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孤独症儿童的入学问题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孤独症儿童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提倡“回归主流”与“全纳性 ”教育的今天,智力发育正常的孤独症儿童家长更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本文针对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更协调地发展,让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更好地生活。
关键字:孤独症儿童 随班就读
一、问题的提出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脑力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综合症,一般在儿童三岁左右时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据最新数字统计,我国患病率在千分之四左右,更有调查显示,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伴有智力水平低下,因此,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一部分在培智学校,一部分在家庭或私立幼儿园,只有少数在普遍学校随班就读,但是就读情况也不甚理想,缺乏科学、系统地训练与指导。随着医学上对孤独症儿童越来越详细的界定与划分,他们中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多地显现了出来,有的孤独症儿童虽然社会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但智力水平较好,IQ值在70以上,认知能力发展也接近于正常儿童,这些孩子能否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问题也越显突出,成为特教工作者和普教老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
1.韦氏智力测试量表,建议儿童到医疗机构进行韦氏智力测试,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
2.自行设计《3—7岁孤独症儿童训练档案》,具体内容有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儿童身体发展情况表,家长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家长教育儿童情况调查表。通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态度。
3.家长撰写孤独症儿童生长史。
4.访谈问卷内容包括:《普通学校教师问卷》和《普通学校学生家长问卷》,对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孤独症儿童的认识,是否接受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就学,以及接受与不接受的原因等等。
(二)研究方法
我们根据北医大第六附属医院对患儿的医疗诊断,筛选出了IQ值在80—110之间的7名孤独症儿童,其中男孩4名,女孩3名,对他们就读学校的领导,教师及正常儿童的家长进行访谈,同时对7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也进行了访谈。
三、结果分析
1.七名孤独症儿童分别在本市七所普通学校读,6名在海淀区,1名在西城区。学校领导接受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有5名,占70%,另外有30%的学校领导不接受。说明教育行政主管人员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程度较好,他们在意识,观念上对孤独症儿童也有一些粗浅的理解,在教育政策观念上也认可智力水平正常的孤独症儿童接受普通学校义务教育。
2. 我们还随机走访了普通小学教师,了解他们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情况。所有老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疾病情况都不了解,认为孤独症就是不太合群,不爱和同学玩的孩子。任课教师都反映,孤独症儿童到自己班上来,是领导安排的,并非自愿、主动接受孤独症儿童到自己班上来的。由此看来,他们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是非常简单的,接受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程度几乎为零。老师们还表示,谁也不想班里有这样一位差生,怪异的学生,怕给班里的教育教学、学生整体成绩及班集管理带来影响和困难。
3. 在随机访问的正常儿童的家长中,愿意让自己孩子的班里有孤独症儿童的只有1位,占访问人数的2%,这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与孤独症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其他家长都表示不愿意,有的家长还强烈要求孤独症儿童离开普通学校,如何消除家长们的顾虑,让他们真正了解孤独症儿童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
4.问卷中显示, 孤独症儿童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水平正常,就应该上普通学校,不应留在培智学校上学。普通学校不接受孤独症儿童是因为他们对孤独症儿童缺乏认知,只要普通学校接收孤独症儿童,家长们会十分感激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与代价,来配合学校的各项要求,他们只需要普通学校提供一个融合的环境给孤独症儿童,学习成绩好坏并不重要。由此看来,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们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归主流的,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已经身心疲惫,不愿意放弃孩子与正常儿童接触的机会,他们已将孩子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那就是希望大家提供给孤独症儿童一个充满理解与爱的空间。
5.孤独症随班就读也有很多的优势,可以使孤独症儿童获得更多的与正常人接触、交往沟通机会,增进交流互动,使他们更快的融入正常人群中,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能让正常儿童从小学会关心他人,爱护和帮助弱势群体,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
四、分析以上人员对孤独症儿童不接纳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孤独症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会伤害到正常儿童,例如:海淀区某小学领导反映,在该校就读的孤独症儿童王某,女孩,7岁半,在开学的第一天发新书本时就抓伤了老师,还多次抓伤小朋友的手,因此被劝退学;付某某,男孩,9岁,在上学期间情绪极不稳定,经常发脾气,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起来丢在别人身上,有一次,他居然拿起椅子扔了出去,差点砸伤同学,引起大家的反感。这些由于孤独症儿童疾病的原因造成的无意的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阻碍了孤独症儿童与大家的接触,让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理喻的、可怕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2. 孤独症儿童不听从指令,也听不懂集体指令,不能很好融入集体生活中,例如:当老师发出指令说:“都把书拿出来”时,孤独症儿童根本不理解这个指令中的“都”字也包括自己在内,他们只对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有些反应,所以每次老师还要再补充一个指令“某某,把书拿出来”,他们才懒洋洋地开始拿书的动作。类似情况发生频率很高,很牵扯老师的教学精力,当老师没有针对他们发指令时,孤独症儿童就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什么也不做,这使得他们总与同学们的行动不一致,显得懒散,与大家的学习状态格格不入。
3. 孤独症儿童有怪异的行为表现,大家都在访谈中说到这个问题会影响全班的正常教学活动,例如:付某某上课时,经常下座位在教室后边的空地上溜达,有时发出尖叫声;王某兴奋时会从座位上一下子跳起来,并在脸前面抖动双手,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班内的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常某某喜欢自言自语,不分场合,总爱说一些风扇的名字,而且持续时间长,谁也无法让他停下来;这些问题让普通学校的老师十分苦恼。
4.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能持久,很难在课堂上专心从事学习活动。当他不想学习时,就会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下座位或发出声音,乱动别人的东西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个别化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大多数普通学校的老师希望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不要影响全班教学,他们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书、画画儿、做手工也行,如果在他们情绪稳定的基础上能学一些知识就更好了,大家也会接纳他们的。
5. 正常儿童的家长,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模仿、学习孤独症儿童的不良行为,有的家长担心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会伤害到正常儿童,甚至有个别家长提出,长期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正常儿童会不会不聪明了,中国有句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们的担心看来“不无道理”。尤其当孤独症儿童对本班教学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时,家长更怕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这时,全班家长会一起告到校长处,要求该名孤独症儿童离开班级,校方为了大数人的利益,只好让孤独症儿童离校。为此,校领导、教师也作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由于这些原因,家长们根本不能接受孤独症儿童出现在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里,这对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造成极大的困难。
四、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怎样使孤独症儿童真正走入普通学校已成为摆在教育者眼前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接纳孤独症儿童就读,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他们只希望孤独症儿童不要给他们带来太多的麻烦,因为老师们不能只管理孤独症儿童,全班还有好几十个学生要教育;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也不够统一,普教老师的特教技能严重不足,普教与特教的衔接工作更是显得十分无力,造成孤独症儿童在普教班内“随班混读”,只要孤独症儿童不惹事,大家并不去管他、教育帮助他,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受到严重阻碍。
五、思考与建议
进入新世纪,努力提高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走出“随班混读”的局面,是特教老师与普通学校老师共同努力的目标。通过此次访谈,我们发现提高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1.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确保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
孤独症是近些年来被人们所认知的新疾病种类,要想让全社会接纳他们,就要切实可行地开展疾病知识普及教育,从诊断到评估,从行为表现到发展特点,从接纳心态到科学地教育支持,全方位地向人们介绍有关孤独症的知识,这样,人们才不会惧怕、讨厌孤独症儿童,不会对他们的某些行为产生反感,更有利于大家对他们的帮助。
2.加强师资培训,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掌握特教理论和方法。
在普通学校的教师中,也有的非常愿意做好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工作,但他们往往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特教教师应该做为一种特教资源,深入到普通教师中去,把自己的经验,方法及时传递给普教教师,并以理论联系实际,多讲操作性强的内容,或制定个别辅导方案,帮着普教老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尽快掌握孤独症儿童发展的特点,有效地教育训练孤独症儿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付某某上课下座位,普通学校老师总用语言提醒他“坐下、坐下”毫不见效,我在指导教学中建议普校老师安排座位时把他放在靠墙的地方,减少他出来下座位的机会,在他的座位下制作一对小脚印贴在地面上,让他用脚踩住,以次提示他双脚不能离开小脚印,延长他坐着的时间,还可以把全班的座位都向后边摆放,把他能去溜达的地方放上桌椅,做好环境控制。普校老师采纳了我的方法建议,短短几周的时间就解决了付某某长期上课下座位的问题,既改善了孩子的行为,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树立了普教老师教育孤独症儿童的信心。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教研工作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有力手段,也是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迅速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特殊学校的老师可以多组织专家讲课团,巡回演讲已有的经验及方法,有效传递这些经验,更快地使广大教师掌握与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普教教师与特教老师之间应多增加座谈交流的机会,彼此了解相互的专业特点,共同探讨普特结合的教育方法。改变以往普教特教衔接不上的问题。多利用评优课,汇报课及研究课等形式,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4.在普通学校开展爱心教育,让更多的人对孤独症儿童在校生活提供帮助。
普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子女,他们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当班内的孤独症儿童有怪异行为或困难时,他们会嘲笑、讽刺孤独症儿童,有的过激言行还会引发孤独症儿童更多的情绪及行为问题。我们要在正常儿童中加强爱心教育,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比自己弱小的人,对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对孤独症儿童不反感,不冷落,不期侮,而是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同时树立正常儿童良好的责任感与良好的人格品质,在班级内、学校内形成互帮互爱,团结向上的友好群体,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适应在校生活。
5、加强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训练工作,为他们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早期干预工作的开展,决定了孤独症儿童预后的情况是否良好,做为特教老师,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做好早期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扎扎实实开展训练,并与普通学校的环境相结合,让孤独症儿童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改善他们的情绪,消除不良行为,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上课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普通学校会乐于接受孤独症儿童。
总之,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助指导,并在相关政策方面予以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待遇等等也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参考资料:
1、.陈云英、华国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试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张宁生、陈光华:《再谈融合教育:普校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 》,中国特殊教育,2002-2
3、陈云英:《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初步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10
5、刘岩华:《试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支援的组织系统》,中国特殊教育,2001-4
6、吴文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3-2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