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近日主动提出,要求记者宣传一下学校的“素质教育”。记者与这位家长有过几次交往,知道她有一个患有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的7岁男孩,孩子曾经没有语言,整天哭闹无法安静,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完全无法与人交流。多年来,她流着泪争分夺秒对他进行训练和教育,苦尽甘来,孩子在3岁半的时候,终于恢复了语言,除自控能力较差外,行为举止与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区别,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自闭症儿童恢复成功的案例。 刘嘉(化名)感慨地说:“我知道作为一个自闭症儿童,毛毛(化名)能够顺利地从普通幼儿园到普通小学一年级,这在中国为数不多,也是自闭症儿童家长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们遇到了许多好老师,她们和我一道,陪伴孩子慢慢走出了孤独。” 毛毛入幼儿园时,正是病情最严重的时期,但也是恢复最为关键的时期。为使老师能够很好地接收和帮助毛毛,刘嘉费了不少心思。“当时他口齿不清,只要一放开他,他就无法自控地到处乱跑、尖叫。学校肯接收这样的孩子吗?我仔细地分析了一番,选择了一种间接但又容易打动人的方式:写信。” 在信中,刘嘉把什么是自闭症、孩子的具体情况、国内外是如何帮助这些孩子、他们整个家庭所承受的经济、环境和身体的压力,以及她作为一个母亲的种种痛苦无助与呐喊都告诉了老师。 老师在看了刘嘉的信后非常震动,他们把如何教好孩子作为教育事业上的一个挑战:特殊儿童都能教好,其他普通的孩子就没有教不好的了。于是,南宁市手拖厂幼儿园的师生们开展了帮助毛毛的活动:老师每天轮流安排学生陪毛毛上课,陪他玩游戏、讲故事、说话;毛毛不会吃饭,老师们就一口一口喂他吃;毛毛中午不能入睡,老师就抱着他给他哼儿歌直到他睡着;毛毛不会上厕所,老师和同学们就陪他去,还帮他擦屁股。就这样,全班40多个孩子变成了40多个老师,孩子就在这种全天候的关心帮助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月,眼看着儿子就要离开与他相处4年的疼他、爱他、宽容他的老师的时候,刘嘉每天都泪流不止,孩子在小学还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吗?在孩子进入南宁市东葛路小学以后,她还是以写信的方式,告诉老师孩子的情况、他在幼儿园时老师对他的帮助……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嘉的一切担忧都是杞人忧天。“所有的老师都很有爱心,他们很快就理解和接纳了我的小孩,并在班上鼓励同学们要多帮助他、爱护他。对于孩子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做出的非常举动,老师也非常宽容,从不责骂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儿子的进步很快,他开始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了,人也长壮实了,每周都有小红花、小太阳和小勋章。”刘嘉说起儿子的进步,脸上抑制不住的骄傲和喜悦。 怀着深深的敬意,刘嘉写信给东葛路小学的张校长,感谢老师对她儿子的大力帮助。校长看信后也很感动,专门在教师大会上把来信读出,并让老师们探讨如何帮助孤独症孩子。校长还鼓励刘嘉:有困难要告诉学校,让大家一起解决。“校长和老师们平时主动地和毛毛接触,比如说在学校门口遇见毛毛,就亲切地扶着他的肩膀把他领进校门,有时候也会亲热地摸摸孩子的头等。他们的举动给学生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在学校,同学们对毛毛都非常好!”刘嘉非常满意地说。 刘嘉说,作为全国少数几个恢复十分成功的自闭症孩子,毛毛的上学问题受到几十万孤独症家长的关注。“当我在网上介绍毛毛所就读的学校和毛毛的老师时,他们都对这个学校和老师充满了敬意,对我们一家充满了羡慕!” |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