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家长 > 育儿随笔 > 浏览文章

三个学校的大手托起一个孤独症儿童心中的太阳

2005/1/27 9:07:54 来源:希望社区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患孤独症的孩子犹如生活在瓶子里的精灵。他们从语言到交流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通道,他们把自己绝缘在精彩的世界之外。许多国家,无数的科学家在研究这个群体一这些要么天才,要么白痴的精灵群体。他们到底怎么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些精灵是否终身也走不出孤独的瓶颈,永远地成为了一个没有希望的群体。

    家长、医生、科学家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艰难地跋涉着,其难度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和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可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生活在孤独的瓶子里出不了家门,不能交流,成为父母、家人解不开的难题。如果他们就是白痴,家长也就死了追求的信念,可他们又表现出某一方面超长的特长,比如:绘画、音乐、数学速算、非凡的记忆等等。如果他们仅仅是两三个人,科学家、医生也就没有了研究的价值。可根据统计,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个群体,于是孤独症儿童认知、治疗、训练成了许多家长医生、科学家、教育家研究的课题,解开这个谜底,也同样成了这些人追求的梦想。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张楠——一个幸运的大男孩,一个在正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里读完了小学初中又来到西城电子职业高中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孤独症患者。张楠是孤独症患者的群体中仅有的一两个能受到正规教育的孩子。他的幸运不仅仅是有书读,而是幸运

  在这三个学校给了他与正常孩子接触读书的机会,使他有了走出孤独症瓶颈的可能。这三所学校是北京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北京市四十四中、北京市西城电子职业高中,这三所学校用自己的大手托起了一个孤独症儿童心中的太阳。

    第一双手中古友谊小学——最大的爱的群体,最牢固的基础知识培养

    张楠正式诊断患有孤独症是六岁左右,他的主要表现是不与人交往,无添经常独处乖的出奇,可一个人听录音机两三个小时不动,没有亲属感觉,表情淡漠,莫名地恐惧某种声音某件物品,动作单一重复,对父母没有依赖、没有亲近。但记忆超常,你随意念一组十五位的数字,他马上可以倒背到最前一位,可以读邓小平文选(只识字、这些字都是家长随意在各个场合念给他的),可以告诉你多少年前或多少年后的某一天是星期几,而且绝对正确。当然这些超常都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很难配合。作为张楠的家长该如何理解这个怪孩子。送幼儿园吧阿姨觉得他是个怪物,整天缩在角落里没有声息,上厕所、吃饭都得有人照顾不能处理,于是他被拒在了幼儿园的大门外面。该上小学了,父母更是发愁,把他送到哪里去呢?小学会不会收留他呢?

    幸运的是中古友谊小学收留了他,说实在话,相对同龄儿童张楠对于老师来讲,真的是个负担。无论上课、下课、考试、活动、都需要有人特殊照顾,连上厕所都不能例外,时时处处让人感到他是个永远有求于别人的孩子。中古友谊小学用自己博大的爱接纳了张楠,而且是全员老师全员学生的接纳,给了张楠一个充满亲情、充满关爱的最大的宽容环境,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瓶颈的关键。教师    要求学生关心张楠,从课堂纪律到课外活动,从春游到作业练习,从上厕所到运动会,各科老师都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张楠有了四十多个同龄的小伙伴,他们用正常的思维方式,正常的言谈举止,正常的交流交往,正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向张楠不断的发出信息,使张楠不再面对单一家庭,而是面对全班四十多个学生、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各科百十名教师校长和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爱的要求,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亲情和关爱共同启动手中的绳子,齐心合力地把张楠从孤独症的瓶颈中向外拉,这个力量看似无形却有形,看似无力却力大无穷,这个人为的大环境是开启张楠欣赏五彩世界的钥匙。

    功夫永远不负有心的人,更何况这一千多师生的努力,感天动地的举动。张楠开始有了交往的愿望。老师鼓励他表扬他,让四五个小伙伴大事小事的帮助他照顾他。张楠有了进步,教师给他小红旗和小红花,张楠也会为此高兴异常。一二年级时,张楠考试成绩优秀,老师在班内提出表扬,四十多个小伙伴为张楠鼓掌,张楠也有了积极的反映。特别是三年级时,张楠的两位数乘法脱口秀出结果且准确无误,引起了老师的极大兴趣,老师让张楠到各班去表演,同学们的赞扬和鼓励对张楠触动很大,使他对集体对荣誉有了很特别的反映。

    张楠的知识基础打得比较牢固,从汉语拼音到汉字认识,从字词组织到阅读文章,从数学速算到外语,得益于各科老师不懈的从未放松的要求,60人能做多少,张楠也应该做多少,上课发言同样给张楠机会。使张楠每天都有一点变化,每学期都有一点进步。这六年中,张楠换了不少老师,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从校长到主任,每一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张楠倾注了爱,倾注了不懈的努力.

    张楠每天独立的上学或放学,自己收拾书包、整理用具,完成作业,六年的耳濡目染使张楠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为逐渐有了约束,有了自觉性,知识有了提高,独立完成了许多事情,智力得到了开发,逐渐有了正常孩子的思维方式。比如:模仿能力—他每天自己洗袜子,会用一个瓶子,装上洗衣粉放进袜子,不断用手摇动瓶子,模仿洗衣机的滚动,袜子洗的很干净。他会使用字典以及各种I具书,可以读报、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他会从别人的交谈中,很快反映出问题后的意思.

    作为家长我们能非常清楚的感觉到张楠的变化,作为老师更能感觉到张楠的成长倾注了他们多少的努力,作为张楠小学六年的生活成了他走出孤独症受益最深的六年这就是全班四十多个同龄伙伴,全校一千多学生,一百多位老师共同启动手中爱的绳索,努力的把张楠拉出孤独症瓶颈的壮举.

    第二双手北京四十四中使张楠人格得到了完善

    患孤独症的孩子最大的障碍是交流,他们不自信,不敢与社会交融,使他们失去了同龄人的欢乐。张楠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因为大量的接受了正常同龄儿童的信息,使他有了交流的要求,但是他不会交流,于是显得十分幼稚,像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进入四十四中的时候,张楠的身体发育的很好,有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但是思维却十分简单,处世也十分可笑,他的思维和个子刚好成了反比,于是越发的引人注意.

    四十四中原是西城区一所准重点中学,几十年的教学收的都是优秀的孩子。张楠是电脑派位来到这所学校的,尽管他小学毕业时语文考了84分,数学考了79分,但是四十四中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于是家长反复与学校沟通,与班主任、与学校领导、与各科任课老师、与可能和张楠接触的各个部门,例如:校医室、财务室、思教处等等进行沟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学校也反复找家长了解情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心理上的、道德上的、学习上的、纪律上的、生活上的、言谈举止上的、衣着上的等等,等等。家长和学校都觉得很为难,伤透了脑筋。学校没有开过这样的先例,没教过这样的学生,没见过这么奇怪的表现,家长固守了自己的信念,给孩子争取接触正常同龄学生最大可能的机会。

    为此家长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学校,甚至到学校陪同张楠全日制上学,答应学校不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包括升旗、军训、看电影、运动会等等。但是在全日制陪同张楠上学的过程中,家长明显感到了孩子各方面的退步,该自己动手的不动手了,和同学的交往停滞了,下课闷闷不乐的坐角落里,更加封闭自己了。原来还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同学聊几句,听着可笑,但对他自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话语,现在几乎没有了语言品剩下了自言自语。张楠的前途没有了希望,家长的心情也变成了灰色。

    幸运的是四十四中通过这段时间的磨合、沟通,终于对张楠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最终接纳了他,家长也不再陪同他全日制上课了,而是由张楠自己独立的去面对四十四中的全部学习生活。由于张楠接触的对象变成了初中的学生、高中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发展的很快,他们不再是小学那样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下,对张楠伸出友爱之手,而是有的帮助有佳,有的挑逗调皮,有的甚至出的坏主意欺负欺负张楠,还有的可能恶意中伤。正是因为周围同学各种人性化的表现,强化了张楠接受新信息的能力,较之小学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再加上由于家长与学校沟通的过程中流露出的各种情绪,都对张楠有了一种可言不可欲的影响。张楠的为人处世变得圆滑起来了,讲究起来,会讲一些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的话,不让人难为情的话。有时讲话非常得体,与人交流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他不仅会向正常学生那样去找老师告状,去反映情况,还会到老师那去寻求保护。自己喜欢的课程能倒背如流,最喜欢的计算机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十四中用另外一种方法,使张楠的人格得到了完善,使他在与人交流上明白了许多道凰这种进步只有与正常孩子接触才有可能得以提高,张楠终于迈上了与人交流的另一个台阶。

    第三双手北京西城电子职业高中——张楠可能走上社会,服务他人的摇篮

    四十四中的校领导,在张楠初中毕业的时候,给予了张楠最关键的扶助。一是准予毕业,二是向西城电子职高重点推荐了张楠,并把张楠的情况和家长、学校多年的努力介绍给了电子职高,希望给张楠继续接触正常人的机备当时四十四中的校领导用最形象的语言对电子职高的校领导说:“我们三年的教育任务完成了,现在把这个接力棒传给你们1”电子职高的校领导说:“感谢你们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能了解和教育这样的学生。”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不为学校领导为张楠所做的一切而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当张楠又一次背起书包时,谁都难以体会家长当时的复杂心情。

    张楠有着超常的记忆,对计算机有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西城电子职业高中学习电子计算机专业,对干束长,对于张楠,对于学校都是一个良好的基点。我们希望张楠通过这三年的学习,能够走上社会服务他人,成为孤独症这个特殊人群中少之又少的一个亮点。

    在国外孤独症患者成才是有先例的,例如:加拿大著名的古典钢琴家格伦·古尔德,他一生独行,却触动和升华了许多人的灵魂。天才音乐家的经历告诉悠:孤独症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兴趣专一和有着出色的记忆力,是他们成为天才的通径。在日本,国家利用孤独症的这一特征,让他们从事科研工作,他们的执著是非同寻常的,他们的成功没有了功利只有结果。因此我们希望电子职业高中能够了解到这种偏执的执著,将是开掘张楠在计算机方面学习的钥匙,同时也会是一种保证。那么孤独症成功成才的亮点,就将会在电子职业高中得到展示。

    创造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痕达有形的创造让人们看得很清楚,而无形的创造有时让人暂时看不到结果,比如:对人的培养而创造环境就是无形的,但他最终会让人看得更清楚。西城电子职业高中是张楠走上社会,服务他人的摇蓝。他们将为张楠成为社会人创造环境。包括专业知识方面和与人交流方面,老师和学校的功劳将千秋万代功不可没。

    本篇文章是张楠自己在电脑中用中文输入并自己排版而成的。其速度之快不亚于正常的孩子。你看张楠专注的样子,操作是那样的熟练,你决不会相信他是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而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高高大大的高中学生。

    我们爱张楠,因为他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感谢这三所学校,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爱托起了张楠这个孤独症孩子心中的太阳。我们希望太阳越升越高,发出炽热的光芒,即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我们希望张楠在大家的帮助下,彻底走出孤独症的瓶颈,走±社会服务他人,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转自《岁月如歌》部分家长来稿选编)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三个学校的大手托起一个孤独症儿童心中的太阳]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