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问题
(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自由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
(二)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游戏时的表现如何?和对照组相较有何差异?
(三)何种引发策略较能引发自闭症儿童产生表征性游戏?
三、研究假设
(一)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自发性的表征性游戏质与量均较配对的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为差。
(二)语言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游戏时能经由引发策略而产生表征性游戏,和对照组无异。
(三)视觉提示较口语提示更能引发自闭症儿童产生表征性游戏。
四、名词释义
(一)自闭症
本研究之研究对象系指经儿童精神科医师诊断为自闭症,且领有该病名之证明书或身心障碍手册,生理年龄在2.5岁至8岁的自闭症儿童。
(二)引发游戏
同一时间只陈列特定玩具,研究者藉由口语指令、口语提示、视觉提示等方式,引发儿童表现物品替代游戏,是为引发游戏。
(三)表征性游戏
表征性游戏是虚构的、假装的、想象的游戏。幼儿在表征游戏前,会先有类似旧经验,才能在心里形成心像,然后在游戏中藉由其它表征物任意转换心像,例如「物品替代」(用竹竿代替马),「赋予属性」(假装干桌子是湿的而加以擦拭)或「无中生有」(假装空杯子装满水,一饮而尽)。
文献探讨
一、一般儿童游戏能力的发展
本文主要依据Piaget(1962)的划分方式将游戏发展分为练习性游戏(practice) 、表征性游戏(symbolic play)及规则性游戏(games of rule) ,并参考Smilansky(1968)的分法,在练习性游戏及表征性游戏间插入功能性游戏(functional play)及建构性游戏(constructive play)。
(一)练习性游戏
在生命初期相当于认知的感觉动 作期(sensori-motor) ,婴儿以感官、动作的操弄为主:看一看、听一听、摇摇看、吃吃看,随着感官的灵敏、动作的分化,操弄的技巧也越来越多,但在第一年大多是重复的动作和未分化的活动,到第二年才慢慢发展成有组织、有前后顺序的动作模式。
在进入感觉动作期的第四阶段(第二基模的统合)时 ,幼儿可以从事较目标导向的工作,他不但会问「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还会问「我可以用这个东西做什么 ?」,这样的内在动机使幼儿学习新的玩法。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注意到玩物之间的关系而能组合玩物,例如彼此推迭或包容。Rosenblatt(1977)指出,幼儿在一岁之后,可以一次不只玩一种玩物。Fenson等人(1976)也发现:13.5个月大的孩子,已可以依玩物的功能来玩它,且玩法较具复杂性、组合性,这就进入功能游戏期了。
(二)功能性游戏
功能游戏指幼儿用较约定俗成或符合日常生活用途且较刻板化的方式来玩玩具。如一面推小汽车在地板滑行一面嘴巴发出「ㄅㄨ、ㄅㄨ!」的声音,或是用小盘子盛糖果都是。比起前者,显然要多了许多学习的成分,幼儿要了解日常生活中车子盘子的功能,也要会观察并模仿大人如何使用它们。Piaget 用再生(reproduction) 、类推(gene- ralizing)及同化(assimilation)的概念来描述这种行为。在生命的第二年,幼儿已可以根据经验加以重组以建构新的基模。确切说,约在14个月大时(Bretherton, 1984)。
(三)建构性游戏
当幼儿的行为越来越有组织,越来具目标导引,就是建构游戏的出现,例如堆栈积木、玩乐高甚至黏土、画图等都是。和操弄游戏之不同,在于他们有目的有组织拼凑出一些我们可以辨认(或他自己命名)的产品,如房子、飞机、机器人等。
(四)表征游戏
Piaget(1962)认为表征性游戏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感官动作期的第二阶段,逐渐将物体和动作分离并将尝试错误的结果同化成动作基模。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扩展动作基模到其它的物体、人物,并将包含其它物体、人物的动作基模表征性地适应(adapt)。当他能将眼前看不见的物体或动作(称为被象征物—signified)「转换」成可见的物体或活动(称为象征物—signifier)时,表征性游戏正式展开,此时约当幼儿18个月大,属感官动作期第六阶段—经过心智结合发现新方法的时期。
幼儿两岁以后就能进行较复杂的一系列的表征性游戏;两岁与三岁间,幼儿会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行为来反映相似的主题,甚至形成故事(Nicolich, 1977)。三岁以后的幼儿,这种一连串的连续假装动作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对玩具的依赖也越来越少(Ungerer, Zelazo, Kearsley & O’Leary, 1981),他善于利用随手可得的道具,甚至只要语言即能塑造想象性情境,至此表征性游戏的发展即告完成(Westby, 1991)。
在Piaget(1962, p.224)的理论中,符号(symbols)的基模来自于感官动作的动作及对物体的知觉,随着年龄渐长,这个表征物愈不依赖动作及物体特性的相似性,愈趋独立;而表征性动作也愈不依赖表征物,而变成内在的表征思考。Piaget(1962, p.227)对表征性游戏的发展所提出的两个假说:1.随年龄增加,对物体表征化使用的方式将越和真实生活中物体使用方式不同,2.随年龄增加,表征的表现方式将越和真实动作无关。均被后人的研究证实(Unger, et al., 1981;Winner, 1979;Winner, McCarthy, Kleinman&Gardner, 1979)。
表征性游戏和一些类似的名词常交替出现,例如装扮性游戏、想象性游戏、幻想性游戏(fantasy play)、戏剧性游戏(dramatic play),本文不特别区辨它们,而以Piaget的表征性 游戏为代表,社会戏剧游戏(sociodramatic play)是表征游戏成熟、精进的一种表现,约出现在3岁至4岁半的幼儿(Fein, 1981) ,需要更精熟的假装能力及更复杂、弹性的语言技巧(McCune-Nicholich, 1981) ,也需要和同侪共同分享一个社会剧的架构、一起持续铺陈一个故事(Bretherton, 1984)。
Fein(1981)定义假装性游戏是一种模拟的、非事实的活动。Leslie(1987)主张假装性游戏需具备下列三大条件之一:1.物品取代(例如用香蕉代替电话);2赋予物品属性:.表现出不存在或错误的性质(例如假装一张湿桌子是干的);3.无中生有:想象物品如同存在一般(例如假装空杯子内装满茶水)。
大致而言,一个成熟的表征性游戏应包含下列三种能力:1.对待无生命物(如娃娃)如同它有生命、能活动一般;2.用一物代替另一物的转换能力;3.经由语文或姿势创造全然想象的情境(Wolfberg & Schular, 1992)。
(五)规则游戏
Piaget认为规则是认知更进步,表征物更抽象化的产物 ,规则游戏构成小学阶段的儿童游戏的主流:捉迷藏、扑克牌、下棋等,同侪间要有共同约定的「规则」 ,要有共同遵守规则的「规范」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认为「规则」其实不是认知上新的里程碑,规则游戏的出现其实只是由于上小学后社会的限制、期望的改变及受限于物理环境(Glickman, 1984 ; Singer & Singer, 1990,引自Wolfberg & Schular, 1992)。
Baron-Cohen(1987)研究发现很多自闭症儿童特别喜欢将同型玩具一一按序排列,-而将练习性游戏分成感官动作游戏和排序性游戏(orderly play),他们常固执且反复地将玩具一一排成长列或展开或堆高。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