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教导孩子建立数概念,可能一开始就应用「认识数字」的方式,于是提供给孩子数字的符号练习,但是「数字」毕竟是符号,就幼儿的学习过程,日常所有的学习一定是透过具体到半具体、半具体到抽象的程序,所以无论是数字、颜色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具备「数量」的概念,就必需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开始练习,我们必需先学会「命名」,也就是「实物」与「名称」的结合,所以当孩子学会许多物品的名称后,也学会依外型将物品「分类」,我们就可以开始提供「数量」的教学,但还不一定要提供「数字符号」的练习,除非孩子对「符号」产生浓厚的兴趣,否则一开始教孩子认识数字符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教导数概念,我会在孩子已经学会将物品依外型「分类」后,再进入「数概念」的学习,且我选择从「1」开始。教导「1」的概念,我们准备数种物品,这可以是生活日常用品,也可以是食物….,当孩子已经学会了「分类」的操作模式,表示孩子已经能辨别「一样」和「不一样」的视觉辨识能力,所以要再介入「数量概念」,我们就选择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经验到的物品,且每一种物品只呈现一个,再根据幼儿分类的经验,结合数概念进行命名,如:妈妈买了「一个苹果」、「一根香蕉」、「一个橘子」…..,或是问爸爸要吃什么,爸爸回答:「我要一个苹果。」同时并以食指比出「1」,当每一个家人都跟孩子要「一个苹果」,孩子透过实际的经验就逐渐建立了「1」的概念,如果家庭中有「5个人」,孩子这个练习就可能经验了五次。为了帮助孩子熟悉这个学习模式,并类化「1」概念,我们则需透过生活经验,改变「物品内容」,让孩子经验到「1」与每一个物品间的关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将「1」的概念,做无限的延伸与连结,所以可以形成「爸爸要戴一顶安全帽」、或是「今天早上我要吃一个面包」….等多种经验的练习,如果从辨认数字开始,可能孩子较无法察觉「数量」和「生活」的关系,用这样的模式,孩子还有更多机会与家人产生「有意义的互动」。
学过了「1」的概念,我们可以开始结合先前「分类」的练习,由爸爸或阿嬷拿着一篮子有「红色」的苹果和「绿色」的苹果,并问妈妈:「你要吃红色的苹果还是绿色的苹果?」并让妈妈从这个篮子里挑选,妈妈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让孩子透过视觉可以观察到此过程,当妈妈选择一个红色的苹果时,也由妈妈以口语示范:「我要吃一个红色的苹果。」孩子就渐渐学会「数字」、「数量」和物品结合的关系。
而进行「1」的练习,我们还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在篮子里准备相同数量的苹果,如家中有5个人,我们就准备5颗苹果,让孩子以前述的方法将每一个苹果发给家中的成员,如:「给爸爸1个苹果」、「妈妈1个苹果」、「姊姊」…,当每一个家人都拿到了,最后剩下「1个」时,我们就会引导孩子,并告诉孩子:「剩下1个红色的苹果,是小明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苹果了。」这就是让孩子透过经验建立「分配」的概念,照就是为孩子未来学习「除法」做准备。
孩子学会了「1」的练习,也学会了将「5个」物品分配给「5个人」,或是「爸爸给我1块钱、「妈妈也给我1个块钱」,如果家中有5个人,孩子可以学习每一个人都给自己1块钱,再加上自己口袋里的1块钱,把这5个1块钱都放在一起,再数一次,让孩子发现就是「5块钱」这个练习不是一次即能学会,我们必需经常更换物品让孩子不断练习这些数字的概念,从「1到5的概念」、从「1到10的概念」,从将「5个物品分配给5个人」、进升到「10个物品分配给5个人」,让孩子经验到「数与量的关系」,待孩子有了这样的操作练习和生活经验后,我们再带入数字符号,不但能让孩子立刻了解「数量」与「数字」的关系,也使孩子透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运用「数概念」的技巧,长时间下来,孩子对许多的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就能建立完整的概念和丰富的经验。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