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康复教育 > 浏览文章

我给孤独症患儿上课

2004/10/8 15:05:16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兰海勤
    玲玲4岁半,是一个月前来到我校的。刚见到玲玲时,她给我的感觉是跟正常的小孩没什么两样,但当我们老师跟她打招呼时,她“听而不闻”,连眼睛都不瞄我们一下。在给她单训的一个小时里,我才真正了解我眼前的这位可爱的小女孩。
玲玲的特点:
一、酷爱音乐,热衷于打电话
二、几乎没有主动语言
三、对任何事物兴趣只维持5秒左右
    “量体裁衣”掌握了玲玲的特点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好的训练策略是从她的兴趣爱好入手,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其进行训练。下面是我在给玲玲单训时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从兴趣入手,投其所好
    在给玲玲单训时,抓住她酷爱音乐的特点。我采用了“音乐疗法”,用音乐作为强化物。近年来许多专家认为:音乐具有开发右脑潜能,调整大脑两个半球功能的奇特功效。例如:在教玲玲认五官时,我先给她唱“小手拍拍”的儿歌,“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用手指出来”刚开始时玲玲只是拍拍手而不能正确的跟着老师正确的指出眼睛部位。这时我就采用辅助措施,边唱歌边拿着她的手来指认自己的眼睛,再认老师的眼睛,她由开始的反抗到慢慢接受,最后跟着我哼哼,眼睛时不时的瞄着我,这样运用歌曲把五官逐个认下来。
二、通过“打电话”,提高语言
    通常玲玲拿起听筒时就自己说“爸爸好”“爸爸拜拜”这两句,从不多说一句,也未改变过爸爸一词。当她拿起听筒时,我就抢在她说爸爸前换用一个称呼,老师、妈妈、爷爷。。。。等之类的词语,刚开始她并没有马上说,而是需经过多次引导(即听力轰炸)。有时她会跟着说,有时却盯着我看,但不管是哪种结果,在她的脑海里已经输入了信息。这时家长可能会着急,其实,让她开口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有了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
    经过训练,如果学生能够很快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的话,我们就应该增加难度。例如:玲玲会说“爸爸爸好”时,我就增加句子难度,爸爸吃肉肉、爸爸去上班、爸爸买菜等简单的短语。总而言之,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选择教法。
三、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相互作用
    过多的协助=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不给予协助=剥夺孩子成功的机会。给玲玲发指令时,她根本不能完成,听而不闻。比如:喊她坐好,要先让她知道怎样才是坐好了,这时我就拉着她的手平放在桌上,脚并拢,眼睛看着老师,看到她哪一点做好了就表扬她,并随时纠正她的坐姿。由于每次都提醒她,现在玲玲只要听到坐好两个字就立即坐好。在听指令这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高。所以,教师人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适当的辅助是非常重要的。
四、充分发挥教具之间所具有的多种功能
    只要会正确处理教具间的相互作用,很多事情都可以简单化,例1:据有些老师反应,在教认卡片时,学生的目光注视差,也不感兴趣,连看一眼都难,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通过研究摸索,我决定用小电筒来照着卡片上的景物与方案教学生来认读。手电筒是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但这注意力放在卡片上效果就不一样了,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所教的认字卡片上,效果事半功倍。2:单单用听力轰炸的方法来认卡片是不行的,我们应把单调的认字卡片编成儿歌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教育。如在教玲玲认小花猫的卡片时,我把小花猫编成儿歌,小花猫真贪睡、白天睡大觉、晚上抓老鼠、走起路来静悄悄,高兴起来喵喵叫,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可以拓展思维,又可以发展语言,何东而不为呢?
    孤独症患儿的点滴进步都是和老师、家长负出的劳动成正比的,愿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0% (0)
0% (10)

下一篇: 0-6岁儿童社会行为发展过程顺序 上一篇: 盲从是一种心理障碍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我给孤独症患儿上课]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