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配对的课题分解
模仿:1、使用物品模仿如:打电话,用杯子喝水等,2、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拍手,跺跺脚,点头等,3、精细动作模仿:从大到小的顺序,手指动作,只要跟手指有关的动作都可以做。4、口型模仿:这个也可以放到语言里面。5、连续动作模仿:二步三步多步动作,一步动作模仿是锻炼孩子观察、模仿和跟随。三步三步动作模仿是:增加了视觉记忆能力。6、节奏动作模仿:感觉到节奏变化就可以,也可以伴随着声音来做,手口的协调。7、生活中动作模仿:所有的模仿都是生活中模仿的基础,模仿摆碗等。
模仿的作用是:培养孩子观察、模仿和视觉记忆能力,指令是:这样做。先发指令再做动作,模仿是一切课题的基础。
配对:配对的指令是:把一样的放一起,拿一样的给老师。
形式:物与物的配对,图片与图片和配对,物与图片,图片与物,形状与颜色配对,功能(关联配对)。
意义:让孩子进行视觉对比,提升孩子视觉学习能力。
带着樊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这些理论,三位老师走进了实际操作,我们和樊老师在一边观看并提出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樊老师让大家做回合操作记录,王茗老师确实做的不错,回合看起来也较明白,这也跟孩子的配合有关系吧。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老师及时的纠正,我们感觉收获很大,今天樊老师给讲的这些内容我非常受用。非常感谢樊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