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家长 > 育儿随笔 > 浏览文章

再也不要有一个孩子,必须孤单死去

2008/12/2 9:23:20 来源:雅虎奇摩部落格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一星一意˙公益募款★ 从早疗到自立,牵手助星星儿走入世界!

  作者:瞿欣怡 摄影:李芸霈 【简报档下载】(附加档案)

  曾被媒体誉为洪通第二的天才自闭儿,却因为家庭无力负担,被迫在精神病院死去。他的老师含泪说道︰「再也不要任何一个孩子必须离开至亲,孤单地死去。」

  33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吴思明却在这年陷入黑暗,被转介到花莲玉里疗养院,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后的几年。他曾经被媒体誉为洪通第二,他的抽象画感情浓郁到彷佛要冲出画布,然而这样的天赋无法拯救他,当母亲年老无力照顾他时,除了将他送入疗养院外,没有第二条路了……

★错过黄金早疗期   
  1972年,当吴思明的母亲带着他到台大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求诊时,他已经11岁,没有语言能力,脚不肯踩地,只会咿咿呀呀比划,他已经错过自闭儿3~5岁的黄金早疗期。

  治疗师利用增强物诱导吴思明,让他开始愿意踮着脚尖走路,原本的咿呀乱叫也渐渐有了意义。早疗中心的画画课更意外地发掘吴思明的绘画天赋,一开始他讨厌广告颜料沾在手上的黏腻感,可是涂久了,他渐渐爱上大笔画图的感觉,他总是使劲地用双手涂上一层又一层的黑色。黑色,在色彩学里代表孤寂、死绝,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吴思明的内心世界。

  为了不让吴思明老是画黑色,老师便把黑色颜料藏了起来,但他总有办法利用不同色彩调成黑色。画画成了吴思明面对世界的窗口,他画得极快,老师常常来不及换纸,他已经完成一幅作品了,没有人可以控制他的笔,他只画抽象画,抗拒任何的规矩方圆。

  拥有如此的天赋才华,治疗师们决定为吴思明举办一场画展,还煞有介事地开记者会,邀请媒体来见证这名天才自闭儿,希望可以让他靠画画赚钱,活得有尊严。然而媒体再多赞扬也不过是阵短暂风潮,画展之后,喧哗止息,吴思明还是得与生活搏斗。家中经济愈来愈困顿,母亲老了,再也无力像以前一样照顾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思明被送入花莲玉里疗养院,从此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一面,直到死亡。  

★妈妈从没来看我
  送到疗养院后,吴思明很快就从一般病房转入重症病房,因为他完全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无法处理自己的大小便,所以他无法居住在宽阔、可以随时散步的院区。曾经照顾吴思明的护士,一提起他眼眶就红了:「吴思明的眼睛很明亮,却很冷淡,简直就像……与世隔绝。」退回自己角落的吴思明连吃饭都得由护理人员端到他面前,他才懂得该吃饭了。治疗师则说:「也许他不是退缩,而是彻底放弃这个世界了。」

  母亲从来没有去探望过吴思明,不是狠心,而是害怕院方将自己的孩子给「退回来」,她已经七十几岁,没有能力再照顾他,但她没有一天忘记过自己的孩子,搬过几次家,她总有些旧行李不肯丢,有次女儿实在受不了偷偷打开来看,才发现母亲一直留着吴思明所有的画作和日常用品,想念时就拿出来看。吴思明在的时候,常惹麻烦,他爱吃烫嘴的食物,不够烫就不肯吃,妈妈只好每餐饭都把食物放到电锅里热到烫手,再给他吃。吴思明走了,她则要忍受思念和良心的折磨,吃饭时都会心酸。

★彻底放弃世界
  只有吴思明的治疗师风尘仆仆地去探望他。每隔一、两年,她都会从台北搭早班车到花莲,再转公车到疗养院,只为了短暂的会面,她私心认为:「只要有人持续关心思明,医院就会更善待他。」

  她带来的巧克力就狼吞虎咽。她还准备了画纸,想唤起吴思明的记忆,当吴思明手握画笔时,从喉咙深处发出重重的呼吸声,手大力画着,眼泪也直直落在画纸上。他第一幅画出深沉的黑色调,当黑色墨水在画纸上晕开后,他添上绿色跟蓝色,层层叠叠。第二幅画总算是明亮的色调,他也开心地咿呀乱笑。

  疗养院里的护士们从没见过吴思明如此开心,他高兴地跟大家坐在一起,不停地抖腿拍膝盖,摇头晃脑地笑着,每个人都感染到他的喜悦。这一刻的吴思明不再是个重度精神病患,而是个开心的小朋友。

  天黑了,治疗师得赶路回台北,计程车开到疗养院门口接她时,吴思明也从摇椅上笑呵呵地站起来,他以为老师是来带他回台北的,没想到治疗师却说:「思明,再见,我明年再来看你。」吴思明脸一沉,剎那间懂了这一切。他的举措让身边每个人心惊,如果他什么都不懂,日子会比较好过,但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处境。吴思明从来就没有发疯,他只是无可奈何地在那里。接下来的几年,治疗师依约去探望吴思明,他却愈来愈冷淡,到最后吃饭时间一到,他就丢下画笔,连敷衍都省了。他已经在疗养院找到生活的步调,退缩到自己的世界,治疗师明白不需要再去探望他了。

★来不及说再见
  2003年冬天,疗养院通知治疗师,吴思明因病过世,死时孤孤单单,没有一个相熟的人在身旁陪伴。再多的追悔也于事无补,然而治疗师总是感叹:「这么聪明的孩子,如果可以早点开始接受早期疗愈,可以料理生活,及早规画未来,他就不用孤单住在疗养院,落得孤单地死去。」

  吴思明一直想念外面的世界,当治疗师为他念爸爸写的信时,他默默地留眼泪;只要提到妈妈,他就转头望向门外。还有多少像吴思明这样的孩子,带着沉重悲伤,默默地在无人闻问的角落里死去?

  吴思明死后两年,花莲肯纳园成立了,这是一群母亲为了不舍自己的孩子,决心靠自己的力量推动成年自闭儿的养护,在这里的每个自闭儿除了要继续做生活训练、职业训练及沟通训练外,治疗师们让这群二十来岁的自闭儿依照自己的个性过日子,让他们也能幸福终老。吴思 明的 老师含泪说︰「再也不要有一个孩子必须离开至亲,孤孤单单地死去。」  

摘自【30杂志2007年06月号】

相关文章

亚斯伯格症大学组家长经验分享

*看完这篇文章后,邀请大家能一同来思考,

自闭症与亚斯博格症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适时在教育及就业上的协助,不只帮助一个孩子,也是在帮助一个家庭..........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再也不要有一个孩子,必须孤单死去]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