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芝
“他怎么会不懂?他昨天背诗都背得比别人快”。“小孩不乖就是要教,父母不能这么宠溺。”几乎所有心智障碍儿童的家长最感为难的就是孩子表面看起很正常,却有部份的理解,分析,记忆的困难,造成学习或沟通的障碍,但却不容易用三言两语,让一般人明白。
像记忆力强型的自闭症儿童,对情绪表现和社会化行为仍有解理和分析的困难,所以在学校就时常会让老师或其他家长困惑,为什么一个聪聪明明的孩子,却不会和小朋友分享或游戏?而对一个有冲动特质的过动儿,打人惹人的情况时而发生,父母有时连该不该解释都进退惟谷。
在各式各样和家长座谈,讲习的课程中,总是有家长要求协会多做宣导,让社会大众来包容我们的孩子,实际上要做到一个公平客观又全面性的宣导是极为困难的;每个孩子的气质和行为都是不同的,要宣导什么样的标准模式才最具有代表性,那些不是那么标准的个案,又要如何自圆其说,争取自身的权益。
而在宣导的同时,无异是将孩子部份不当行为或不符合社会化行为做合理化解释,以求得社会的认同,而一旦这些行为被认同,孩子还有动机修正或改善吗?原来有机会藉由自然的社会经验,促使他的自发意愿,是否又被我们无形之中磨灭了?所以我对社会宣导向来非常小心,尽量不用行为特征解释,以免造成负面的结果或多余的争议。
因为我是从自闭症孩子开始学习教育,面对这种最广泛性发展障碍的孩子,所呈现的形形色色问题行为,我实在感到十分的无力,直到我认清要将他定位为一般的孩子,只是有着较多的困难,这些困难需要我点点滴滴帮他找出来,教导他自己去因应,提升他的能力。但不论他的能力到何地步,永远不能放弃让孩子更社会化,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而不能只有被动的期待社会环境对他的接纳。
中国人大多重视颜面和礼教,如果孩子当街翻滚,父母往往第一个看看有没有路人瞄过来,甚至会不会被批评“怎么让孩子在地上打滚?”,如果又是跟在长辈身边更有压力,所以通常都赶快安抚或满足孩子,打发掉这个问题行为,殊不知这种对一般孩子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心智障碍孩子更是重大的错误。
我的孩子小时候为了吵闹东西而在地上打滚时,因为我无法用言语沟通让他了解,我就会离开他的视线,当他发现妈妈都不见了,就会转换他原来固着于物品的心思,而要开始担心妈妈在那里?等他产生焦虑,我再出现快速的带离他。至于这个过程中,他人会有什么批评,我都不会在意,甚至我还会回瞪别人的恶意。我也常跟家长说路人甲,乙,丙,丁和我们最多只不过也接触那么几分穜,犯得着为他们去牺牲掉我们对孩子的一生教育吗?所以上街时,家长要自己先心理建设,就当戴上了个隐形面具吧!
儿子大班时,有一天问我:不用说,一定是自己被人家骂还不知道我回答:“妈妈,『笨蛋』是什么?”:。“『笨蛋』就是说别人做得不对或是不好。但是说别人是笨蛋的,自己也是笨蛋。“他就张着个大眼,很有兴趣的样子。”如果你觉得别人做的不对或是不好,你应该把好的方法告诉他,把他教会,如果你只会骂笨蛋,却不会教,自己也只是笨蛋。“从此以后他就完全对这些骂人的话免疫了,别人骂他,他可以不连会,也可以骂回去。而且一直到今天,这个解释,都还能有效的提示他在同侪关系中,对一些恶意行为,该采取的反应行为。
很多特殊生孩子,到了高中还为了别人批评的话而挥拳,我们也都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同样在意别人批评的想法,但今天我们要认清,任何孩子都无可避免会有被批评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要健全自身的观念,不要随着别人的批评起舞,这才是家长真正该展现的身教。
为了要避免孩子在社会行为上的偏差,认同别人的社会化要求,我们不能只反批评别人,也不能只有制止,而要想出更有效能的因应策略,培养出自身的免疫力,除避免恶性循环外,有时还能化解双方的暴戾之气,也让孩子展现出比别人更强的适应力。家长们,一定要试试看哟!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