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 自闭症康复 > 技能培养 > 浏览文章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2004/8/23 21:14:36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 作者:佚名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与正常儿童不同,孤独症儿童基本的生活能力很难随着年龄而成长,他们需要积极的教育训练体系来协助,。很多孤独症儿童都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是大小便行为奇异(不去厕所,不蹲厕所,尿频,脱光衣服大小便,便泌等),或者睡觉太少,不能关灯睡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给其家庭带来很多抚养上的负荷,更使得家长会因此对孩子的所有能力都过低估计,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绝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不是不会,而是没有教)在我们与孤独症儿童的母亲进行第一次咨询访谈时,当向她们问及孩子的生活能力时,有时会听到母亲这样回答:“我从来都没有让他自己做过,总想着他是个有病的孩子,”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又常听到母亲们这样感叹:“原来不是他不会,而是我们没有教!”
(不是教不会,而是没教对)有的家长也曾试图教孩子吃饭、穿衣、如厕,但由于不成功就得出结论:“我这孩子就这样了,根本教不会。”实际上往往由于教的方法不对。也有的家长总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业能力的教育上,花很大的气力教识数,认颜色,比大小,却忽视了孩子吃饭时还要人喂,不会自己穿衣服等问题。
    实际上,生活能力和习惯的训练与辅导,应比其它的课业内容先行,而且由于成效显而易见,也有助于家长树立信心。
(吃饭的习惯和吃饭本身一样重要)
    吃饭是人的最基本活动之一,它不仅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的养料,也是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约定俗成的饮食习惯和规则。所以训练孤独症儿童具备良好日勺饮食习惯,不仅是使他获得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促使他学习适应社会的开始。
    许多家长往往只注意到吃饭与孩子身体健康的关系,而忽视了“吃饭”这一行为的社会性价值。因此这样的结果就不难见到了:孩子严重偏食、挑食、拒食,家长搅尽脑汁做饭,围、追、堵、截,费尽心思喂饭。除了这种现象外,孩子往往还伴随有:不爱吃正餐,又随心所欲到处走动吃东西;分不清是“你的”还是“我的”拿到就吃:经常自己打开冰箱吃东西。
    有以上状况的孤独症儿童还没有建立起良好、规范的饮食习惯,这往往是从家长的宽容和将就开始的。许多家长都对此感到无可奈何,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是因为他有病。的确孩子因患有孤独症而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与感觉沟通(通过语言),因此就造成了家长的一种观点--对孩子无法讲清道理,他不可能懂。但实际上,正因为我们与孤独症儿童之间很难用语言进行交往和沟通,无法说给他听,我们就更有必要“做给他看”,通过具体的行动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吃饭”这一活动的全部含义,这就是训练的基本意义。
(时间与吃饭)
孤独症儿童之所以有不定的吃长工穴,首先是匡为他们不知道时间的概念。所以训练要以时间为中心。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吃饭时间和习惯,让他的生活有规律。训练中要注意注意以下两点:
吃饭时间以外的食物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不让孩子再有随地无限制吃东西的可能性。必要时(训练初期)将冰箱锁起来,将他爱吃的东西放在他不能随便拿到的地方。
吃饭时间的固定——确定每日三餐的时间,并严格遵守这个时间。即家人只有在到了吃饭的时间时才把食物放在餐桌上,帮助孩子逐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地点和吃饭)
    不能够坐在餐桌旁吃饭,或者坐一下就跑开,叫回来坐下后又跑开是许多孤独症儿童都有的现象。既然孤独症儿童的吃饭习惯要通过训练去培养,家人在迟到这种情况时就不能采取将就的态度,认为随便在哪里吃都一样,只要把饭吃下去就行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滋养孩子不良的习惯和吃饭行为,让他以为这样到处跑着吃是应该的。良好的吃饭行
为要在孩子尚幼小时就开始训练,否则随着习惯的固定和孩子年龄的增大,纠正不良的行为和建立良好的习惯就变得十分困难。训练中要注意:
    固定地点——训练孩子有良好的吃饭习惯,固定吃饭的地点非常关键,家人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将食物放在为孩子选定的餐桌上。刚开始时甚至需要固定餐桌旁的某个位置(以不利于孩子跑开为原则)。切记:如果等孩子站起来跑开,再追回来,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阻止孩子站起来跑开时不仅只用语言(如说:“坐下,不要动!”)更要有意识地使用身体辅助(即在他要站起来的一瞬间将他按住),这种方法要不厌其烦地坚持使用,其有效性就会显现出来。
    循序渐进——刚开始训练时,可能会遭遇到孩子的反抗:哭闹、不吃饭,但家人应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重,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显效。要求孩子坐在固定的地方吃饭,并不是要一开始就以坐好吃完所有的饭菜为标准,而是要逐步进行。将食物的量分成若干份,一份一份地给孩子吃是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技巧。具体做法如下:
    开始时只将食物中的一小份分出来放在一个小碗里(切记勿将全部饭菜盛在一个碗里放在他面前),有时可能只有一勺饭。要求孩子坐着吃下去。在他吃完后,让他看碗里“没有饭了”,并夸奖他“真棒,好孩子”,然后可以允许他稍跑开五,但要很快地要求并帮助他回到座位上来,再吃掉小碗里的第二份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逐步理解家人的要求是什么(吃完饭),并培养孩子有成就感和完成感的经验。训练中要把握逐步增大每一份的量,(即一顿分开的份越来越少),及减少允许孩子跑开的次数。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可以一次吃完较多的饭,直至吃完全部,而他坐着吃饭的时间也就自然随之而延长了。养成习惯后,家人就会体验到什么是成就和轻松。注意不要忘了在孩子每次配合后都及时给予鼓动,说一句:“真棒!”还要伴之以发自内心的笑容。
    排除干扰——在训练孩子良好吃饭习惯的初始阶段,不仅要通过固定时间、地点、夸奖及容易吃完等技巧帮助孩子理解家人的要求,还要注意观察有哪些因素在干扰孩子,分散他的注意力,加大了他达到要求的困难。为了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吃饭的活动及所吃的东西上,他的座位附近不要有他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有时还需要关上门窗以防止外面的某种声音刺激他。如果电视对孩子有影响,那么在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之前,吃饭时要把电视关掉。
    惩罚不良行为——在吃饭训练中,很多家长要么因心疼孩子吃不上东西而放弃训练目标和原则,对孩子妥协和迁就(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感到反抗是有效的,以后还会使用各种手段反抗);还有许多家长面又对孩子的不配合和反抗失去信心,施以斥责不仅会使饮食本身不愉快,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让孩子惧怕吃饭的场景,不要忘记之所以要训练孩子建立良好的吃饭习惯,最终目标是要使孩子体验到与家人及同伴一起吃饭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自发主动地遵循规则。
当孩子不配合或过度反抗时应该怎么办?
    第一在他做出不良举动时用非常严肃的表情看着他,用摇头示意“这样做是错误的,妈妈不喜欢。”可以说:“错了”、“不行”等简短的话语;第二要坚持原则,将家人的要求重复示范给他;第三要帮助他完成,并在完成后及时夸奖。此外还要注意一个技巧,在刚开始时,可以选择孩子较喜欢吃的食物,当他不配合时就立刻将食物移开,告诉他“没有了。”也就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吃就要坐在固定的位子上吃。
(吃饭的技能)
    与正常儿童一样,孤独症儿童要学会独立吃饭,也需要经过从用手抓着吃,直到能使用筷子吃的完整过程。所不同的是孤独症儿童更经常发生停留在某个阶段或进展缓慢的现象,许多孩子还会出现奇异的习惯。如:一定要先将米饭倒在桌上,然后一粒一粒地捏起来吃等。由于孤独症儿童在这方面的发育发展障碍,父母往往会采取非常周到的喂饭方式让孩子吃饭,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再独立,丧失了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和欲望。另外也有的父母未注意到孩子尚不会吃饭是因为他的身体功能发育还没有到位,如小肌肉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简单地认为别的孩子在这个年龄能做到的他也应该能做到,没有对孩子给予针对性的辅助和训练,使孩子产生挫折感,因惧怕这类活动缩而不前。因此在训练孩子的吃饭技巧时,避免过度辅助和过度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按部就班、辅导到位——观察孩子目前有多大的能力,是否能拿住勺匙,是否可以握住筷子,是否能用筷子夹住食物(还是只能用勺匙),拿勺匙和筷子的动作是否正确……?在确定孩子目前的能力基础后,进行一步步的辅导。如:如果孩子不能长时间的拿住勺匙,就在他先握住后家人再握住他的手,让他感觉动作的发生和存在;如果孩子能拿住勺匙却只会用它敲打桌面,家人就要在他拿住勺匙后,及时辅导他用勺匙去舀饭,并辅导他将舀到的饭送到嘴里(刚开始时可能要手把手地辅导他完成全过程,但要注意随时准备退缩辅导,以锻炼孩子独立完成的能力)。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觉得孩子是被辅导完成的就不夸奖,应在每次规范动作(哪怕是在辅导下)完成后给予鼓励:“真棒!”
进行辅助性训练——对于手部动作极端不灵活的孩子,要在吃饭时间以外进行辅助性训练,如:抓握训练,通过抓吊单杠,手提重物等活动练习抓握能力:通过穿珠子,插木棒等活动练习小肌肉的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平时用勺匙或筷子练习夹取较大、较软的物品,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习惯使用另一只手配合(如:右手拿勺匙时左手去扶碗),所以也应在平时让孩子多进行双手协调行动的能力,如:拧开瓶盖,再盖上等,为孩子掌握吃饭的技巧打下基础。
(如何纠正偏食)
    在孤独症儿童中,偏食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孩子只吃滚烫的白开水泡饭,有的孩子只吃带馅的食品,有的只吃深颜色的菜,有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蔬菜,而有的孩子只吃蔬菜,不沾一点荤味,偏食不仅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营养缺乏和不平衡,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也给家庭的养育造成很多障碍和负担。
    要想纠正偏食的习惯,家人首先要转变一种认识:这孩子就是喜欢吃这个,而不喜欢吃那个。即认为这是天生的,或因孩子有病导致的。孤独症儿童的偏食的确与他们的认知障碍有关,但这种认知障碍对孩子的进食行为形成干扰的程度又往往取决于家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矫正能力。如果家人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种有矫正作用的条件,这种干扰就会减少或消除,反之则会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
如何创造一种有矫治作用的环境呢?
减少正餐前的零食——偏食严重或正餐吃不多的孩子,通常都能轻地得到一袋零食或饮料,或可以在任何时间打开冰箱拿东西吃。如果不改变这一条件,纠正偏食就无法实现。改变孩子吃零食的习惯也同样要遵循食物管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①将零食和冰箱里的食品及饮料放在孩子自己取不到的地方,开始时甚至不让他知道在什么地方,让他找不到。②将大袋中的食品倒一点在小容器里,而不是整袋给他(饮料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不干,以哭闹和发脾气的方式要求大袋食品,就将小容器的食品也移开,为的是让孩子明白,哭闹得越凶,离他的期望就越远,等孩子停止哭闹时再给他,以表明食物是对他适当行为(不哭)的奖励。用这种方法逐步减少孩子吃零食的习惯,直至完全摆脱对零食的依赖。
不要一次摆上许多种菜——有的家长因担心孩子挑食吃不饱饭,每次做饭都设法做几样菜,让孩子尽可挑他所喜欢的去吃。其实这样做只能助长孩子的偏食。一但开始训练,就要避免这样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饭菜分成小份鼓励他吃完一份这个,再吃一份那个,如果孩子这一份不吃完那一份也不能吃。(具体辅导方法参见(地点与吃饭)中“循序渐进”的方法)。
避免只做孩子所喜欢的饭菜——由于担心孩子吃不好饭,许多偏食的孩子的家长不辞辛苦,尽量每顿都为孩子做点他喜欢吃的饭菜,看孩子吃得比较满足,家长也就得到了宽慰和满足。殊不知,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培养出一个偏食的孩子,而孩子越偏食,家长的心就越疼,循环往复,其结果是每况愈下。纠正孩子的偏食,关键是让孩子接受没有吃过的东西,接受他不喜欢吃的东西,这常常会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采用“强化原则”是非常有效的。强化原则中,强化物是关键。强化物就是能刺激孩子产生适当行为的刺激物,可能是某种食品(如孩子所喜欢的饭菜、巧克力、雪碧等),可能是某种东西(如玩具或依恋物),也可能是某种活动(如玩水、荡秋千、妈妈抱)。在纠正偏食习惯时,应选择食品类强化物,作为对孩子吃下他较不喜欢食物的奖励。即“你先吃了这个,才能吃那个”,如果孩子哭闹就连“那个”也没有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让孩子改变偏食。同时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妥协一次,下一次就更困难。要明白迁就不是爱,而是害孩子。
    综前所述,训练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只是知道在吃饭时应该怎样做,更要明白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助于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活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长懂得“爱是有原则的”;要求家长为爱孩子而帮助孩子,为帮助孩子而学习认识、理解自已的有孤独症;为征服孤独症去学习一门新的技巧——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当您想尽一切方法喂孩子吃完了一顿饭时,您昌否想过他又丧失了一次学习社会生活规则的机会。
吃饭不仅是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瑞曼语训

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