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最近惊奇的发现一种南非居民用来治疗睡眠问题疗法似乎具有逆转老鼠孤独症症状的效果,这种疗法已经存在了约一个世纪的时间。不过这种药物的完整疗效以及对人类孤独症能产生的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发布在同行评议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寻找抑制神经系统中嘌呤信号被延长现象的方法,这种被延长的嘌呤信号是孤独症症状的驱动因素,是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胞反应。
据了解,当细胞察觉到威胁时,这种信号延长的反应就会出现。为了进行自身的防御,细胞会硬化它的膜,限制其与人体其他部位进行的互动,并同时改变新陈代谢过程。如果这个防御机制开启太长的时间或是干脆从不关闭,人体和大脑的功能甚至学习能力就会出现很大的异样。
据研究的深作者Robert K. Naviaux介绍,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的行为就像是国家处在战争中一样:当威胁产生时,细胞开始加强边界防御,变得不再信任周围的对象。只是如果没有与外界进行沟通,细胞的功能运作就会发生变化,对于神经细胞来说,结果就是产生过少或者过多的通讯,这个现象与孤独症的关联可以理解为:当细胞开始断绝与其他细胞的交流时,孤独症儿童也会变得不与外界交流。
研究人员认为,孤独症的基因因素可能导致了细胞的这个防御机能过于敏感,敏感到从不关闭此防御机能的地步。
在研究了关闭这个防御机制的各种方法后,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一种在1916年合成的用于治疗非洲锥虫病的药物“苏拉明”能够做到这点。
在对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实验室老鼠进行测试以后,研究人员发现苏拉明可以阻断触发细胞永久性应激反应的信号通路。
令人吃惊的是,当这种为应对危险而产生的反应被制止以后,老鼠身上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也随之消失了。据了解,一剂苏拉明就可以维持5周的效果。
不过这种疗法也有一些弊端,关闭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通常来说都不是最安全的方法,但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能够以部分牺牲为代价换来的好处。
Naviaux表示,治好了老鼠身上出现的异常距离治疗人类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他认为这种疗法是人类面对孤独症所带来挑战的一个全新的方式。
据介绍,研究人员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对一些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进行1期测试。
研究的结果已经发布在了6月17日的《自然》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上。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