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nydia写的这篇短文,把它转贴在这里好吗?
一二所读的幼儿园是家庭式的:大家都叫老师为"妈咪",联络簿上记录时也称小朋友为"儿子"、"女儿"。园长很欢迎特殊的小朋友来就读,听说以前收过自闭,情绪障碍和智能问题的小朋友,而他们的进步都很大,所以之前的语言治疗师推荐我们就读。的确一二上了一个多月的学,很快就适应了,比我预期的还顺利,他在生活规律上也看的出进步,而且他只上半天班而已呢!这种进展是很快的。
有一天早上,被我叫醒的一二真的好生气,可能前一天没有睡够吧!一路上脸臭臭的,到园门口"妈咪"出来迎接他,没想到他立刻展开灿烂的笑靥,露出了酒涡!记得九月刚上学时看我要离开还哭的满脸眷版O。每次接弟弟时"妈咪"都会告诉我今天弟弟的上课情形,先从他的进步开始,譬如:图形对应相当好,老师让他上台接受小朋友们的鼓掌还得到了好宝宝贴纸;今天有主动跟着老师作动作哦!.....等等。当然也有弟弟不乖的事迹,但是经过"妈咪"的转述,就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很挑食,变成了"嘴巴很敏感哦,连一点小小的菜都尝的出来";打人推人变成了"动作有点大,不知要怎么找小朋友玩时会去抱人家抱的很紧";发牛脾气跺脚时变成"用脚在抗议哦!"
总之,优点被夸大,而缺点就淡化了,因为本身是学语文的,对遣词用字有相当的敏感,若是没注意,一定会觉得小朋友真了不起!其实是这些妈咪老师们的用心。记得大学时代修教育学程时,一位授课精彩的老师曾在课堂上要全班玩一个游戏:一位同学必须蒙住眼睛通过桌椅排列成的迷宫,所依照的提示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他摸索时走错了,大家就骂他"不是,不对,是这里不是那里",直到他走到对的方向为止;第二种,也是一样蒙眼的同学过迷宫,但其它同学给他的提示讯息是对的话就给予掌声和鼓励,而错误时只是不那么大力鼓掌。可想而知,第二组同学走出迷宫所花费的时间比第一组要少的多,这才是能够洞悉人类心理的教育法则吧!
一二还有一位特教老师,每个星期到园中帮他上两次课,之前的一位专长是听障儿童;但一二的问题要复杂些,所以这个月就换了另一位老师,她曾经带过自闭、听障、语障的小朋友,星期五去和她开会,是一位很有气质的老师,听了她的叙述,觉得一二充满的希望!她认为一二没有自闭倾向,能听(理解)一些简单指令,而且学习潜力无限!也扣琩x于这件事太久,当她跟我说一二其实问题不大,叫我不用担心时,我真的稍微松了一口气而且很感动,这位老师不仅要鼓励小朋友,而且也懂得激励家长。所以我在心中称她为"信心"老师,在一个多小时内的谈话中,我折服于她的专业态度,且要求家长积极与她连系,因为那也是早疗重要的一环!
总算遇到理念比较一致的老师,真的很感动,一二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引导,而我也说明我没有急着要一二开口,而以引发他的学习动机为先,她也认为一二不但可以学,而且十分聪明,只要他愿意去做。当然,她也没把握一二一定能够说话,然而她认为教会他表达是没问题的,当他愿意流畅表达时,其实语言就很有可能会出现!
一二啊!你一定要好好加油,妈咪和信心老师们是你最好的契机呢!一二加油!妈妈也会努力的!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