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是个重度多重障碍学生,遇到跑操场活动时,经常有严重抗拒、哭闹不止的行为表现。上学期,在针对她的问题行为进行介入与了解後,得知小庭其实并非抗拒跑步活动,而是不喜欢身体有热的感觉,此一假设,也成为後续为她设计行为支持计画的确切基础。
问题行为常是「事出有因」,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教师与家长是否愿意去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後的原因与目的?抑或是当下急切的采取制止、惩罚、责备等的「快速修正」(quick to fix)?後者这类消极的行为遏止策略,往往导致问题行为反覆发生。
传统问题行为管理仅聚焦於学生外显的问题行为,并倾向透过提供「後果」(例如责罚、隔离)来降低问题行为。近年来,开始重视了解个体与其行为背後的功能,因此,正向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开始受到重视与广泛应用,由关注孩子生活品质长期改变所需的教学情境与课程,并在事前采取策略加以预防(例如环境调整、教材难易度调整),积极建立孩子适当的行为。
正向行为支持计画的基础是功能性评量,强调透过对於特定行为与环境事件互动的了解过程,确认问题行为表现的功能或目的,以及了解该行为容易发生在哪些情境脉络下。其方式可包括:
收集问题行为讯息
(1)访谈重要他人:例如父母、教师,或是主要照顾者,以获得关於儿童及该行为问题的直接描述。
(2)直接观察:可在儿童可能表现问题行为的自然情境或活动中进行观察,如:家里、班级中的行为表现。
(3)功能分析:透过「前事(antecedent)--行为(behavior)--後果(consequence)」等三部分,收集特定资料,例如每天的作息时间、活动形态、行为的形态。
藉收集问题行为的相关讯息,了解孩子问题行为的本质、强度、前事与徵兆、其他人反应的方式,并且了解他人认为该行为具有的功能为何。
发展关於行为的假设
针对功能性评量获得的资料加以摘要、陈述,呈现对问题行为与环境特质两者关联的臆测,以及问题行为的目的,其假设叙述最常用的方式为连续列出三种资料,包括何时发生「情境事件或前事」,为了「推论的功能」从事「问题行为」,如在「天气热或需要劳动的课程」,为了「逃避课程」,产生「哭闹、吼叫」的行为。
因此,功能性评量是以重要他人或直接观察所得的资料为本,厘清孩子行为问题的前因後果,提供教学者与家长据以设计後续适合个别需求的正向行为介入策略,以达到积极预防之效,并更了解待孩子的问题行为。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