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文摘 > 雨人故事 > 浏览文章

教育困惑之---教康康学数学

2012/2/8 9:31:24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教给康康的数学,别看内容极其简单,但绝对不是拿起来就能教好的,要备课。“备课”都“备”什么呢?中小学教师至少要备两个:一备学生,二备教材。“备学生”就是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备教材”就是研究教材的体系、内容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研究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康康的老师,更要备课,我想给康康备课还不同于给普通学生备课,起码要备三个内容:一要备生活,二要备康康,三要备教材。

  备生活,就是在康康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机会,发现数学的教育机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事物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数学关系的眼睛。有多少家长曾经把“康复训练”狭隘地理解为点连线、串珠子那样的“桌面形式化训练”呢?多年以来,每次社会性培训之后,家长都有如梦方醒、与社会性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句“在生活中训练,在训练中生活”,从此让许多妈妈终于把“生活”和“训练”联系起来。我想康康社会功能训练的显著成效,正是你出色地实践这两句话的结果,但是,不能仅仅就到社会功能这里止步,我们同样是要“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在数学应用中去过好生活”啊!让我欣慰的是,你已经找到了一点“生活中教数学”的感觉,我想,你距离这两句话已经不远了。

  康康已经有了厚实的生活土壤,也有了良好的社会功能基础,就等你在上面播撒数学的种子了。

  一张桌子,原来我们是教孩子认识它的物理属性,比如材料,颜色,功能,结构,我们甚至会教孩子了解桌子的制作过程;一张桌子,我们还教过孩子认识它的社会属性,比如桌子是在哪里买的?桌子是谁做的?桌子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家的桌子给别人?弄坏了别人的桌子会是什么结果?等等;一张桌子,我们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训练观察比较能力:餐桌和课桌哪里不一样呢?训练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餐桌和课桌哪里一样呢?餐桌和衣柜哪里相同呢?训练孩子的关系思维能力:家具和餐桌的关系就像电器和什么的关系呢?一张桌子,同样还可以作为数学教育的教具:桌面是什么形状呢?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有几条边?几个角呢?哪两条边是对边呢?那两条边是临边呢?哪条是长边,哪条是短边呢?长度分别是多少公分呢?要放下这张桌子至少需要多大的地方呢?桌子的高度是多少呢?长边能坐下三个人,短边能坐下两个人,这张桌子可以供多少人进餐呢?需要配多少把椅子呢?家里来了12位客人,会有几个客人没有座位呢?应该怎样解决呢?有几种解决的办法呢?

  桌子还是那张桌子,我们看桌子的角度不同,它在教育上的价值也就不同了。建议你戴着数学眼镜再审视一下康康的生活,哪怕一砖一瓦你都会发现它是教数学的好教具,好材料。

  比如日常出行,这是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的事情,康康已经知道出行和交通工具的关系,知道了私家车和公共汽车的不同,知道了乘坐公共汽车的基本规则,他还知道乘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知道乘车需要刷卡等等,康康也具有了独立乘车的能力,但是,问题并不能到此结束。公交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大家要使用公交卡呢?爸爸购买公交卡用了100元钱,坐一次车4角钱,100元能够坐多少次车呢?如果不使用公交卡,买票每次1元钱,100元钱,能够坐多少次车呢?哪种方式更划算呢?

  比如从康康家到***超市,是开车用的时间长呢?还是步行用的时间长呢?开车比步行节省了多少时间呢?速度是什么意思呢?康康学校里有紧急事情,妈妈要尽快到达学校,怎样用最少的时间到达学校呢?开车?骑自行车?跑步?正常行走?……

  孩子可以理解不了生活中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是,我们不可以不去引导孩子用数学去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备生活,才能使我们具有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的习惯和能力。教的时候能够“从生活中来”,用的时候能够“到生活中去”,这就是康康的数学。

  备康康,就是充分认识康康的认知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寻找适合康康的独特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与康康互动的几个回合,我觉得康康在数学上的感觉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差,虽然深一脚、浅一脚的,还有不少窟窿,但是,我感觉他在数学上还有很大的潜能。往下教的前提是摸清楚康康现有的基础,在现有基础上提出适合的难度和要求。

  不充分了解康康的认知特点和现有基础,教学中常常会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左倾”错误,也就是说你的目标和要求高于康康的能力,使用的方法也会超过康康的理解程度。“左”的危害是:康康和你自己遭受挫败,常常是踌躇满志地开始,不欢而散地结束。另外一个是“右倾”错误,也就是说,你教给康康的知识或者教学方法低于孩子的能力,限制了孩子的进步。我在实践中发现,这两种倾向在家长、教师中实在是太普遍了。

  备教材,研究教材的逻辑体系,研究教材的框架结构,研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为什么要备教材?

  既然康康学数学并不是为了应试,为什么还要研究教材呢?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数以千万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必然是教育专家们精心编制的学科教育范本,它的前提是对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多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千锤百炼,它的严谨性、系统性、实用性优点,是我们个人之力无法企及的(当然教材不完美,也有问题)。虽然我们的孩子特殊,但是,我们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仍然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我们数学教育上的特殊是教法的特殊,是过程的特殊,是要求难度的特殊,但是,并不是内容的特殊,在学科教育内容上,在数学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各部分内容的前后衔接上,我们仍然要研究教材、参照教材,教材是我们教数学最重要的依据。

  教材和生活是什么关系?

  你困惑于课本和生活的取舍,到底是应该按照课本系统地教呢?还是按照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呢?课本和生活应用怎样结合呢?

  我非常理解你的困惑:你觉得按照课本教就是桌面教学,你觉得课本的优点是系统,有逻辑,缺点是:按课本教难免脱离生活,死板化,形式化;你觉得在生活中教数学,生动、形象、应用性强,但是不系统,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么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

  按照课本教就一定会脱离生活吗?我特意看了小学生的数学课本,现在的课本生活化程度很高,确实和我们女儿当年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了,数学教育家们也在解决理论和生活的结合问题,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甚至拿来直接用的东西,这是其一;其二,课本给我们的是教学的思路、主干线,我们的教学内容、难度要按照主干线一步一步往前爬,在这个主干线上,走到任何一步的时候,如何将课本的原理向生活延伸,延伸到多远,这是我们教育者要做的功课。“流”不论流到哪里,“源”肯定都在课本上。源于课本,从课本出发,流向生活,这是一个流向。所以,按照课本教,不等于死板,不等于脱离生活。无论流出去多远,最后你都要能够回到课本上去。按课本教,联系生活实际,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孩子的教法,特别适合康康。因为这样教,既照顾了课本的系统化,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对教师的难度要求也低一些,便于教师把握,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生活中教数学,就等于零散无序吗?也不是的。从生活问题出发来教数学,对教师的要求要高一些,因为问题具有情境性,随机性,孩子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教数学的契机有了,但是,教的得当,需要教师有几个能力,一是迅速判断这个问题康康可以教给康康懂得什么?二是要迅速判断康康在这个知识点的能力基础是什么?三是迅速选择用什么方法教给康康,四是能够知道这个知识点在数学知识系统(教材)中归属于哪个领域,哪个方面,这个知识点的前期准备应该是什么,后期延续又应该教什么,五是要知道今天教了这个知识点,明天怎样复习,怎样巩固,怎样拓展。把握好这几点,才能应对好生活中随机的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要教哪些内容呢?

  我实在太累了,偷个懒儿,我想把这个作业留给你,如果康康的实际程度只到二、三年级的话,你把三年的数学书好好看看,先搞清楚三年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三年都教了什么内容?每个问题的难易程度教材是如何构建的?以问题为核心,将一个一个问题纵向串联起来。当然,你要读进去,不是读字,是读数学的精神、精髓。熟悉教材,你的困惑就解决了一半,这一步做完,会让你受益无穷的。做完了这一步,你就会做数学的教学计划了。做教学计划很重要,就像去一个地方,要先有地图,也就是路线图,按照地路线图一步一步走,千万不能走到哪里算哪里。计划就像路线图。

0% (0)
0% (10)

下一篇: 为孤独症患者插上翅膀 上一篇: 雨人故事:郭修锴的不凡人生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教育困惑之---教康康学数学]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