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因应方案
评量自闭症儿童时所常面临的困难已如上述,为因应此困境,或可考虑由下列几个方向来做调整与因应。
1.事先取得相关信息,以预作规画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差异很大,在选用评量工具与方式前,应尽可能收集一些数据,以利评量的规画。譬如,先和家长或熟悉他的老师晤谈,了解他的语文能力如何?常用的沟通方式为何?理解能力为何?容不容易和人建立关系?对陌生人会不会非常害怕?喜欢什么样的增强物?行为反应模式?注意力集中时间多长?等等信息,对实施评量者应能提供重要的参考。对生人或陌生环境容易紧张者,必要时可以请熟悉的老师或家长陪同协助评量工作的进行。
2.预留时间供熟悉环境
通常自闭症儿童接受评量时,都会对评量环境产生不安或抗拒。因此,当他进到评量环境时,尽可能不要急着招呼他或试图引导他做测验,最好先让他自由活动3到5分钟,一则让他探索环境降低焦虑,一则也可借机从旁观察他的反应,这对紧接而来的评量很有帮助。
3.重整测验材料
有些自闭症儿童用手指物的能力不佳,有些甚至不具有指东西的能力。因此,如果测验需要用手指出时,自闭症儿童就很难有所表现。这时候,可以考虑重整测验材料,譬如:四选一的题页(如,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由四张图中指出正确者),若事先知道孩子有指物的困难,就可把四张图裁开护贝,依原次序排在桌上让受试用手拿。这就是测验材料的重整。或一张纸上同时有三、四题,对某些注意力不佳的自闭症儿童而言,可能会相互干扰,可考虑重整成每页一题,如此一来,就可增加受试评量的参与度与成功的机会。重整测验材料时,以不违反原测验精神为原则。
4.留意施测材料的管理、呈现方式与时机等
测验材料有时候格外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且很难让他转换到其它拟进行的评量题项上;有时候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半天对测验题项全无反应,因此,主试对于测验材料的管理、呈现方式与时机应格外留意。通常,不用的测验材料应收好,不要散乱在受试视线可及的地方,以减少分心的机会;呈现新材料时,应在受试焦点集中在主试方向时;如果受试专注把玩测验材料,可同意他玩一下,再伺机用下一个测验材料交换,避免用强取的方式,以免情绪受挫而影响到测验的进行。另外,主试应熟练测验的实施,避免转换时空白时间太多。
5.采用多元的反应方式
由于自闭症儿童能力、兴趣、注意力、行为反应模式差异很大,因此,必要时,在不违反测验规定或精神下,可因应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弹性调整施测及反应方式。如,有的孩子听不懂「不一样」,就可以改测「一样」,如此,原本因不了解无法施测的测验就可以做了;有的自闭症儿童坚持要用敲打正确答案来代替口说,若此测验并非评量口语表达,则可同意他用敲打作答。关键的是,用他习惯的方式。采用多元的反应方式在很多时候是必要的,除非这个测验非用原先方法施测不可。
6.给予增强或提醒
由于自闭症儿童动机及主动性较低,因此要先引起他的兴趣才能产生动机,所以准备一些增强物(不一定是食物性增强物,小东西或社会性增强皆可)是必须的。在评量过程中,适时的称赞、握握手、摸摸头是很有效的。尤其是握握手,既可增加互动又具鼓舞效果,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降低时,可利用握手的时候,将他的手引导到测验材料上,通常会有不错的效果,比一直叫他看这里要来得有效。适当地给他一些增强物可以增强他的动机。对孩子因不会而停止作答或因不熟悉题型而不知如何是好时也不妨给予提醒或小小的线索提示,协助他继续往下做。
7.时间安排
如果要做正式评量,可能需要学生离开原教室到较不受干扰的地方施测,那么一定要事先告诉他,让他有心理准备。时间的安排上,最好避开中午前、放学前或任何受试特别在意的时段;时间长短依学生的情况而定,但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8.避免选择速度测验
由于自闭症儿童对时间的概念较差,不易了解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的意义,因此主试很难让自闭症儿童在短时间内了解速度测验的重要性,除非在平常训练中,他已经建立了此种观念。加上处理速度往往是他们的弱势,因此,避免选择速度测验对缺乏时间概念的自闭症儿童而言,是必要的考虑。
9.弹性选择评量工具与方式,不迁就现有测验
由于自闭症儿童能力、兴趣、注意力、行为反应模式差异很大,现有正式测验(标准化测验)不一定适用,尤其是需直接测试的测验,若实施确有困难,不应过度迁就测验工具,宜改采用观察、晤谈、作业评量、生态评量等非正式评量的方式。
参、研发评量工具
标准化评量工具,在特殊教育界一直占有重要份量。标准化评量工具的优点包括经过一定的测验发展程序、具有信、效度,有一定的施测内容、施测程序、解释方法及指导手册可供老师使用,尤其提供有常模数据,对了解受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及个人内在差异大有帮助。近年来,传统的标准化评量工具因着身心障碍学生程度的重度化、多样化,慢慢无法因应。因此,更具弹性、更能符合个别评量需求的动态评量、非正式评量便日益受到重视(Overton,1996)。
在自闭症儿童的评量中,最主要的两大领域为能力评量与行为评量。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发展,虽间有偏异现象,但多依循正常儿童的发展模式成长。因此,在评量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便不可或缺,研发标准化的能力评量工具仍属必要。问题是,对于功能较低且年龄较小的自闭症儿童,如何克服现有标准化评量工具对他们的限制?如何只取优点而避开缺点?便成为发展自闭症儿童能力评量时的重要课题。采用近年来在特殊教育领域日受重视的动态评量(dynamic assessment),即增加中介的互动过程,并在题型、材料上,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的特性,应可兼顾低功能儿童评量的需要。
在行为的评量部份,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与一般儿童差异较大,且性质与内涵迥异,因此,适用于一般儿童的行为评量并不适用于自闭症儿童,而自闭症儿童所常出现的行为问题,如固执重复行为、自伤行为、怪异的社会行为等,又鲜少出现于一般儿童身上。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评量,对标准化评量工具的需求相对减低,反倒是非正式评量,更能直接针对其特殊性设计,又能以便捷、直接的方式收集老师认为有意义的信息供行为介入之用。因此,在行为评量部份,可考虑朝功能性评量,即透过晤谈、观察、行为检核或功能分析的方向发展。(全文完)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