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家长 > 心路历程 > 浏览文章

和星外宝贝家长见面的谈话(二)

2008/9/11 来源:http://blog.sina.com.cn/xiaomanmama 作者:小满妈妈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父母老师退回到爸爸妈妈的位置,作你本分的事情:

    象我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国内的情况是(特别前些年),大多孩子是需要父母自己投入到训练当中的,最初,机构的训练都是短期的,宗旨是教会家长如何去训练孩子的方法,以便家长回到各自的家里,对孩子进行深入的训练,甚至在机构的训练过程,也是家长参与的很多,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可以随时随地抓住机会,训练孩子,但不好的地方,是家长的特殊角色,造成我们不能很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在对孩子的训练过程中,带入我们个人的情绪,影响训练的稳定性;家长也非专业人士,一般没有儿童心理学的背景,因此训练的科学性是个问题。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但今天我要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我们充当老师的父母,有可能在训练过程中,以破坏了我们和孩子之间最宝贵的亲子关系为代价,这个损失就惨重了。比如我、小满爸爸与小满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满的训练常年有我参与,而小满爸爸不怎么教他,因此我和小满的关系一直排在小满爸爸之后,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的关系好转了,但仍然不如他和爸爸的关系,关系的修复是要靠时间的。

    对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是社会交往、沟通和局限的重复行为存在问题,而社会交往的基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而亲子关系又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如果它受到损坏,对孤独症孩子康复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小满康复训练的前几年,我实际上完全充当了老师的角色,而且是不太称职的教师。最初我们的观念是要和时间赛跑,要填充他所有的时间,不让他自闭起来,因此,只要孩子一睁开眼睛,我们就开始所谓“干预”,不断地教他一些东西,直到他睡觉为止。给他的感觉,妈妈总是不断地评判他的对错,总是对他不太满意(这是后来他能够表达一些东西的时候,他自己表达的),而不是像别的妈妈一样,完全接纳孩子。再加上不稳定的情绪给孩子带来的不安全感,孩子不信任妈妈,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咨询开始,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训练孩子的任务交给家里请的小老师,交给机构的老师,而我只在一旁做个观察者,等待孩子看我一眼的时候,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这一眼你不知道等得多难呀,小满的目光对视非常差,曾经是对外界根本不听不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目光改善、开始从完全自闭的状态向外走,是从03年开始的)这样做最大的效果是避免了和孩子正面的、直接的冲突而给孩子和我带来的伤害。现在想想,我和小满关系改善,就是从我脸上的那抹微笑开始的。

   我观察幼小孩子的妈妈(比如初学走路孩子的妈妈)是怎样照看孩子,和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观察,我会发现,那些妈妈除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之外,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额外要求,而总是以一种欣赏的、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时刻注意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有效的回应。这是小小孩儿所需要的,也是他们向前迈步的力量源泉。我们的孩子,是全面发育障碍,他们的心理需求,犹如婴儿一样,他们也同样需要父母这样对待他。

    从老师退回到妈妈的位置,作你本分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抑制自己试图教孩子的愿望甚至改变自己以往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而最难的是能不能对周围人重新建立起一种信任来。信任是我们能不能把孩子放心地交给老师的基础。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四年前我的想法:我最了解我的孩子,我怎么能把孩子交给老师和其他人呢?那时候就是放心不下,一定要全天候地盯着孩子,对训练指手画脚,不但我自己筋疲力尽,请的小老师也紧张,孩子更是非常不自在,你想想,孩子的处境,一天到晚总是有一双审视的眼睛跟着他,他会好受么。

    在座的家长,你们是幸运的,现在国内对孤独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机构的训练越来越完善,你们应该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你们可以从每一天的某一个时段开始尝试,以缓解你们紧张疲惫的神经,调整你们的心情,改善你们同孩子的关系的开始,从整体上考虑,这一定对孩子的康复有好处。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和星外宝贝家长见面的谈话(二)]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