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刚得知宝宝ASD的宝妈,在交流的时候,都会比较困惑对视这方面,说孩子眼神飘忽,注意力不集中,让他看的东西他注意不到,怎么办之类的。其实我想说,这跟孩子的认知还是有关系的。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个东西能给他带来乐趣,或者说他没有认识到你的指令,可以带给他好的体验,所以自然就不会回应
抓注意力和这个大同小异,首先还是要提升孩子的认知,认知提升了,理解力高了,处理信息的功能更加高级,整体的技能才会有所提高,慢慢就可以发展出很多需求,动机也就更多了。
所以孩子也是一样的,那眼神对视。他首先要建立在有需求的基础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看别人的眼睛吧?有需求可以是他主动的发起需求,也可以是你拿某种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产生需求,注意力集中的去观察你的行为,从观察行为到眼神对视。
所以想要有眼神对视,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认知(他知道你的强化物是什么)
2.动机(你的强化物是他想得到的)
3.指令(听的懂指令,并且愿意去执行)
4.注意力(能对强化物产生比较大的注意力,而不是轻易就能放弃的)
5.平视(让孩子和你的视线高度位置一致,在沟通时比较容易对视的)
比如说我们拿了一块薯片儿,然后对孩子说,“看”,如果孩子没看,没关系,把薯片里的近一点,然后再重复一遍指令。
如果孩子还是没有看,那暂时就不要继续了,等待下一轮。
如果你指令每次都重复三次以上,孩子以后可能不会在第一个指令时执行,而是要等到三次或者更多次以后,这样是不利的,容易养成拖拉的习惯。
那么过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在对看这个指令的时候执行得不好,那我们这次就要把这个东西拿到近一点儿。在他可视范围内,然后发出指令“看”。如果他没看,立刻把薯片儿递到他面前,给他,然后说薯片儿。那么多次之后,他就会把这个“看”和薯片儿联系到一起。
但前提是他必须懂得薯片儿这个词,而不是说薯片儿也不懂,看也不懂,然后你连着说两个词,他也不知道哪个是看,哪个是薯片儿,这样就不好了,所以他是有一个前提,前提就是他知道这个强化物的名字。
强化物不可能不只是薯片儿吧,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但是还是一样的道理,知道强化物的名字,这是前提。
如果孩子对看这个指令开始可以执行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加入眼神对视。
当他看的时候,你可以把强化物放在你的面前,哪怕只有一扫而过,只有一秒钟,也要把强化物给他。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