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到五岁
这是孤独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要是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有孤独症的,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家长们才说出他们的恐惧和怀疑,不过他们通常在孩子两、三岁时变得忧心忡忡,因为那时孩子最难以管理。另一方面,若是孩产出生时显得是正常的,在几周的时间里出现行为的显著变化,他的父母警觉到问题严重性的时间有可能提早得多。
孤独症幼儿,尤其是没有任何其他残疾影响其外表的那些幼儿,似乎身体健康,而且往往异常漂亮。他们有着一双大眼睛,却不直接看着别人。他们似乎孤零零的,不受外界的影响,只对一些特殊的物体,如一块光滑的卵石或者一只空匣子感到兴趣。要是这件东西丢了,或者熟悉的生活常规受到了干扰,于是这个安静冷淡的孩子就成了狂怒的孩子,直到他的脾气就像开始时那样迅速终止为止——就像一只水龙头关上了一样。
这些“典型”的症状在幼儿期非常显著,以致它们往往吸引住了大家的全部注意力,遗憾的是,由于这种怪异的行为来自其他的更为根本的残疾,因而如果你不能了解使得孩子理解这个世界如此艰难的、潜在的种种向题,就不可能去理解和帮助一个孤独症孩子。描述他们的最佳办法是依次地选取每个困难领域并提供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实际观察到的一些例证。为了简化起见,我将集中介绍生来就患有或者婴儿早期就患有孤独症的这类儿童。
理解外界方面的问题
1.对声音的异常反应
人们往往认为孤独症儿童是聋儿,因为他往往不注意非常响亮的声音,即使有人在他身后扔下一摞盘子也不会眨一下眼睛。他的父母通常知道,他是能听见的,因为他们注意到,举个例子来说,要是有人在他身后剥一粒糖果,他立即就会转过身来(也就是说,要是他喜欢那种纸包的糖果的话)。关于维克多,伊塔尔在1799年写道:“在他的所有的感官之中,耳朵似乎是最不灵敏的。然而人们发现夹碎胡桃的声音或者其他他所喜爱的可吃的东西的声音,总能使他回过头来,就是这同一器官却对最响亮的声响和火器的爆炸声并不敏感”。
一个小孩子可能会对某些声响感到强烈兴趣,例如弹簧驱动的玩具或者敲钟发出的声音。而他还有可能在听到某些声音时感到特别苦恼,听到摩托车吼叫声或者狗叫时会捂上耳朵,畏缩不前(虽然孩子们对自己的尖叫和喊叫从不敏感)。这些不同的反应可能在一段短的时间内,在同一孩子身上见到。
2.理解言语方面的困难
孤独症幼儿对言语的反应恰如他对其他声音的反应一样很不寻常。在一岁左右时,正常的孩子喜欢听他母亲对他说话,会用整个身体表示他的高兴,而孤独症孩子不注意言语,就像不注意任何其他噪声一样。总的说来,虽然一声大喊可能使他苦恼,但他对此并不理睬,或者他会对柔声的耳语感到强烈兴趣。他似乎意识不到言语的意义,虽然当他听到他知道的、而且与他喜爱的东西相关联的少数词语(“糖果”、“午饭”、“橘子水”)时,他可能会注意到。可能要过了好几年,他才能学会喊到他的名字他就过来。在这个阶段,他不会服从任何口头的指令,听取任何告诫或者理解他受到的责骂。不难明白,抚养一个孤独症儿童会有许多问题。
以后,通常是接近五岁时,许多孤独症儿童开始掌对言语的一些有限的理解。他们会服从一些简单的指令,如“穿上外套”或者“来吃饭”。以后他还会充分理解“把这个给爸爸”,只要父亲在同一个房间内。任何复杂的指令(例如同一句子中的指令太多)会把孩子弄糊涂,他会生气,或者烦恼,或者退缩不前,什么也不干。年纪大一点的喜欢帮忙的孩子,在对一个复合句做出反应时,可能会做错事情,有个小姑娘被要求去“把在你卧室椅子上的罩衫给妈妈拿来。”她小跑着上了楼,几分钟之后她拿着椅子摇摇晃晃进来了。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