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由于社会功能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我们通常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一知半解。有时,认为他们就是单纯的傻子,很有攻击性,不合群,没教养等等;有时,又被各种影视节目、各媒体牵着走,发现自闭症竟是一种“天才病”。
我们对自闭症亦妖魔亦神化,却很少有人真正客观地分析自闭症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所以,下面我将带大家走进自闭症患者真实的世界,一起来消除那些不必要的误解。
上面这个图片是一位自闭症患者的大脑扫描图,在扫描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右边自闭症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有两条非常粗的连接,大约是正常人的两倍之多。这表示这名自闭症患者常常用初级视觉皮层思考。
这意味着什么呢?正常人在思考的时候常常是多方面统合的,比如看见一个苹果,我们会想象它的香味、颜色、用途、触感等信息,但是自闭症患者的大脑患发育障碍,不足以统筹这么多的感官神经,只能专注于一个或者几个感觉信息,而且各个信息之间通常是没有联系的。
拿我在福利院认识的一个自闭症患者举例子。他喜欢画画,虽然手法不够成熟,但是跟同龄人比起来已经是很有绘画天赋的那种了。他非常喜欢“搞艺术”,比如画画、雕像。他的自闭不算很严重,可以用简单的词汇拼接,如果认真听,依稀可以辨识出他所表达的意思。我们一起交流过画画时的思维逻辑,他跟我说,当他在画画的时候,没有思虑,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过去看过的东西、景色,用画笔完全“复印”在纸上。
然后他踉踉跄跄地拿给我一些他小时候画过的画,画的背面有老师帮他标注的画画时的年龄,令我震惊的是,在没有人教、自己领悟的情况下,5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画出远近透视的效果,真是一种独特的“天赋”。
上述视觉神经发达的患者只是自闭症的一种,还有专注于其他感官的人。比如说机械记忆、语言能力很强的患者,他们能像计算机一样记住新华字典、百科全书上的每一个字,即使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脑子里的那些词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再比如抽象思维很强的患者,他们喜欢数字,喜欢数学,能心算出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多位数的加减乘数,对几何学和立体空间感有着独特的见解。
对特定的信息很敏感而已。正常人的大脑因为要统合多种信息源,全方位的认识事物,很难兼顾到每一个信息有什么独特的意义。而自闭症患者没有能力承受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这么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自然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有些患儿对某一频率的声音很敏感,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大喊大叫,惊慌失措,有些患儿则不能看某种颜色,就像斗牛一样,红色的旗子让牛感到害怕,甚至愤怒。
因为这种对信息刺激很敏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愿接受新的事物;讨厌改变;性格固执;反应迟钝;情绪化,损坏物件,甚至自伤自残……对于此种大脑无法兼顾所有信息刺激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州大学布鲁斯·米勒在研究额颞叶痴呆时发现:人的社会性功能和认知功能往往不能兼顾。如果一个人非常能言善辩,社交功能很发达,那么他自我思辨能力的相关脑回路就会受到阻碍,正应了那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种理论在现实中也能轻松找到依据,比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杰弗森、梵高,各种领域都有这样的名人志士。他们沉默寡言(语言交流能力弱),但却能创作出无与伦比的作品,提出惊世骇俗的理论(认知能力强)。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也患有自闭,只不过他们更清楚哪些东西时重要的,哪些东西是不重要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普通人的社会性和认知能力是一个天平的两端,此低彼高,你分给社交多一点精力那么认知功能必然会降低,都看你自己如何取舍。而自闭症患者的天平更像是坏了,他们无法选择自己往哪方面发展,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处境。
我们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自闭症基本无法痊愈,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培养他们用自己专注的信息更好地生活下去。之前提到过,自闭症患者对某种特定的感官刺激有着病态的“天赋”,虽然他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专注的事物中寻找他们过人的技能。
比如你发现患儿喜欢画画,对图形很敏感,那么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教他基本的生活常识;你发现患儿很擅长抽象思维,那可以多研究一下数学,或者计算机。或许他们连怎么系鞋带都不会,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生把某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不也是非常成功吗?
自闭症患者无法选择自己应该在意那些信息,所以被病魔拉下苦海,而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却主动放弃自我思辨,仅为了被大众认同时获得那微不足道的“归属”的安全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性自闭症呢?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