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社会交往 > 浏览文章

自闭症儿童被另眼看待,家长如何应对?

2019/5/17 14:58:05 来源:爱驰感统中心 作者:wangsf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在一些公共场合,你一定经历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

  孩子在尖叫、旋转或发出噪音,周围的人不满地看着你,眉头紧锁,甚至他们还会强硬地说:看好你的小孩!一些人会觉得你的孩子没有礼貌,不懂事。一些人可能看出了孩子的不同,但他们会怪你为什么要带孩子出来。

  这种情绪,可能来自一个陌生人、一个熟人,甚至家里的亲戚。

  每当这种时刻,你都会感受到社会带给自闭症的偏见。有研究显示,这些偏见,可能会让家长羞于带孩子诊断、去寻求帮助。家长会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活动,把很更多的精力放在维系邻里关系上,严重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水平。

  这种偏见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自闭症孩子常常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而被他人另眼相待。比如一些自闭症孩子会表现出社交沟通上的障碍,孩子们会觉得他“难以接近”、“冷漠不友好”,以至于会孤立这个孩子;一些自闭症孩子会有一些刻板的行为,即便这些行为既没有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对别人产生影响。这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是“奇怪的”、“头脑有问题的”。

  很多孩子不理解“表象背后的意思”。当他们被一些人欺负,得到了一句玩笑般的道歉“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了。”以后,真的会认为对方不是故意的,轻易就原谅了对方。这会让更多的欺凌事件发生。

  这些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挑战极大的事情,很多是由于偏见产生的。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印象,绝大多数是:弱小、无能、问题儿童(人士)… …人们仅仅把自闭症当成一种障碍,只看到了他们的与众不同。这种偏见不仅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好的挑战,也间接影响着父母。

  为了避免这种偏见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照顾,即便孩子已经学会了很多技能,完全可以走出家门更多的接触社会。父母们也不得已放弃工作。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偏见?

  自闭症孩子被另眼相待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使能力再强,自闭症孩子身上还是会有一些无法隐藏的与众不同。在普通人身上被视为“特色”的一些表现,在自闭症孩子身上被看作“问题行为”。

  除了自闭症孩子本身的表现以外,“自闭症”这一标签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英国,一些家长会拒绝给孩子做诊断,因为标签给父母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有些人会告诉那些故意避免诊断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患有自闭症,但他们依旧会拒绝。虽然有了诊断可以打卡治疗与教育服务的大门,改善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但这同样也会造成社会对他们的偏见,他们要处理更多不必要的社会交际问题,让他们失去作为父母的“正常状态”。

  在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不仅仅是自闭症,当一个孩子被贴上“特殊儿童”的标签时,他们接受教育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会变窄很多,往往普通学校会尽可能的避免接收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的难题。首先,特教资源的缺失让学校无法给予这些孩子有力的支持。其次,学校老师要面临来自学业成绩、其他同学家长,等等额外的压力。再次,一些对于那些适应困难的特殊孩子,顺利的融入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特殊学校接纳这些孩子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特殊学校在数量上比较少,特教教师的缺乏让每个学校的接纳程度降低很多。这让很多孩子不得不面临入学困难的情况。虽然现在特殊学校在尽可能的加大招生的力度,容纳区域内全部的特殊孩子,也是比较困难的。

  一些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到特殊学校去。他们认为一旦去了特殊学校,孩子就被“定了性”,即便以后能力有了提升,可以升入普通学校,也很难。反而不做任何的诊断,不贴任何的标签,被学校接收的可能大一些。

  这样的问题让更多的家长对于自闭症避而不谈,听不到群体内部的声音,让偏见的鸿沟越来越深。

  家长如何应对偏见?

  要想打破这种偏见,家长的努力很重要。总要有人来推动社会印象的变化,没什么比来自群体内部的表现与声音更具说服力。

  一、培养孩子的能力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老生常谈”,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的后续活动以及评价,第一印象的烙印是很深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的时候,对他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们对于自闭症群体的印象可能很难改变。

  当然,培养孩子的能力也不仅仅为了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些能力,更好地生活,适应环境的变化与要求,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学会为自己的孩子辩护

  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不仅仅是在孩子有一些不适当行为时,告诉别人自己孩子所处的困境与自闭症人士的特点。更是要清楚自己孩子的权益,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的权益。

  就有家长为了让儿子的同学了解自闭症儿子更加真实的一面,到全校同学面前演讲的故事;卡洛琳女士在参加自己孩子的IEP会议时,也积极地帮助其他家长参加自己孩子的IEP,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特殊孩子应享有的权益,进而推动当地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更好地沟通

  ——“孩子是自闭症,要不要对学校的老师隐瞒?”

  这个问题一直是家长纠结的问题,也是老师争论的焦点。我个人的建议,是与学校老师好好沟通。因为隐瞒会有3个问题:

  1、老师不知道怎么办,学校也无法给予更好的支持,孩子得不到合适的帮助,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更别提接受好的教育了。

  2、同学不了解孩子,他所表现出的“不合群”会让同学疏远孩子,缺少了社交,达不到融合的目的,更容易引发欺凌事件。

  3、给老师造成压力。对于老师的评价是与学生的成绩挂钩的,不与老师沟通清楚会让孩子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就算孩子的成绩没问题,孩子不经意间变现出来的不适宜的行为,会让孩子变成“问题少年”,偏见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给老师造成压力。

  四、专注于孩子本身

  有时候,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对孩子存在偏见。

  这当然不是说父母对孩子不好的地方,而是你是否过于关注自闭症,而不是孩子本身了?

  虽然自闭症孩子一些能力的发展要慢于普通孩子,但自闭症孩子也是孩子,在他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是不断进步的。想一想你有没有“包办代替”的时候?

  我们总觉得孩子做不好,认为他们努力过就可以了,赶快帮孩子做好,别让他和别人差太多。但正是这种想法,孩子的锻炼机会减少了很多,看起来像是会了某些技能,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学会了。当孩子离开了家长的照拂,问题显露无疑,孩子融入起来会更加困难。

  这也是家长主导干预时,常常会出现的问题。

  专注于孩子本身的能力,看到优势而非不足。不是说孩子一定要有绘画、音乐方面的特长才叫优势与能力。他们待人真诚、善良简单、从不说谎… … 这些都是孩子们优秀的地方。重视他作为儿童的能力,而不是自闭症所带来的障碍。

  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社会大众对待自闭症群体的态度。

       瑞曼语训是一家专注为2-6岁自闭症儿童提供语言训练的专业机构,

0% (0)
0% (10)

Tags:社会交往

下一篇: 没有了 上一篇: 谢谢你们的包容 他开口说话了!自闭症儿童妈妈感谢1号线乘客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儿童被另眼看待,家长如何应对?]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郑州瑞曼语训

郑州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