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诊疗研究 > 浏览文章

自闭症教育新突破

2009/8/25 9:14:08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目前,治疗自闭症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只能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手段进行改善。外国传统的主流训练方法被广泛采用了半个世纪,实施的个案无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个案长大后还是必须依赖父母生存,甚至是被“圈养”在家。

  不一样的自闭症孩子

  在我市布吉的一个自闭症研究中心,一群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孩子,正在接受一整套全新模式的自闭症教育。据悉,经过短短半年,孩子们发生了质的变化。

  踏入这个学校,记者发现这里跟传统自闭症训练机构有着许多的不同。传统训练机构课室布置清一色的白墙,但这里到处都是色彩缤纷的布置:有麦当劳、超市、医院等主题游戏室,有专门的美术室,走廊上张贴着报纸,还有小朋友专用的先进小厨房。最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气氛,到处都是小朋友和老师的嬉笑欢呼声,甚至上课时会有“强盗”进来“打劫”这样的情景。根据需要,老师会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孩子表现不像以前所见到的自闭症孩子那样目光无神,行为呆板,他们显得机灵、可爱。正巧几个老师与一个孩子在走道上玩开车的游戏,走道边上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看着喧哗的几个老师,冒出一句:“一群疯子!”令人咋舌。

  自闭孩子“活”起来了

  征得同意,记者观察了其中一节课。老师进来课室,对孩子说:“好久没上你的课了,想不想我?”孩子不太想搭理地应到:“想。”简单问好之后,老师利用身体和孩子玩起了过山车的想象游戏。孩子非常兴奋,与老师嬉戏了10分钟。老师累得满头大汗:“我没力气了,不玩了。”孩子说:“给老师捶捶背。”然后扭着小屁股走到老师后面,握起小拳头在老师肩上敷衍地轻捶了几下,又拉着老师想继续玩。老师说:“我真的不想玩了。”这时孩子机灵地说:“黄老师真漂亮,我爱死你了!”老师在他脸上狂亲,孩子一脸坏笑。接着,老师和孩子又玩起了游戏,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孩子和老师去荡秋千,老师温馨地搂着孩子,不经意地说:“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简单但是很幸福。”孩子认真地答到:“喜欢。”老师说:“外面的人说你和你的同学是自闭症,不喜欢说话,不跟别人玩,你知道爸爸妈妈担心你连饭都吃不下,答应我,改变自己,不要让我们担心好吗?”孩子沉默良久,看得出他似懂非懂,轻声回答“好”。下课时间到了,老师说:“哇!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下课了,来,我们来感恩吧,谢谢秋千,谢谢你。”然后对着秋千和孩子深深地鞠躬。孩子也跟着说:“谢谢老师,谢谢秋千。”也标准地向老师鞠躬。

  这节课,让人感觉课不像是在课堂,一反常规,没有要求安坐,老师没有发号施令地要求学生执行指令,也没有食品等强化物。给人感觉老师是学生的玩伴和知心朋友,老师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多而真挚。同时让记者感叹的是孩子散发出自闭症孩子身上少有的机灵、懂事。除了眼睛略带无神,说话速度稍慢,有时还需要催促回应外,基本看不出孩子有什么不妥。

  孩子改变重建家长信心

  据了解,这个孩子今年刚4岁,2岁半在广州中山三院,被邹小兵教授诊断为典型自闭症。2岁9个月开口叫妈妈,才听懂丢垃圾指令。就读前与人交往动机弱,语言表达停留于4个字的电报句,并且主动语言少,只停留在表达自我需要的初级阶段上,如“我要吃鸡”等。在动机构建体系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如今孩子出现了较强的交往动机,交往技巧也快速提升,并大量出现评价性和交流性语言。

  该中心的老师说,他们分感知世界、人格塑造、专才教育三个阶段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学习教育。该孩子已完成第一阶段的课程,第二阶段课程正在进行,接下来还要进行第三阶段的课程,包括物理、英语等,构建各科的学习动机。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充满信心,并表示配合该中心的教育,加大一倍的课量,争取用更短的时间让孩子康复。

  “动机构建”引领新方向

  是什么使孩子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改变?据香港国际动机构建研究中心主任尤晓阳说:“欧、美等西方国家旧有的自闭症训练教育概念,从教育任务到教育目标,乃至教育方法,完全背离了教育的轨道。比如教孩子上厕所:首先排队,然后看门上的标示,进去,再找马桶、脱裤子,然后蹲下方便、站起来、穿上裤子、冲水。看似非常严谨,但遗憾的是,孩子虽然长期训练学会了怎样上厕所,但通常还会在大街上脱了裤子就尿,行为塑造,只是让孩子机械的学会了上厕所的步骤,但他们不知道常人上厕所的真正原因除了生理需要、讲卫生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羞耻之心。因此,停留在行为塑造的训练,没法让孩子拥有正常人的思维,孩子没有正常人的思维,就很难变成一个‘常人’。”尤先生还指出,这就是自闭症训练虽然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但成功个案却寥寥无几的真正原因。

  尤先生还告诉记者,动机构建体系下的孩子,让人感觉到很常态,是因为动机构建教育是在检讨了现行的以康复训练为主的各类训练方法与训练模式的前提下,研究了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征,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全新的自闭症教育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可见,动机构建教育体系是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可操作性。自闭症儿童得到正确的教育,走上正确的方向,也就有康复的希望。

  此外,尤先生呼吁各界人士更多地关注这群特别的孩子,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应该用宽容与接纳的态度,继续探讨自闭症教育之路,共同努力去改写这群自闭症孩子的命运。

  [案例集锦]

  1.问:你们的孩子能对应场景说话,而且经常语出惊人,我家的孩子6岁了,但很少话,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说出灵活的话?(孩子给老师假装吃辣鸡腿时一脸坏笑地说:“相信我,不辣的。”)

  答:自闭症孩子能说出灵活的语言,背后需要孩子拥有非常综合的能力。首先,孩子必须有交往的动机,再有需要语言的理解能力、灵活的思维、读解别人内心需求的能力、交往的调控力、幽默感等。至于这些语言的频率就取决于交往体验的多少。

  至于怎样训练,首先必须提供一个常态的交流环境,杜绝强化物的使用,因为这样只会绑架孩子的思维,僵化他们的思想,产生对训练者的阶级敌对情绪,导致交流欲望丧失。所以,传统训练会导致孩子语言刻板、匮乏。教学活动必须能迎合孩子的兴趣、激发交往欲望,同时老师必须典范幽默、典范正确丰富的语言,让孩子内化有意义的语言、幽默、老师的思维模式。因此我们提倡自闭症孩子多跟成年人接触比多跟同龄孩子接触会更快康复,因为他们会不断汲取成年人的思维、精辟的语言等。

  2.问:听说博林的孩子学得多、学得快,我也试着教孩子,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怎么会这样?

  答:这是因为你不了解婴幼儿的学习驱动力。婴幼儿学习动力来源于内动力,如果他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它就会自觉的学习,来不得半点强迫。自闭症儿童就更为明显。我们要做的是,首先非常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创设蕴含丰富知识的教学活动,还要通过多感官刺激、体验、情绪渲染等具体方法,渗透丰富的知识技能,同时烘培新兴趣。不要忘记经常的科学复习,帮他们管理学到的知识。当你真正学会上面的操作技巧,你当初的挫败感会一扫而光,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孩子学习能力不会逊色于正常孩子。

  3.问:最惊讶的是看到博林的孩子很会说话,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在家里该怎样做?

  答:孩子能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它能体会别人的情绪,能洞察别人的心理活动。在家里爸爸妈妈尽量配合与孩子演练,如问他: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他如说喜欢妈妈,那爸爸就假装生气,他改口喜欢爸爸,妈妈就生气,直到引导他说两个都喜欢,通过这样他就懂得了自己说的话,别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内化。

  4.问:专家都说对自闭症孩子讲话要简短,用电报句,但博林的老师说话句子复杂,内容深奥,孩子能懂吗?

  答:动机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渗透原则”,任何一个婴幼儿学习的过程都是“渗透的过程”,比如我们见到一个妇女,会要孩子叫“阿姨”,但绝对不会告诉她,她是女人,而且是年龄稍大,但又不是很老的妇女……这样孩子会越说越乱。学习语言也一样,只要能保证孩子在听你的话,而且你的话又是应情景的,那么孩子也会从情景中慢慢理解,储存复杂的语言描述(前语言期),当激发了他说话表达的欲望时,他便会“语出惊人”。学习其他知识也一样,一定要耐心度过“对牛弹琴”阶段。我们的个案都告诉我们,正常孩子如此,自闭症孩子同样如此,每个自闭症孩子几乎都能听懂我们复杂的语言,接着会表述灵活,甚至精辟优美。(博林教育供稿)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自闭症教育新突破]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 相关文章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