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认知是:小孩体内的基因组不全然是我的(虽然有一半是我的,但不知道是处于关闭还是开启状态),因此,我无法教导他依循我的经验模式发展,简单的说,小孩绝对是一个崭新的个体,是一个「小」朋友,照依朋友的定义来相处。
我们从所有哺乳类动物行为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百分之百是从游戏中习得生活技能。人类也不例外(除了前额叶皮质早熟的天才除外),游戏是我们所能给于幼儿最佳的礼物。记得我不让小孩被送那些有的没的唐诗三字经等等,宁可让他去校园踢球爬树,至于踢的好不好爬的高不高并不重要,小孩会依照自己的体能与动机作最适度的调整。有一份研究证明,学前到小一小二的补习,虽然赢得起跑点,但到了小五小六以上,一切又回复到基因的基本限制里了,可见基础教育的目标不是以习得多少为目的,而是以诱发学习动机与能力为主。「别管他人怎么说」一书里得费曼,是很好的例子。
小苗有次在家里客厅独自玩丢、接棒球的游戏,把棒球丢往墙壁反弹后去接球,困难度很高,他老是接不着。几次以后他很挫折的突然爆怒,把手套往地上一甩气冲冲的跑回房间去。隔了五分钟后见他走出房门检起手套放好,同时向妈妈说刚才生气是不对的,只要常常练习以后就会了。有次我生气的骂他,他却凉凉的回答我他不跟会生气的人作朋友。
我想这些都是从学校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基本技能,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机会去教他,何况即使有他也不一定会习得。因此丰富的生活刺激绝对是幼儿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不敢保证小苗以后就不会乱发脾气,也不是说他已经习得如何控制脾气的技能。我想说的是假如有更多更广方面的情境让他来学习发脾气与控制脾气,他应该可以习得更好。这也是我不反对他在学校与同龄小朋友吵架打架的原因,失去的这个机会以后难再。
像弥猴这种不高阶的哺乳动物,假如一只幼猴在游戏中要是创造出新的把戏来,其它弥猴若也经由模仿而习得,这项技能可能成为群弥猴的特有文化,进而成为生存优势。这是我们鼓励让幼儿充分的融入群体生活(向幼儿园)的主要理论根据。但首先幼儿要有喜欢玩得动机与技能。
我常再回想,当小苗不懂得玩得时候,他在幼儿园里看同学互相追逐的游戏时,心中不知有无想法?不过至少他会懵懂无知的跟着跑,也许这就是动机的培养?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