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了解语言理解年龄30~35个月的自闭症儿童,在自由游戏及引发游戏时的游戏行为,并探讨原先在自由游戏时不能表征性游戏者,是否能在引发游戏时表现出物品替代行为(表征性游戏的一种)?并比较何种引发策略效果较佳。并以同语言理解年龄的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为对照组,观察其间之差异。
本研究以修订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为选样工具,选取自闭症儿童、一般儿童及智障儿童各二十八名为受试,生理年龄分布于二岁四个月至八岁。先经五分钟之自由游戏再经四个引发游戏,分别以口语指令、视觉提示及口语提示引发,引发游戏时之资料分析则先排除在自由游戏时已能表征性游戏者之资料再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列述如下:
(1)三组儿童在自由游戏时即出现之表征性游戏次数以智障儿童组最多,其次为自闭症儿童组及一般儿童组。
(2)三组儿童均能在引发游戏时被成功引发而表现物品替代游戏。其中一般儿童组表现最优。
(3)比较视觉提示和口语提示不同的引发策略引发自闭症儿童表现物品替代游戏的效果,发现其间并无显著差异存在。
(4)比较自闭症儿童生理年龄、沟通商数及自由游戏时之表现和引发成功与否间是否有相关,发现引发成功组和引发不成功组之间生理年龄、沟通商数的平均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存在,但引发成功组在自由游戏时即有较佳之表现。
研究者并对未来的研究与游戏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
绪 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近一、二十年来,研究自闭症儿童游戏(play)特征被认为是了解自闭症病理本质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有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此一主题。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上的确有重大缺陷(DeMyer, 1976;Fein, 1981;Jarrold, Boucher&Smith, 1993;Leslie, 1987;Rutter, 1978b;Wing, 1981;Wulff, 1985),在发展上落后同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同语言年龄的一般儿童、智障儿童或学障儿童,在游戏表现上也有许多其它儿童少有的怪异现象:如重复的、仪式化的、多感官刺激的玩法,且缺乏变化、创造性及乐趣。
其中有关其「缺乏符合发展年龄的、富变化的、自发的表征性游戏」(APA, 1994),是较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Baron-Cohen, 1987;Baron-Cohen, Leslie & Frith, 1985;Charman & Baron- Cohen, 1997;Charman, Swettenham, Baron-Cohen, Cox, Bair & Drew, 1997;Fein, 1981:Harris, 1993;Jarrold, Boucher & Smith, 1996﹔Jarrold et al.,1993;Jarrold, Smith, Boucher & Harris, 1994;Lewis &Boucher, 1988;Lewis & Boucher, 1995;Libby, Powell, Messer &Jordan, 1997;Riquet, Taylor, Benaroya & Klein, 1981;Stanhmer, 1995﹔Ungerer & Sigman, 1981;Wing,Gould,Yeate&Brierly,1977;Wulff,1985)。
对于自闭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研究者解释的角度不外认知或 社会情感(Baron-Cohen, 1987)。从认知角度解释者有以缺乏表征思考(representational thought)能力或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来说明,因为自闭症儿童无法在心中进行表征性思考,难以解读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不能同情别人、与人沟通、表征性游戏、想象他人愿望(Baron-Cohen, 1987;Baron-Cohen, Leslie & Frith, 1985;Lesile & Frith, 1988)。也有以讯息处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来解释自闭症儿童具有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上之缺陷,所以在统合新旧经验、统合社会情境中人与事物的讯息上有困难,且在执行一件工作时,难以弹性思考、计划、自动产出(Ozonoff, 1995),因此影响表征性游戏(Harris, 1993)。
Libby,Powell,Messer及Jordan等人(1997)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单一假装动作的模仿上没有问题,但在一系列假装情节的模仿上就有困难。Riquet,Taylor,Benaroya及Klein等人(1981)也有类似的研究,探讨模仿能力对表征性游戏的影响,也发现他们真正的困难是在同时统合多种信息上,因此主张自闭症儿童的表征性思考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出在执行功能上。另一群学者主张自闭症儿童在执行 工作(表征性游戏) 时无法计划、弹 性思考而自发性产出(Charman & Baron - Cohen,1997﹔Jarrold, Boucher & Smith,1996﹔Lewis& Boucher, 1988﹔ 1995),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情境(elicited condition)下的表现优于自由游戏时的表现﹔甚至和同语言年龄的对照组(一般儿童或智障儿童)一样好。
Hobson(1990)则从社会情感的障碍解释自闭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他主张由于患者在社会情境中辨认社会线索(面孔、声音、情绪)有困难,所以难以学习和社会生活有关的表征性游戏。Fein, Lucci, Braverman及Waterhouse(1992)则认为是社会情感上的冷漠,阻碍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难以学习社会游戏。又因为能力欠佳更减少正面的经验,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缺陷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包括自然情境观察自闭症儿童自由游戏时的行为(Atlas, 1990;DeMyer, Mann, Tilton & Loew, 1967;Doherty & Rosenfeld, 1984;Libby, Powell, Messer, & Jordan, 1998; Stone, Lemmanek, Fishel, Fermandez & Altemezer, 1990;Tilton, Ottinger, 1964;Wing, 1978;Wing, Gould, Yeates & Brierley, 1977)及操弄情境、玩具等变项,在实验室情境评量游戏行为(Barin-Cohen, 1987;Jarrold, Smith, Boucher & Harris, 1994;Kavanaugh & Harris, 1994;Lewis & Boucher, 1988;1995;Mundy, Sigman, Ungerer & Sherman, 1986;Riquet, et al., 1981;Sigman & Ungerer, 1984)。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引发情境下表征性游戏行为的研究(Charman & Baron-Cohen, 1997;Charman et al., 1997;Jarrold et al., 1996;Lewis & Boucher, 1988;1995;Riquet et al., 1981;Sigman & Ungerer, 1984;Ungerer & sigman, 1981),在研究设计上,研究者透过口语提示、肢体协助、示范等策略,引发自闭症儿童的表征性游戏行为。这些研究所用的引发策略不同,样本大小也不同,但目标行为均以「物品替代」(object substitute)代表表征性游戏。若以组内比较而言,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情境下的表现均优于自由游戏情境下的表现。若以组间比较而言,有些研究发现自闭症组仍劣于对照组(Riquet et al., 1981;Sigman & Ungerer, 1984);有些则发现和对照组一样好(Baron-Cohen, 1987;Jarrold et al.,1996;Lewis & Boucher, 1988;1995)。
综上所述,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的研究有以下结论:
1.自闭症儿童在表征性游戏上有特殊缺陷:发展落后且形式怪异。
2.学者对于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上的缺陷,不外从认知与社会情感两方面解释起。前者包括表征思考能力缺陷、执行功能障碍;后者包括社会、情感的障碍。
3.研究自闭症儿童表征性游戏缺陷的方法包括观察自由游戏时的行为及评量实验室情境下表征性游戏表现。
4.最近期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引发情境下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结果不一,有的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情境下表现得比自由游戏时为佳,和其它对照组一样好;也有的则发现仍比对照组为差。
若进一步讨论,上述研究在引发情境下所使用的引发策略各不相同,有的一个实验中用两种以上之策略,但都未比较过引发策略的效果如何。(Charman, Baron-Cohen, 1997;Charman et al., 1997;Jarrold et al., 1996;Lewis & Boucher, 1988;1995;Riquet et al., 1981;Sigman & Ungerer, 1984)。其次,在研究样本上,能力最差的为Sigman及Ungerer(1984)以心理年龄24.8月为准,Riquet等人(1981)以语言年龄30个月为准,这两个研究结果均显示自闭症儿童在引发情境下虽较自由游戏时为佳,但未达统计上显著水平,且仍比对照组差。其它研究的样本能力较佳(Baron-Cohen,1987:语言年龄46.2个月﹔Jarrold et al.,1996:语言年龄49.5个月﹔Lewis & Boucher,1988,1995:语言年龄69个月),而研究结果均显示:自闭症儿童和对照组一样可在引发情境下物品替代游戏,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拟针对上述有关引发情境下之研究尚未澄清之处:样本能力及引发策略做进一步探究。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