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者与常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往往在日常交际中尴尬异常。虽然这一点在高功能孤独症患者身上尤为突出,但是要具体把它描述出来还是得花一番功夫。而现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研究人员就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待人处事方面与常人的差异作为一项独立研究课题,结果发现:事实上,这些患者压根儿不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回事。
这一发现同时在网上见报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它向我们揭示了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心理理论”的能力,或者说是我们自发地去揣摩他人所思、所欲、所信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正确判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正确找出你在社会上的口碑所在。众所周知的是,口碑关乎个人言行举止,影响深远,鞭策人们善待他人。
研究小组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要求受试者分别在独处一室和有人围观两种不同的情形下,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捐出实物款。
“我们发现,对照组(无孤独症组)成员基本上第二次捐的是第一次的好几倍。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有人围观的情形下,正常人会捐的更多”的结论,稍作推测,这种现象应该是出于人们力图树立一个良好口碑的企图。”该项研究发起人、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学者Keise Izuma解释道,“相反,孤独症组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边围观,都捐了同样多的钱。这样一来,结果就很明了了。”
我们现在可以很肯定地说,孤独症患者确实是无法把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口碑考虑在内——而不是简单地选择自发无视旁人——因为在另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孤独症组,在做简单的数学题目方面,当有人围观时均比一人独处时做得更好。
“这项测验非常重要,”该篇论文所署主要研究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同时也是心理学和神经学教授Ralph Adolphs, Bren说道,“因为它向我们表明了,孤独症患者确实有注意到旁人的出现,并且这种出现又确实对他们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于此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孤独症患者必然是在待人处事方面或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才会出现上述情形。这一环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游刃有余——但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却是陌生的很。”
所有的这些发现帮助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到孤独症患者待人处事的方式,Adolphs说道,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诊断和干预疗法的施行上,同时也表现在普及大众对孤独症心理状态的了解上。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