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交往是人类适应社会的重要形式,而语言能力又是交往的重要决定因素。孤独症儿童也是人类中的一部分,对其存在的语言交往障碍训练是势在必行的。笔者在培智学校中对8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语言能力进行研究发现:训练后的语言交往水平大大高于训练前。
—、前言;
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纳入培智学校的科研领域。北京市根据这个指示成立了市孤独症课题研究小组。小组除聘请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心理专家及教育专家外,成员多为在各区培智学校工作并对孤独症儿童已有了解和接触的一线教师。1997年元月,市课题组又把对孤独症儿童的整体研究化分为4个子课题进行了分别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是“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l、被试
我校8名被确诊为孤独症的学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1名,年龄7至16岁,智商轻度4名.中度4名,郑某,男,15岁,;Q<30;余某,男,13岁,IQ=68,刘某,男,9岁,IQ=80;韩某,男8岁,IQ=50;吴某,男,8岁,IQ=55;王某,女,7岁,IQ为中度。
2、测试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测试工具为自制量表,是在对香港自闭症儿童能力量表中语言测试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编制而成的。详见附表1
3、研究的方法、
( l)调研法
利用平时的观察、分析、对被试作出实事求是的总结,以此为需要,以测试为根据,制订个别训练计划。
(2)训试法
按照教师为被试制订的个别训练计划进行有目的、有内容、有准备的训练。并在训练后再次进行了语言交往能力测试。
(3)实验法
对训练后进行的测试结果具体分桥,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来对训练前与训练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包括问题。
三、结果分析
l、关于8名孤独:练前后的自身的语方能力变化:
表1.被试语言能力前后测百分比(%)
| 王 X | 吴XX | 韩 X | 杨 X | 刘XX | 彭XX | 余 X | 郑 X | ||||||||
理解 | 52 | 35 | 28 | 45 | 80 | 52 | 89 | 82 | 52 | 91 | 86 | 100 | 95 | 100 | 80 | 94 |
表达 | 61 | 80 | 63 | 85 | 73 | 73 | 88 | 96 | 35 | 98 | 88 | 100 | 88 | 100 | 71 | 96 |
能力 | 15 | 32 | 17 | 17 | 72 | 32 | 45 | 37 | 25 | 55 | 90 | 85 | 77 | 100 | 30 | 52 |
从表 l中可以看出,8名被试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语言能力上,都普遍呈现进步,有的被试前后差异不太大,笔者分析这可能与其测试时的情绪有关。8名被试中的杨某有两项都呈现了退步,另一项进步也不太大,笔者分析这与他先后更换两次主训数师有关。而两位更换的教师中有一位是不懂孤独症训练的。这就证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一定要遵循持之以恒的原则。
被试中的韩某,三次都呈下降趋势,笔者分析这与该被试认知能力差、情绪障碍严重有关、特别是对前后测的测试者的适应有关。
从整体来看,8名被试通过训练是有进步的,证明训练是必要的,训练者的方法是有效的。
2、关于8名被试整体语言进步情况:
表2,8名被试语言水平 t检验表:
| 前 测 M SD | 后 测 M SD | t 值 | |||
理 解 | 0.639 | 0.224 | 0.772 | 0.217 | 6.62**** | P<0.001 |
表 达 | 0.741 | 0.118 | 0.913 | 0.078 | 3.09*** | P<0.01 |
能 力 | 0.465 | 0.293 | 0.489 | 0.301 | 0.16 | |
由 t检验表可以看出,8名被试在语言水平三项测试中前后对比都有进步,t值上显示:8名被试在语言理解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有显著差异,而在语言能力上虽无明显差异但也是能看出有一点点进步的。这就证明我们在对8名被试进行语言理解和表达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而语言能力上无明显差异,我们分析这与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狭窄,思维局 jirI有一定关系。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就应着重从这两方面人手,开阔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力,设计有关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继续研究。
四、探讨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方法
l、亲情接纳法
要想从切人口着手进行训练,双方的互相接纳是前提。要让孤独症儿童在内心里接纳训练者、信任训练者,只有这样才会在以后的训练中顺利听从指令,接受训练。当然,在这里,也包括训练者对被试的了解与真心接纳,只有这样,才会在训练中做到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用心沟通,用心训练。
2、游戏法
设计轻松的游戏,让孤独症儿童在愉悦的、轻松的心态下接受教师有目的性的语言交往训练。训练中弃除死板的教学方式,而是训练者把握时机地进行引导,完成顺理成章式的训练,这种方法既利于孩子对这句话所对应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后的生活中使用不当,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接受训练,游戏法除了给语言交往创造宽松环境和有利时机,同时,对孤独症儿童健康心态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甩
3.同伴带动法
训练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刻意为孤独症儿童选择善良、活泼有带动性的伙伴,让伙伴去带动他走出自我封闭式的天地,逐步走出去,融入集体之中。正常人择友多以同龄人为主,孤独症儿童也不例外,而且是非常需要,因为他们自身的病症决定着还不能主动与正常小朋友交往,他们的生活只局限于家长和老师之间,这就更需要在学校的时间里让他们也有自己的同伴,当然,如果家长在生活中也注重帮他们找同伴就更好了。
4.情境法
创造所需情境进行训练,这就需要训练者刻意安排了。如在排座位时,让他坐在里侧,出来时就势必需要对外侧的同学说:“请让我出去”。这里,我举个非常深刻的例子,被试中的刘某情感性语言表达没有,为了激发他这方面的能力,训练者利用暑假把他带回自己家,告知其家长坚持每晚打电话。第一天接电话时没什么,第二天也没什么特别,到第三天晚上接电话时,他突然主动发出一串情感表达语:“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还想奶奶,你们来接我回家吧!”听到这串话,训练者哭了,电话另一头的爸爸、妈妈也哭了。训练中很多事实证明,绘孤独症儿童创造情境,对激发他们的表达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5.音乐淘冶法
音乐对淘治孤独症儿童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他们会拍手说儿歌、会对着镜子跳舞、张开笑脸欣赏自己。在音乐淘冶下,他们的情绪也会稳定下来,性情慢慢开朗起来,从而间接地为进行语言交往奠定基础。
6.运动训练法
一个正常人如果身体柔弱,浑身无力,会表现出无力讲语,即使讲了也是声音低小。孤独症儿童要想进行语言交往训练,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不可少的。特别是那些安静型的,懒惰型的孤独症就更是需要了。运动中增加肺活量,促进发育器官的成长,这是语言交往所需要的身体物质基础。
五、小结
通过训练,8名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往方面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训练中所采用的方法、措施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讨论中修改与肯定,实践中我们认为有三点需重点注意的:
一是孤独症儿童适于安置在弱智学校。
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孤独症置于普小是行不通的。学业上,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理解力差又伴有情绪障碍,故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紧张有素的课堂教学;交往上,由于那里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了解他们的病症,多表现出远离、歧视,无疑更阻碍了他们与人交往的兴趣,而弱智儿童生性单纯、善良,乐于助人,加之他们智商较正常儿童低,课堂教学的速度就会放慢。弱智学校的教师大都受过专业教育与训练,这些都为孤独症儿童的学习与交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应持之以恒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病症的患者,他们所表现出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即便再同一阶段里,训练者纠正了其原有的问题,他们也许又会生出新的问题来,这就要求训练者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三是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并非一个单纯进行的课题,它需要融于丰富的生活.融于各种活动之中,融于爱的群体之中,训练者从中抓住契机及时训练。
六、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训练总结出几点小的建议,提供大家参考:
1.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要求有家长的配合,切实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成一致性;
2.学校全方位的配合,上至领导,下到各任课教师和全校学生都应参与到帮助、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课题之中。
3.对主训教师进行有关孤独症生理、心理、病症方面的理论培训,从而让训练者能以科学的头脑制订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
七、参考文献
香港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能力量表 香港匡智会
《教育与心理统计》 郝德元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儿童早期教育与训练》 徐云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情绪心理学》 [美]K.T斯托罗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入选周耿、王梅主编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一书中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