英语口语比赛,并获得了朗诵优胜奖、口语金奖的优异成绩。

小林娜由缺乏卫生习惯导致遗尿到有毅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由不与同学交往到组织同学编排节目,由不敢在人前说话到参加朗诵比赛,这些变化说明,孩子的心理像他们的身体一样会患上“疾病”,教师对待学生心理上的“疾病”应像对待他们的身体一样无微不至,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采取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注意引导,这样才能使“生病”的孩子早日康复。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一个“自闭症”小女孩的转变]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