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诊疗研究 > 浏览文章

中国孤独症患者现状不容乐观

2011/12/2 9:30:45 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外表毫无缺陷,却像唤不醒的天使,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今年4月2日是第四个“世界孤独症日”,据专家介绍,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孤独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家长往往会忽略。”专家遗憾地表示,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早期正确干预,大部分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康复期,导致他们很“孤独”。

  我国孤独症患儿超过一百万

  他们被称为误落入人间的 “星星的孩子”:目光澄亮,却不愿意跟别人对视,听力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据悉,全世界孤独症患者已达6700万,尤其近年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我国的孤独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升高,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有估计称,中国内地目前孤独症患儿已超过一百万,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

  据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歆介绍,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儿童早期的中枢神经发育障碍,它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他向记者介绍了一名典型的孤独症患儿。8岁的小莉(化名)是南宁某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从6岁开始,她的表现就开始“怪怪”的,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与老师、同学交往时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从不与人交谈,偶尔讲话时,语调也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感情。老师甚至发现她虽然目光长时间地盯着书本,但对书中的内容却一无所知。而其父母因为工作忙,经常让她独自一人在家。而小莉在不被允许看电视、听录音机的情况下,一个人呆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

  对于女儿的种种 “怪现象”,父母并未放在心上,也并没有感觉这样不好。直到女儿每一学期的每门课程均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时,父母才惊觉女儿情况不对,这才带她到医院就诊。根据小莉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经诊断,初步确诊为孤独症。所幸的是,经过3个月对症治疗和体系统训练,小莉的症状有所缓解,开始慢慢接触周围小朋友,与人交流,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了,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聪明过人也是孤独症状之一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早发现非常重要,但是家长常会忽略孩子的一些症状,甚至还会错误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吴歆介绍说。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翻开《新华字典》随便读一个字,就会有患儿脱口说出这个字在哪一页;随便说出一个日子,就会有患儿立刻报出那天是星期几。“绝不会错。”他们的家长曾经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是神童。然而,这些看起来记忆力超群,被成人认为“更具优势”的天才儿童,其实都是孤独症患儿。

  “其实孤独症的孩子很多,只是表现症状不一。有的表现为聪明过人,有的则表现为与人格格不入,更有的则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等。”据吴歆介绍,孩子一旦患上孤独症,多数都会出现社交方面的障碍,六成以上的孩子会伴有智力低下,智力没有问题的只有10%。目前医学界尚没有搞清楚孤独症的发病原因,也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通过治疗能够真正走上社会,独立生活的孩子微乎其微。大多数孤独症患儿都是由家人照看,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

  吴歆称,有的家长坚决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病,不肯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还有的家长选择抛弃孩子,两人离婚把孩子扔给老人。“这都对孩子融入社会非常不利。”

  最佳治疗时机应在4岁前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预防孤独症的方法,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关键。吴歆表示,2至4岁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时间,如果家长能在孩子4岁前带其就诊,医生能给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并及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这部分孩子往往在各方面的功能都会有所提高。

  “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三大核心症状。”吴歆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现象,就应该引起注意;有些孩子喜欢重复地玩某种东西,还常常表现出重复无目的的动作,比如转圈、揪头发等,或者孩子存在感觉异常,比如对疼痛感比较迟钝等,也要重视。有些现象,正常发育的孩子在某个阶段也可能出现,但孩子如果有多个显著特征时,家长最好带孩子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帮助诊断。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中国孤独症患者现状不容乐观]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