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班上进行的主题是「我长大了」,班上的孩子虽然能力都比一般孩子的能力弱,但是如果从现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表现与初入班时的学习能力相比较之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确实提升不少。
为了进行这个主题,我们除了请家长提供孩子刚出生时的相片、妈妈抱着自己婴儿时的相片,并呈现在孩子面前。老师先示范抱娃娃的方法,拿着奶瓶形状的空胶水瓶,示范妈妈喂奶的过程,孩子看到老师抱着娃娃喂奶的过程,也能连结到自己曾有的成长经验,每一个孩子都模仿老师抱着娃娃,轻轻的拍拍背、轻轻的拍拍胸,老师在一旁哼唱着摇篮曲,发现每一个孩子参与这个活动都是愉快的经验。
当老师示范抱娃娃后,接着便是由老师示范动作:老师选择班上一个小朋友,如抱婴儿的方式抱在怀里,老师将该孩子的名字放进歌词里,唱着歌:「明明乖,明明乖,请你赶快睡觉,不要哭,不要哭,请你赶快睡觉。」老师一边唱着,让孩子再次经验到婴儿时被拥在怀中的经验,每一个孩子被老师拥抱时,老师的歌词中即唱出孩子的名字,口语能力较佳的孩子则会模仿老师的节奏和歌词一起唱着,当这个练习完成,老师则会请一个孩子出来,让孩子模仿老师学习抱娃娃的技巧,拍抚娃娃的方法。
娃娃除了被「抱」以外,老师也会在教室里以积木排列成床垫,铺上大床巾,放置一个能开闭眼的娃娃,当老师将娃娃放在床上,娃娃会自动的闭上眼睛,老师说:「你看,娃娃眼睛闭起来了,娃娃在睡觉。」并特别指出眼睛的部位,让孩子观察,同时老师再示范眼睛闭起来和张开的动作,老师以口语提醒孩子:「看!老师的眼睛闭起来了。」随着老师则会闭起眼睛,再则老师将眼睛张开时,也同时的说出:「眼睛张开了。」就这样,随着声音「闭起来。」动作出现后,再说:「张开。」重复数次练习后,老师再呈现娃娃,指出娃娃的眼睛说出:「娃娃的眼睛,闭起来。」则将娃娃呈现躺下的姿势,再接着说:「张开(或打开)。」眼睛又立即张开了,孩子们发现眼睛开合的乐趣后,也用手指着自己的眼睛,发出听不清楚的声音。老师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动作后,也会以口语告诉孩子:「对!明明也有眼睛,明明的眼睛看见了。」不管孩子用动作呈现,或以含糊不清的口语表现,老师都会以语言予以回馈,表示老师发现他自己指出眼睛的位置了。
随着娃娃眼睛的观察,老师再将这个活动类化到孩子自身的经验,老师坐在孩子后面,抓着孩子的手蒙住眼睛,老师立即在该情境中说出:「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了,玮玮看不见了。」当老师一松手,孩子也随之松开手,老师则又告诉孩子:「看见了,我看见了,玮玮看见了。」透过这样的经验,孩子除了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与功能,也透过活动练习「象征游戏」的技巧,模仿能力的建立和婴儿时期经验的重塑,这样的历程可包含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能力的技巧。
在特殊班中引导各种障碍类别的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确实有困难,所以我们会借着不同的玩偶进行教学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偶,孩子也会成为老师的洋娃娃,透过的身体接触、经验的建立、外围物品的应用、语言适时的示范,孩子则会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到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生活技巧的能力,如果可以将孩子婴儿阶段到现在的经验制作成生活故事书,更能帮助孩子了解「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老师引导游戏的技巧除了能引发孩子的学习的动机外,更能透过游戏的历程发展出孩子各种能力来。娃娃是很适合教学的工具,无论是表情、动作、器官名称、称谓….,不同造型的娃娃可以呈现不同的功能,端视老师如何应用身边的各种造型的娃娃。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