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了,我知道有许多今年就要升入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心里都象揣着一只小兔,惴惴不安。那样的心情我非常能够体会,一年前刚刚经历了康康紧张的一年级入学。尽管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对他都非常宽容接纳,尽管我们做了许多铺垫,心也有充分的准备,但他入学初期的种种表现仍然让我失眠、紧张,以至心力交瘁。这段时间,陆续有家长跟我交流这个问题,昨天和前天,接到三位家长的来电,他们询问的都是关于孩子上小学的问题。昨天憨憨妈妈也在博客中留言,希望能够帮她参谋写给老师的信是否合适,今天早晨又收到她的邮件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在以琳网上有许多关于上学的文章,有许多家长的经验和感悟,其中不乏指导意义。康康上学初期,我得到方老师以及许多家长们的帮助和指点,让我受益很多。因此,今天趁即将开学在将,把关于康康上学的个人体会,以及家长们的经验整和在一起,希望能够给朋友们一点帮助。
入学之前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首先,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孩子是否具备上学的能力,如果差得太多,可以考虑晚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有针对性地辅助突破。如果能力达到,或者稍微推一把就可以达到,则可以选择上学,这需要父母作判断。那么,什么样的能力算是达到或基本达到呢?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能够坐得住,课堂上是否能够安静不影响他人,这是老师接纳他的第一步。写到这里,想到昨天晚上接TT爸爸的电话,说TT在学前培训第一天,离开教室十几次,学校操场被他溜了个遍,而且还不知道回教室。当天放学时老师就要求家长留下来,建议把孩子送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上学。我问T爸怎么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些,T爸表示确实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好应对的策略,否则会非常被动。其次是他是否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以个人自理,包括听铃声,上课下课的概念建立,老师的基本指令,比如把书什么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看黑板等,集合、上体育课、出操、上厕所等等,还有基本的最简单的语言沟通能力。当然,如果能够争取到陪读,这些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度都会减少很多。所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
康康上学前,我在以琳网上搜集的关于上小学的资料长达40页,因为我必须充分了解他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出现这些困难我如何帮助他,如何跟老师沟通,如何陪读等等等等。然后分析康康的问题,又准备了6页的内容,每一条问题我都写了对应的措施,包括如果实在不行退下来的出路等。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合适
前段时间接到臭臭妈妈的电话,问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合适。当时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贵族学校,一是普通小学,贵族学校沟通很好,完全接纳孩子,普通学校比较难沟通,但也不是没有希望。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决策,通常我们会首先考虑对孩子的接纳,可贵族学校尽管接纳,但上贵族学校的孩子家长肯定期望值高,要求高,如果咱们的孩子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一定会有许多问题,到时候就比较被动了。所以最后,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普通小学。从大家的体会来看,选择普通学校,也尽量选择学校级别低一些的,象农村小学、打工子弟小学等,他们对孩子的接纳度会高一些,家长的沟通也更容易一些。
进入学校前如何跟校长老师谈孩子的问题
关于这条,大家仁者见仁。有的家长希望能瞒则瞒,直到瞒不过那一天再说;有的家长则是一开始就说,提前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同情。我是后者。因为孩子的问题,瞒是瞒不住的,即使象园这种程度非常好的,上学几天老师就发现他的不一样。所以,咱们一定要给老师说,但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也是有讲究的。昨天臭臭妈妈打电话,说晚上要到老师家,准备把我写在公司报纸的那篇文章(她是通过她的一位好友认识我的,她的好友跟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我们并不认识,报纸是她的好友给她的)拿给老师看,我建议她暂缓。现在给老师看这个,无形中给老师很大的压力。最好先从最基本的沟通开始,而且要面对面沟通,这比写信更直接更亲切。要给老师说孩子的问题,孩子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但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能说得太严重,如果说得太严重把老师吓住了不敢接收他怎么办。说的程度是要让老师觉得咱们的孩子是可教的。还有,一开始不要说太多的关于自闭症的技术问题,只需泛泛地谈,让老师有所了解就行。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要给老师提太多的要求,要知道,一年级孩子完全是一帮小毛孩,什么都不知道,康一年级的时候,我看见那帮孩子,连鞋带散了也要老师系,老师真的就象妈妈,非常辛苦。加上现在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压力大,如果提太多要求,老师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的,我们必须体会老师的困难。还有就是要尽可能跟老师从感情上沟通,以心换心,要争取老师的同情,我们无论如何要保持感激的心态,咱们的孩子这么费力,这么难带,老师要多付出多少心血。
是否需要陪读书及如何陪读
如果孩子程度特别好,可能不需要陪读,但孩子程度特别好的,少之又少,所以绝大部份孩子是需要陪读的。只要有可能,就尽量争取陪读,陪读的好处,一是帮助孩子,另外也是帮助老师,孩子的问题少了,老师的事就会少一些。但据我了解,学校级别高的,象涛涛所在的人大附小,学校就不同意陪读。陪读是争取来的,再难,我们也要试一试,争取的时候,要让老师体会到,陪读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帮助老师减少麻烦,减少孩子带给学校的麻烦。陪读也是一门学问,如何陪读,如何陪得艺术科学,不要让孩子反感,除了陪读者的悟性,也需要家长跟陪读人员时时沟通,了解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同时还要关注陪读者的心理,因为她们在学校面对的都是正常孩子,难免会攀比着急,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我知道的陪读很成功的是小满的姐姐和熊宝宝姐姐,她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小满刚开始上学的时候,选择性地上小满喜欢的课,宝宝在开始的头一学期,每堂课老师讲课他就在下面的一个本子上不停地画,姐姐陪着他画。他们的做法其实是给孩子充分的宽松和适应的过程。另外,在开始陪读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想,陪读什么时候可以撤消,如何撤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比如从陪读慢慢转移到同学协助,开始半撤消,再逐步完全撤消。这个问题展开又可以写一篇了。
如何对待入学后孩子的问题行为
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准备,作了许多铺垫,但孩子入学后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同学,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康刚入学的那段时间,问题倍出,上课出声音,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跑出教室,脚放到桌子上,坐到教室的暖气片上,不停地开窗户关窗户,跑到讲台动老师的电脑,升旗仪式时躺到操场上,该出现的都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也出现了。。。。。。针对这些问题,不能太着急,你越急他就更急,家长的焦虑是会传递给孩子的。那段时间,我吃不下睡不着,还胃痛,可一点用都没有,该发生的照常发生。其实,孩子的适应有个过程,给他时间,给他充分的关爱,他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的。如果孩子识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字卡等给他提示,比如我们把上课不出声不下坐位写出来贴在他的桌子角上,他一违反了就提示他一下;他把桌子椅子弄得很响,我们就把桌子椅子的脚用布包起来用胶带粘上;他上课下坐位的次数少了,就表扬他,老师总找机会表扬他,建立他的自信心,同学们也帮助他,慢慢地,情况越来越好。刚开始,家长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过高的要求,什么学习啦、上课听讲啊,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刚开始一学期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都是给孩子适应过渡的时间。如果没有陪读,家长一定要提前告诉老师,如果出现了问题,如何应对,省得到时一团糟。
进入学校后跟老师沟通
孩子进入学校后,带给老师的额外工作是非常多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体会到老师的难处,尽可能减少孩子带给老师的负担。如果有陪读,孩子的事情尽量由陪读完成。一定要保持跟老师的密切沟通,老师从教育者的角度,他能够看到更多的问题,并提出很好的建议。第一学期,我们跟吴老师有一个联络本,一学期下来,联络本写了满满一本,以至于每天晚上,康康都会拿出联系本让妈妈写意见,有时候还要求我写:康康表现很棒。如果总打电话,老师估计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接听我们的电话,所以联络本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就是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经常去学校,我每天早晨送康康到学校,都陪他跑完步再走,看老师有时间的时候,就简单聊上几句,即联络了感情,又了解了情况。在学校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跟别的小朋友建立关系,我经常在早晨的时候领着一大群小孩跑步呢。康班上的小同学没有不认识康康妈妈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我。我给他们班做的几本相册,他们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候,给孩子们一点小礼物也是必须的。
孩子的学业与能力提升如何平衡
首先,咱们的孩子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上大学成博士,而是要通过学习,全面提升他的能力,达到将来可以自理或者在辅助下自立。这是我们的大方向,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很容易走偏的。其实,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业上有多大长进,所以我们就必须调整目标。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作最合适的选择。对于康康在学校的学习,我曾经走入误区,有很多教训的,那就是对他要求太多,孩子不堪承受,以至于出现厌学的征兆。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了上学的动机,要让他再找回上学的乐趣是很不容易的。关于这部份体会,在《逃学的小男孩子》和《我差点把儿子逼成厌学症》中写过。下面摘录部份内容:
其实,上学对任何孩子都有难度,康康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的。当初大家都对让康康上学捏了一把汗,甚至有朋友持反对意见。说实话,确实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学,可不上学怎么办,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上学是唯一的出路,必须试一试。但选择上学,正如甄老师所说,如何在学校呆下去,比进学校更难。这个学怎么上就是一个很磨人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上学的目的不同于普通孩子,所以必须在普通教育中加入特殊教育,这个特殊教育就是将来孩子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够有一个生存的空间与技巧。这涉及到孩子康复目标的设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所以这个特殊教育怎么加,如何做计划,怎么实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比例等等,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又确确实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我听家长说有几个大孩子毕业后无处可去,留在家里无所事事,退步很严重,这是很可怕的事。几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希望他将来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有一个去处,必须从现在开始教。我甚至想,每周末给他一个小时时间,让他到爸爸工厂去跟工人叔叔学如何装箱。(最近我又想安排他每天晚上跟着阿姨学做一个菜,他对做饭很有兴趣)。上次新闻访谈中看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蔡逸周教授的儿子STEVE,在超市做码货员(商品归位)做得非常好,蔡逸周教授讲STEVE其实功能非常低,语言交流也很不好,十一二岁的时候带他去超市发现他不喜欢东西乱摆,就有目的地训练他到超市做义工,毕业后就被那家超市录用,工作得非常愉快,甚至周末休息也愿意到超市上班。可见有一份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有一个去处对孩子是多么重要。蔡教授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除了上面谈到的,还有学业难度的问题,尽管我们不参加应试,也不要求他学业多么出色,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提升他的能力,为将来的生存目标作准备。可如果他差得太远感受到压力太大,完全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呆下去就更难了。难度设置:“跳一跳摘苹果”,实在够不着的,根据情况,选择性地放弃一些,对他来说,想齐头并进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些,也需要我们放平心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才不致于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方向。
关于这学业和能力的问题,我也是在摸索中,还有许多困惑,今年开学也在调整计划,希望跟大家多交流。
入学之前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首先,家长必须充分了解孩子是否具备上学的能力,如果差得太多,可以考虑晚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有针对性地辅助突破。如果能力达到,或者稍微推一把就可以达到,则可以选择上学,这需要父母作判断。那么,什么样的能力算是达到或基本达到呢?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孩子是否能够坐得住,课堂上是否能够安静不影响他人,这是老师接纳他的第一步。写到这里,想到昨天晚上接TT爸爸的电话,说TT在学前培训第一天,离开教室十几次,学校操场被他溜了个遍,而且还不知道回教室。当天放学时老师就要求家长留下来,建议把孩子送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上学。我问T爸怎么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些,T爸表示确实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好应对的策略,否则会非常被动。其次是他是否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以个人自理,包括听铃声,上课下课的概念建立,老师的基本指令,比如把书什么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看黑板等,集合、上体育课、出操、上厕所等等,还有基本的最简单的语言沟通能力。当然,如果能够争取到陪读,这些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度都会减少很多。所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
康康上学前,我在以琳网上搜集的关于上小学的资料长达40页,因为我必须充分了解他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出现这些困难我如何帮助他,如何跟老师沟通,如何陪读等等等等。然后分析康康的问题,又准备了6页的内容,每一条问题我都写了对应的措施,包括如果实在不行退下来的出路等。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合适
前段时间接到臭臭妈妈的电话,问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合适。当时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贵族学校,一是普通小学,贵族学校沟通很好,完全接纳孩子,普通学校比较难沟通,但也不是没有希望。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决策,通常我们会首先考虑对孩子的接纳,可贵族学校尽管接纳,但上贵族学校的孩子家长肯定期望值高,要求高,如果咱们的孩子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一定会有许多问题,到时候就比较被动了。所以最后,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普通小学。从大家的体会来看,选择普通学校,也尽量选择学校级别低一些的,象农村小学、打工子弟小学等,他们对孩子的接纳度会高一些,家长的沟通也更容易一些。
进入学校前如何跟校长老师谈孩子的问题
关于这条,大家仁者见仁。有的家长希望能瞒则瞒,直到瞒不过那一天再说;有的家长则是一开始就说,提前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同情。我是后者。因为孩子的问题,瞒是瞒不住的,即使象园这种程度非常好的,上学几天老师就发现他的不一样。所以,咱们一定要给老师说,但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也是有讲究的。昨天臭臭妈妈打电话,说晚上要到老师家,准备把我写在公司报纸的那篇文章(她是通过她的一位好友认识我的,她的好友跟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我们并不认识,报纸是她的好友给她的)拿给老师看,我建议她暂缓。现在给老师看这个,无形中给老师很大的压力。最好先从最基本的沟通开始,而且要面对面沟通,这比写信更直接更亲切。要给老师说孩子的问题,孩子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但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能说得太严重,如果说得太严重把老师吓住了不敢接收他怎么办。说的程度是要让老师觉得咱们的孩子是可教的。还有,一开始不要说太多的关于自闭症的技术问题,只需泛泛地谈,让老师有所了解就行。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要给老师提太多的要求,要知道,一年级孩子完全是一帮小毛孩,什么都不知道,康一年级的时候,我看见那帮孩子,连鞋带散了也要老师系,老师真的就象妈妈,非常辛苦。加上现在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压力大,如果提太多要求,老师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的,我们必须体会老师的困难。还有就是要尽可能跟老师从感情上沟通,以心换心,要争取老师的同情,我们无论如何要保持感激的心态,咱们的孩子这么费力,这么难带,老师要多付出多少心血。
是否需要陪读书及如何陪读
如果孩子程度特别好,可能不需要陪读,但孩子程度特别好的,少之又少,所以绝大部份孩子是需要陪读的。只要有可能,就尽量争取陪读,陪读的好处,一是帮助孩子,另外也是帮助老师,孩子的问题少了,老师的事就会少一些。但据我了解,学校级别高的,象涛涛所在的人大附小,学校就不同意陪读。陪读是争取来的,再难,我们也要试一试,争取的时候,要让老师体会到,陪读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帮助老师减少麻烦,减少孩子带给学校的麻烦。陪读也是一门学问,如何陪读,如何陪得艺术科学,不要让孩子反感,除了陪读者的悟性,也需要家长跟陪读人员时时沟通,了解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同时还要关注陪读者的心理,因为她们在学校面对的都是正常孩子,难免会攀比着急,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我知道的陪读很成功的是小满的姐姐和熊宝宝姐姐,她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小满刚开始上学的时候,选择性地上小满喜欢的课,宝宝在开始的头一学期,每堂课老师讲课他就在下面的一个本子上不停地画,姐姐陪着他画。他们的做法其实是给孩子充分的宽松和适应的过程。另外,在开始陪读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想,陪读什么时候可以撤消,如何撤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比如从陪读慢慢转移到同学协助,开始半撤消,再逐步完全撤消。这个问题展开又可以写一篇了。
如何对待入学后孩子的问题行为
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准备,作了许多铺垫,但孩子入学后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同学,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康刚入学的那段时间,问题倍出,上课出声音,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跑出教室,脚放到桌子上,坐到教室的暖气片上,不停地开窗户关窗户,跑到讲台动老师的电脑,升旗仪式时躺到操场上,该出现的都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也出现了。。。。。。针对这些问题,不能太着急,你越急他就更急,家长的焦虑是会传递给孩子的。那段时间,我吃不下睡不着,还胃痛,可一点用都没有,该发生的照常发生。其实,孩子的适应有个过程,给他时间,给他充分的关爱,他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的。如果孩子识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字卡等给他提示,比如我们把上课不出声不下坐位写出来贴在他的桌子角上,他一违反了就提示他一下;他把桌子椅子弄得很响,我们就把桌子椅子的脚用布包起来用胶带粘上;他上课下坐位的次数少了,就表扬他,老师总找机会表扬他,建立他的自信心,同学们也帮助他,慢慢地,情况越来越好。刚开始,家长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过高的要求,什么学习啦、上课听讲啊,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刚开始一学期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都是给孩子适应过渡的时间。如果没有陪读,家长一定要提前告诉老师,如果出现了问题,如何应对,省得到时一团糟。
进入学校后跟老师沟通
孩子进入学校后,带给老师的额外工作是非常多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体会到老师的难处,尽可能减少孩子带给老师的负担。如果有陪读,孩子的事情尽量由陪读完成。一定要保持跟老师的密切沟通,老师从教育者的角度,他能够看到更多的问题,并提出很好的建议。第一学期,我们跟吴老师有一个联络本,一学期下来,联络本写了满满一本,以至于每天晚上,康康都会拿出联系本让妈妈写意见,有时候还要求我写:康康表现很棒。如果总打电话,老师估计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接听我们的电话,所以联络本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就是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经常去学校,我每天早晨送康康到学校,都陪他跑完步再走,看老师有时间的时候,就简单聊上几句,即联络了感情,又了解了情况。在学校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跟别的小朋友建立关系,我经常在早晨的时候领着一大群小孩跑步呢。康班上的小同学没有不认识康康妈妈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我。我给他们班做的几本相册,他们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候,给孩子们一点小礼物也是必须的。
孩子的学业与能力提升如何平衡
首先,咱们的孩子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上大学成博士,而是要通过学习,全面提升他的能力,达到将来可以自理或者在辅助下自立。这是我们的大方向,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很容易走偏的。其实,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业上有多大长进,所以我们就必须调整目标。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作最合适的选择。对于康康在学校的学习,我曾经走入误区,有很多教训的,那就是对他要求太多,孩子不堪承受,以至于出现厌学的征兆。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了上学的动机,要让他再找回上学的乐趣是很不容易的。关于这部份体会,在《逃学的小男孩子》和《我差点把儿子逼成厌学症》中写过。下面摘录部份内容:
其实,上学对任何孩子都有难度,康康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的。当初大家都对让康康上学捏了一把汗,甚至有朋友持反对意见。说实话,确实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学,可不上学怎么办,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上学是唯一的出路,必须试一试。但选择上学,正如甄老师所说,如何在学校呆下去,比进学校更难。这个学怎么上就是一个很磨人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上学的目的不同于普通孩子,所以必须在普通教育中加入特殊教育,这个特殊教育就是将来孩子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够有一个生存的空间与技巧。这涉及到孩子康复目标的设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所以这个特殊教育怎么加,如何做计划,怎么实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比例等等,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又确确实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我听家长说有几个大孩子毕业后无处可去,留在家里无所事事,退步很严重,这是很可怕的事。几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希望他将来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有一个去处,必须从现在开始教。我甚至想,每周末给他一个小时时间,让他到爸爸工厂去跟工人叔叔学如何装箱。(最近我又想安排他每天晚上跟着阿姨学做一个菜,他对做饭很有兴趣)。上次新闻访谈中看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蔡逸周教授的儿子STEVE,在超市做码货员(商品归位)做得非常好,蔡逸周教授讲STEVE其实功能非常低,语言交流也很不好,十一二岁的时候带他去超市发现他不喜欢东西乱摆,就有目的地训练他到超市做义工,毕业后就被那家超市录用,工作得非常愉快,甚至周末休息也愿意到超市上班。可见有一份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有一个去处对孩子是多么重要。蔡教授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除了上面谈到的,还有学业难度的问题,尽管我们不参加应试,也不要求他学业多么出色,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提升他的能力,为将来的生存目标作准备。可如果他差得太远感受到压力太大,完全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呆下去就更难了。难度设置:“跳一跳摘苹果”,实在够不着的,根据情况,选择性地放弃一些,对他来说,想齐头并进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些,也需要我们放平心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才不致于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方向。
关于这学业和能力的问题,我也是在摸索中,还有许多困惑,今年开学也在调整计划,希望跟大家多交流。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