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文摘浏览 > 浏览文章

随机教学法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沟通行为效果之研究四

2008/12/8 13:02:50 来源:台湾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一名国小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家长部分采用单一受试实验设计模式之跨行为多基线设计与访谈,自闭症儿童部分采用质性研究之自然观察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之研究对象,由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开设「严重情绪障碍服务网—父母效能训练团体」课程的教师推荐,经医生诊断为自闭症之儿童一名。经由与家长商谈,取
 

基线期               处理期      维          持          期       追踪期

 

B1    A- - - - -      B+ + + + + C* * * * *    C* * * * *           A’- - -

 

B2    A- - - - -      A- - - - - -  B+ + + + +  C* * * * *           A’- - -

 

B3    A- - - - -      A- - - - -     A- - - - -      B+ + + + +          A’- - -

为有效达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一受试实验设计、自然观察法以及访谈三种研究方法,兹说明如下:

(一)单一受试实验设计

本研究以单一受试实验设计模式中之跨行为多基线设计(杜正治,民83),针对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进行随机教学法的训练,并探讨其实施成效。本研究的设计模式图如图一:

 

 

 

 


由图一可知,本研究分为四期四阶段,兹分述于下:

1.基线期(A):观察阶段;评估实验未介入前,自闭症儿童之母亲的沟通行为,目的在于了解起点行为。

2.处理期(B):教学阶段;在B1、B2、B3不同行为阶段,分别先后进行

目标行为(等待、鼓励、肯定句)的介入。

3.维持期(C):不实施随机教学法的技巧训练,只实施口头提示或讨论等方法,以观察评量目标行为的维持情形。

4.追踪期(A’):完全撤除介入方案,只观察沟通互动情形。

每一个目标行为的教学阶段,预计各评量5次,教学阶段的评量共计15次,每次60分钟(实验情境、类化情境各为30分钟)。基线期、处理期、维持期以及追踪期的观察评量,共计23次,实验全程为六周左右。

(二)质性研究之自然观察法

在自闭症儿童部分,本研究以质的观察法(黄意舒,民85),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以及行为表现之相关数据。数据来自所拍摄的录像带内容,以逐字稿方式呈现,针对自闭症儿童与其母亲的沟通互动情形,采用非结构式的纪录分析方法进行编码分析,以期了解自闭症儿童与其母亲沟通行为的改变情形。

(三)访谈

于各单一技巧教学及整体实验观察结束后,对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进行访谈,以对整个实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效作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四)研究变项

1、自变项:系指随机教学法训练课程,包含随机教学法整体介绍与使用、单一技巧教学(等待、鼓励、肯定句)两部分,每次教学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分配视当天教学状况调整之,于处理期共14次的教学。

2、依变项:

(1)自闭症儿童之母亲的随机教学单一技巧(等待、鼓励、肯定句)的出现次数百分比。

(2)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行为进步情形。

(3)自闭症儿童与其母亲的沟通行为进步情形。

(4)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单一技巧访谈以及事后访谈结果。

(五)研究情境

经由直接观察与分析,并和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讨论后,决定以家庭空间中的餐厅(点心时间)及书房(游戏时间)为实验研究进行之情境,前者为实验介入时段、后者为类化观察时段。

(六)观察者间一致性之建立

研究者从实验录像带中,于各实验阶段随机抽取一卷录像带,与另一名观察者分别观看进行评量,评量结果作为观察者间一致性考验的依据。本研究的观察者间信度为82.13%(实验情境与类化情境之整合),其公式如下(陈荣华,民82):

 

 


 

  • 发表跟帖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