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孤独症的评估
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具有特征性行为的一种广泛发育障碍,对他们的行为、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目前我们采用以下一些量表。
1.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本量表1978年由KRUG编制。1991年由笔者引进修订,测试结果表明该量表适合我国使用,故保留原有的57个条目,只对其中一些不易为非专业人员理解的条目加以注释,经过分析处理界限分为51分。
2.儿童期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Schoplen1980年编制,1993年引进试用。本量表由15项描述儿童行为、情绪、交往、感觉、智力水平等方面的项目组成,本量表每项按1-4级评分,总分大于30分可诊断为孤独症,少于36分为轻一中度孤独症,36以上为重度孤独症。本量表为专业人员使用,为半定式量表,使用时要求一定场和儿童玩具等,在目前使用尚不如abc量表广泛。
二、智力发育水平评估方面采用以下一些测量方法
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1985年,由北京儿童保健所引进,修订,并标准化及找出常模,适用2个月-6岁儿童。李本量表由105项检查或问题条目组成,可测查4个方面的行为或能力:个人社会技能(personal-Socialskill);精细运动适应(fine motor adaptive);粗大运动(Cross motor)及语言 (language)。
2.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raly rest.PPVT):1985年上海儿科研究所引进修订后使用。本测验用于2岁一8岁,它由175张图组成,每张图片只有四幅图,主试说其中一个词,要求受试者指出与其相应的那幅图。因只用操作,不用语言,对表有表达性语言发育障碍和发育迟滞的儿童特别适用。
3.绘人测验(drawa person test):令儿童绘一完整的正面的人像,根据画像的完整性、协调性和部位的组成情况评分,最后可算出智商。此测验对儿童具有较大吸引力,最为儿童接受,在中国应用较为普遍,但因其不能反映全面的智力,常与其他检查联合使用。
4.瑞文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为非言语智力测验,1984年由北师大修订开始使用。
5.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用以评定2岁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1979年北京大学吴天敏教授修订。此为“文革”后使用最早的智力量表。1992年中科院范存仕研究员修订,1986年新版,应用尚不广泛。
6.韦克斯靳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和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primary scale of inteligence;WPPSI))WPPSI用于4-6岁幼儿,WISC用于6-16岁儿童。前者于1987年由北师大修订后,后者由湖南医科大学1992年修订。
三、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目的在于评价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水平。近几年在国内先后使用的有以下两种。
1.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由北医大左启华研究所等修订):本量表为日本心理适应能力研究所等单位编制的«S-M社会能力检查量表»修订版,全量表共132项,分为六个分量表(1)独立生活能力;(2)运动能力;(3)作业;(4)交往;(5)参加集体活动;(6)自我管理。适用年龄半岁-15岁。全量表共有7个起始年龄。可以根据年龄大小选择起始年龄项目。每通过一项得1分,由总分查出对应标准分,核对年龄查出适应行为量表分。评定结果由高至低依次为非常优秀、优秀、高常、边缘、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2.社会适应能力量表(Adaptive Behavior Seales):本量表1991年由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编制,适用于3-12岁正常或低智儿童,由父母完成评定。本量表共分8个分量表:(1)感觉运动;(2)生活自理;(3)语言发展;(4)个人取向;(5)社会责任;(6)时空定向;(7)劳动技能;(8)经济行动。适应行为水平以适应发展商数(ADQ.Adaptive development quotation)表示,从高至低依次划分为八级,›130极强,115-129强,114-85正常,84一70边界,69-55轻度缺损,54-40中度缺损,39-25重度缺损,,‹25极度缺损。其与韦克斯勒全智商FIQ对比,两者相关性在低年龄组为0.94,高年龄组稍低为0.80。
二、处置:分为医学,特殊教育及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三方面:
(一)医学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部CT或MRI、染色体检查等,针对患儿的医学需要予以处方。
1.合并癫痫者予以抗癫痫药物,常用的有丙戊酸钠、尗马西平。
2.对有过度兴奋、焦虑退缩或冲动、攻击行为或自伤、自残行为者,适当地运用精神药物,常用的有氯哌啶醇(0.5-2mg/日),舒必利(50-400 mg/日),美丽廉(25-50 mg/日),氯丙咪嗪(10-25 mg/日)。
3.对发育不良、饮食偏好异常,包括那些特别挑食的儿童,提供每日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药丸。
4.对发育迟缓,特别是合并某些运动障碍者,如流涎、步态不稳,剪状步态等轻度脑瘫者予以针灸或电针治疗,同时让家长知道对患儿加强训练可获得较理想的改善。
(二)特殊教育方面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合并智力损害及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在正常学校接受普遍教育难以获益,应施以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目前在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已包括盲童、聋童、智力障碍和肢体残疾的儿童少年,尚未能有足够的财力去承担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但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已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开始在北京进行孤独症特殊教育的试点研究(已有少数孤独症儿童在特殊学校学习),以期取得经验,在“九五”期间逐渐推广到其它大中城市。
在对儿童进行评估、诊断后医生立即把检查结果向患儿父母交待,引导他们面对并接受孩子患有孤独症这样一个现实,激发他们爱心,教给他们知识,告诉他作为父母应该长期地参与到孩子的特殊教育和训练中去,并密切配合学校或训练中心,共同帮助患有孤独症的儿童。
(三)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这一工作主要地直接地针对父母,但受益的是患儿。孤独症这一疾病几年前只有少数几位精神病学界的专家所认识,重症孤独症患儿给父母带来的困扰往往令他们的父母陷于进退两难的处境,社会心理支持姿态在帮助患儿及其家庭起到关键作用。
1.逐步地向患儿父母说明患儿症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一些行为特征,发育的迟缓可能持续终生,使他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接受这一事实。
2.向患儿父母双方说明疾病的性质,消除他们的内疚感。但又要指出,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孩子可能有些什么样的进展?
3.由于社区和亲友对本病的不认识,患儿父母也往往不愿公开孩子的状况,使一家人都变得封闭,帮助他们摆脱封闭,与其他家长、学校、医生密切联系相互帮助,交流信息。
4.组织父母联谊活动,组织协会,从中不仅得到友谊、关怀和帮助,还得到更多的理解,同病相怜,互相倾诉。集中大家的需要和要求,征求社会的了解、同情和帮助,为改善患儿的教育条件、生存环境、平等参与社会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的举措,毫无疑问,不仅对提高患儿的健康水平,而且对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建立健康的家庭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