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家长不能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涉及到自闭症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家长都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其中发表看法。
第二,教给自闭症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孩子的交往技能,比如分享、协商、轮流、合作等,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学会关怀别人—这些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根本。
第三,鼓励自闭症孩子走出家门,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如:让孩子去找伙伴玩,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子、同班同学来家做客。
心理学家指出,同伴对指导或训练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自闭症孩子走出孤独具有特殊作用,因为这种技能,儿童是无法在成年人那里学到的,还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做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提醒孩子注意大人间的交往与谈话礼貌;家中有客来,把孩子介绍给大家,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谈话等,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有利于消除孩子交往中的胆怯、心理。
平时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完成一些需要交往的任务,比如说去楼下小商店买个日用品,帮忙把什么需要转交的东西送到哪里等等。总言之,很多帮孩子学习交往的机会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花点心思注意利用就可以了。
第四,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变。但这时候,别忘了,为人父母者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做: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每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做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他。如此这样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备感欣慰。
人是社会人,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不必须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有利于少走弯路、少得罪人,更快地融入团体。希望可以为中国的父母提供一个借鉴。
第五,让孩子参与家庭事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必要听听孩子们对家庭事务的看法。特别是在决定孩子未来的重大抉择中,一定不要忘记事件的主角:孩子。其实,许多时候,孩子是清楚家中发生的一切的,只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既然父母有意隐瞒,孩子也只好装作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这个家与他没有什么关系,只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可以了。我们如果要很好地教育孩子,就应该完全尊重孩子,应该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分担家中的哀伤和忧愁,而不是拒他们于门外。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极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事务,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或建议把孩子当朋友,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交流意见。
第六,在孩子需要你时准时出现,父亲和母亲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准时出现的人,他或者她伸出自己的手轻轻递给那个看起来很难受的小家伙。他或她说:“孩子,不要伤心,爸爸妈妈就在你的身边。“寻找失去的时代”的作者普鲁斯特在他14岁的时候被问及过这样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怕的是什么呢?”他是这样来回答的。他说是最怕和母亲离别。孩子们都对父母不在身边有着莫名的恐惧。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伸出你的手,告诉他们你在他的身边,让他不要惊慌不要害怕。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总会躲过这次劫难。孩子最危机的一瞬间也许就是父母不在身旁的那一瞬间孩子最大的挫折也许就是需要的时候父母却不在身边。
第七,告诉他,你能行!“宝贝,你能行”一句平常的话可以改变处在困境中的孩子。这不是一句假惺惺的敷衍之语,更多的是满怀着激情和信任的态度。所以无论现在孩子是什么样子,并不代表将来,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并鼓励他说:“孩子,你也能行。”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了。试想,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做不好”这类的话,孩子本来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最后,孩子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了。”长期下去,他会慢慢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个时候,也许就真的“什么也不会做”。
赏识和信任,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潜能得到发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赏识并不只是对孩子说句“你能行”就算是对孩子的赏识,而是一种建立在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看法。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它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