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观点看特教 4
正当「九年一贯」在台湾教育界的各角落掀起一阵热潮时,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也不遑多让的致力于教学纲要的重整,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过我们进行得较为平顺,因为在特殊教育班级工作的老师们,早已经习惯于专长分工的学群工作方式,以及自行编辑教材的工作,来因应特殊孩子们的个别化学习需求。
九年一贯课程的宗旨,是希望培养孩子「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同样的,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这个前提会比任何的教学目标更为重要,是一个值得我们斟酌的课题。
特殊孩子在学习上比普通孩子迟缓,在很多抽象思考和生活情境的认知方面,总是似懂非懂,任凭老师反复说明,或用各种方式体验,仍无法达到令人放心的理解程度。所以在编辑教学材料时,老师应该更为慎重,选择孩子生活上迫切需要的内容,并且尽量和孩子周遭的情境互相配合,教学才能落实在孩子的生活之中,让他们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换句话说,教我们的学生「如何生活」,会比教他们「学到多少知识」来得重要多了。
举例来说,在课堂上反复演练数学的加减运算,得花掉钗h珍贵的时间,孩子也雪|算「15+12=27」,却不见得可以到便利商店买一瓶十五元的饮料和一个十二元的面包,再付给老板二十七元。好一点的状况是,孩子在课堂上会拿二十七元的硬币给老师,但到了商店,却可能无法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堆零钱,然后数二十七元拿给老板;因为在教室里的钱币可能是触感不同的塑料代币,而且是平放在桌上练习。在实际购买物品的情境中,会有钗h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孩子如果没经过实际体验,学习适当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处处碰壁,无法有弹性的解决问题。
我们常可以看到许多不识字的老奶奶,到了菜市场,秤斤论两谁也骗不了她,就是因为她们从生活中累积了太多处理的经验和预防的措施。
如果在教室中学习了简单的运算方法,也能分辨使用加法或减法的情境了,就能带着孩子到实际的情境中练习(例如学校中的福利社,或住家附近熟识的便利商店,就是很好的情境教学的资源),孩子一定可以得到更实用的生活技能,也比在作业单上反复练习应用问题要来得切合实际。或者,教师或家长也可以把教学情境布置得更像商店一些,例如,练习购物的活动时,商品的陈列或标价方式,可以尽量仿照熟悉的商店,甚至打上类似的商标;练习的钱币尽量使用实际的钱币;购物的流程仿真一些常见的状况等,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把课堂上的学习,移到一般的生活情境之中。
在课堂上学习了点数物品或图片的技巧,如果也能设计互相配合的使用情境,孩子会觉得更有趣,浑然不觉得是在上正式的课程。例如,设计一个「招待客人」的主题,学生可以学着点数人数,再点数一样数目的杯盘或点心,准备一样数目的拖鞋,来学习做称职的主人,然后宾主尽欢的享用点心。这样的方式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如果课程是学习用尺量出简单的长度,可以请学生量一量自己脚板的长度,然后和家长一起去挑选适当大小的鞋子。学习了最基本的认读数字,也可以练习依照老师写好的家中电话号码,用公用电话的按键来练习,打通了还可以和家人简单寒喧,同时达到了认数字、打电话和会话练习的是不是一举数得?
什么是特殊孩子们「带得走」的能力?我觉得应该就是「快乐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吧!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