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康复教育 > 浏览文章

精细动作如何训练

2004/8/21 0:44:57 来源: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单位: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作者:朱彩虹
在我们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精细动作的训练内容,那么,究竟精细动作有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对孩子而言,不同的孩子,相同的精细动作,应该有不同的目的,起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搭积木、插棒等训练对于刚入校,程度稍差的孩子而言,他的作用就是:手眼协调性训练;对于多动的孩子而言,是静心训练;而对于学能的孩子而言,难度似科更大一些,需要听指令去完成某项任务,如按颜色插棒,按形状串珠等。因此,看似一样的训练内容,却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现结合多动症孩子赵明明,谈一些我自己关于精细动作的个人见解。
赵明明,男,7岁,多动症,主要是不能静坐,并且小动作较多,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针对此种情况,我要采用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按我们平时的训练程序,先给孩子测验,结果发现,由孩子多动而直接导致静心程度差,动手能力也同样,动作特别快,拿起插棒不知该往何处放,很盲目地在盒盖上来回环转。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找到了孩子现在精细动作的基础:应该从最简单的搭积木开始训练。
我首先找来半箱积木,教孩子搭积木,并给他做一次示范,孩子起初只能搭3—4块,之后,我采用蒙氏训练法,把积木放在室内,给孩子一张空桌子,让他坐在椅子上,自己随便去搭,但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中间有时需强化物刺激。如此一直持续整整两星期,在孩子极其排斥搭积木时,被动串糖葫芦,被动插棒,但这些只是少量穿插,孩子能一次搭起18块积木薄板,终于自己迈开了第一步,主动要求插棒,怎么说都不愿再去搭积木。孩子第一天不用协助,主动插棒,一插上六十多个,分四次完成,每次在他动手玩其它东西时,停止,但这时的插棒属于自由插的阶段,孩子在整个插棒盒上到处插,较分散,将近3个星期,孩子开始有意识零零星星两三个、三四个并排插在一起,现在能持续十多个插在一起。在整个插棒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试图去被动协助他一个挨一个插,但均告败,后来,孩子在自己插的过程中,无意识学会了有序插棒。
训练的内容若长时间保持不变,孩子就会兴趣减弱,我在孩子能有序插棒之后,拿来直径约5mm的珠子和塑料绳子,让孩子串珠,孩子拿珠子和拿绳子的手不能很好地配合,绳子好不容易从洞中穿过,左手却不会放开珠子去捏绳子头,或者串珠之前绳子头太长或太短,在老师被动协调串上8个之后,孩子能不需老师的协助,仅靠语言提示,就能自己串珠,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孩子在第一次的训练中,就基本能自己串。
在整个搭积木、插棒、串珠的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与表扬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要时时处处留心孩子的点滴进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串糖葫芦的训练贯穿始终,但这项训练似乎更难一些:(1)正确的握笔姿势;(2)肌力;(3)手眼师站在孩子身后,扶着孩子的手画,这个过程中弊端最多,孩子视分散多,完全依靠老师的成分也多;后来,我只是扶其手腕,或关节,依赖性减少一部分,需要老师被动为其定位,但一段时间过去,我明明感觉到孩子在老师为其定位的情况下能主动串,但为什么还停留在现在的被动阶段呢?原来,孩子对于老师的扶已经产生了一种依赖性,即使老师不给他任何助力,只把手放其胳膊上,孩子就能画,一但拿开,孩子会不敢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一贯的“坐”法,直接与孩子面对面会,用手指放在每串糖葫芦的正上方,引导孩子从老师手指所在处下笔画,如此持续一星期,孩子才能脱离了老师的帮助,并且线条较直,有始有终,现在的串糖葫芦可以做为孩子其它训练内容的强化物。
最后的串扣子,扣眼2mm,看起来,似乎更难,但事实上,孩子在前一阶段——搭积木、搭棒、串珠、串糖葫芦的基础上,静惊讶程度,及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底子,串扣子的训练,只需老师教他拿扣子的动作,及绳子头不要太长,被动协助串一个,孩子已经学会主动串扣子,并且很认真。
通过孩子整个从难到易,由繁到简的动手能力训练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你、我,每一个特教老师,对每一个孩子,不管程度好坏与否,我们最起码必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对待工作。如果我们努力在做,但效果不很明显,没有质的突破时,请你耐心苦待,或许我们的努力在明天就能得到印证,同时,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0% (0)
0% (10)

下一篇: 让孩子康复就是我们的责任 上一篇: 音乐治疗自闭症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精细动作如何训练]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