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进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能力是以感知觉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孤独症儿童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应从感知觉入手。在发展感知觉的基础上,丰富生活经验、引导参加学习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增进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发展感知能力
人的任何经验上的积累,都是通过运用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周围事物而获得的。孤独症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及个体自身的差异性。因此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首要环节。具体应做到:
1、增进感知觉反应的能力。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器官发育正常,但对他们身边的事物却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淡漠表现。他们的这种表现可以说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是很差的,因此应尽早的帮助他们建立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提高反应能力。训练的目标是:
①接受来自外界刺激。
②能寻找刺激物。
③能追踪刺激物的方向。
④能从表现反应对刺激物的亲疏好恶。
2、扩大感知的范围。孤独症儿童不仅感知的主动性差,感知的范围也非常狭小。因此感知的内容单一。我们在训练时应注意扩大感知的范围,并运用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来丰富感知的内容。训练的目标是:
①会使用视觉分辨。如分辨颜色、形体、简单方位等。
②听觉分辨:能分辨几种不同的声音、音量大小,高低、好听、难听等。
③触觉物体:能分辨冷热、软硬、干湿、光滑与粗糙等。
④味觉:几种食物的一般味道与口味。
⑤嗅觉:香、臭等。
3、记住感知的内容。人们普遍认为孤独症儿童的机械记忆好。因此学前训练应注意发挥这一特点,通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使他们能记住曾感知过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重复并恰当地表达。只有记住才能表达,这就要求做到使用感知记忆。
①记住曾经见过的一些图形。
②会模仿一些声音。
③能摸出一两种物品。
④能指出刚才吃过的一种食品。
⑤能嗅出刚才嗅到的一种食品味道。
⑥能躲避臭味。
(二)增进学习能力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不仅有效地促进智力发展,同时能起到丰富语言的作用。在制定学前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时,应根据其心理发展水平,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
1、丰富生活常识。同正常儿童一样,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也是从认识身边的食物开始的,只是被动些,应加强引导,使他们能较好的实现这些目标。
①认识自己:姓名、性别、身体各部分名称。
②认识家庭:住址、亲人姓名及工作单位等。
③认识室内用品:家具、家电、日用品等。
④认识学习用品:书、本、笔等。
⑤认识社会环境:学校、医院、商店、公园、公厕、交通工具等。
⑥认识颜色:红、白、蓝、黄等。
2、丰富自然常识。认识一些浅显的自然常识是引导孤独症儿童走出自我封闭的有效方法,应达到的目标有:
①认识小动物的名称及简单习性。
②认识植物:树、花、草、蔬菜、水果等。
③认识天气:雨、雪、晴、阴。
④认识时间: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3、丰富简单的数学常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目的是培养孩子兴趣,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提高生活技能。但训练时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倦学习。学习的目标有:
①认识方位:上、下、前、后等。
②认识数概念有图形、大小、多少、粗细、高矮等。
③认识数前概念:会唱数20以内、会点数10以内、会区别1和许多、会说出5以内总数、会取出物品5个或更多。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