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孤独症支援网络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孤独症支援网 > 新闻资讯 > 诊疗研究 > 浏览文章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不存在缺损

2019/6/18 17:3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wangsf 字体: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作者:兰继军 张艳楠 字号

  心智解读能力,也被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指个体认识自我与他人的需要、想法、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等,并根据这种认识与理解预测、解释相应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外界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论。心智解读在个体沟通、交往、社交中具有重要意义,拥有良好心智解读能力的个体可以根据他人的状态解释其行为,因而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

  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便可获得心智解读能力,能否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是其获得心智解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在4岁之前的心智解读能力就处于一片空白状态。已有研究表明,从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于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能力便逐渐发展,已经能够认识到他人是具有愿望的,并且这种愿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此外,他们对于看见—知道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有所了解。到了3岁左右,儿童就已经能够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直到4岁左右,儿童才会明白,对于同一物体或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行为。同时,也获得了区分外表与真实的能力。4岁半是儿童认识心理状态的转折期,5岁的儿童便能够完全理解自我及他人的心理状态,大部分儿童在5岁时都能够通过错误信念任务。

  目前对普通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研究已趋于完善,那么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发展情况如何?曾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并不具备像普通儿童那样自然而然地获得心智解读的能力,他们的心智解读能力是缺损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孤独症儿童能基本识别简单表情,但在理解错误信念任务上较为困难。研究指出,相比于普通学龄前儿童,孤独症儿童至少在心理年龄为11岁时才能有80%的通过率。其次,孤独症儿童难以领会、理解他人的情绪、行为、意愿以及背后所存在的因果联系,只能依靠一种外显的、机械的现实代替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最后,孤独症儿童在理解自身心理状态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研究表明,在完成意外内容任务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回忆自我的错误信念(归因于自我)与将错误信念归因于他人同样困难。但也有研究者曾提出孤独症儿童能通过初级、次级错误信念测验,只是在回答问题时较少运用心智状态的词汇,因此他们的心智解读能力并不存在缺失,只是发展迟滞。

  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在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上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探究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是否缺损,研究者采用心智解读故事书对31名4—6岁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进行测评,该测评工具包括感知觉、看见—知道、真实—想象区分、愿望、信念5个维度,能够较为全面地测出儿童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水平。测评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整体明显低于同龄普通儿童,但其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即6岁儿童的得分大于4岁儿童。这说明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并不存在缺损,只是发展极为缓慢。

  总体而言,与普通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的心智解读能力发展较为迟缓,对于感知觉的理解与判断能力欠佳,难以对真实发生的事及想象的事进行辨别与区分,无法根据他人的愿望、信念推测出其情绪、行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心智解读能力和教育行为矫正的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学校学习的支持策略”(BHA18016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0% (0)
0% (10)

Tags:

下一篇: 没有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走进电子课堂,通过游戏学习技能

  • 发表跟帖
 以下是对 [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不存在缺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 相关文章
全国自闭症机构分布图

点击地图可查询全国孤独症训练机构

郑州瑞曼语训

郑州瑞曼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