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何旭良
在神经科学及相关人工智能开发方面进行研究。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自闭症儿童语言的理解、产出的脑机制,其他大脑功能区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以及言语活动中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是从根源上探索自闭症儿童的大脑认知的神经机制,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发展儿童脑神经方面的根本区别,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是发现和挖掘自闭症患者潜力的前提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援助及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需要解决语言交流中多模态问题——多模态信息的感知和产出。具体地说,人工智能对人类多模态信息传入的识别,包括人脸识别、表情分析、语音情感分析、姿态识别、运动分析等;对多模态通道输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现信息融合,提高机器的综合“认知”能力,产出多模态的信息,实现与人类的互动。人工智能多模态的研究能够提高当前机器人的应变能力和能动性,让机器人在自闭症测查方面更为系统、客观、规范和标准,对自闭症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早期干预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根据自闭症患者多模态交互特点,人工智能辅助他们调用多种模态,协调大脑认知,从事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发掘自闭症儿童特殊能力
从不同角度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进行多模态研究,旨在揭示他们的语言特征,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措施,“对症”进行康复。
自闭症儿童语言多模态研究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发现他们的特殊能力,挖掘自闭症儿童潜力,让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依据当今的诊断标准,爱因斯坦、莫扎特、梵高、特斯拉等人都可能患有高功能自闭症,虽然回避社交,但对某一个领域异常专注,成就斐然。用图形思考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以后可以成为图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喜欢思考抽象模式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可以去学数学、编程;文字类型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可以成为记者和演员。Temple Grandin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在遇到她的老师William Carlock 前,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William Carlock 这个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解决了她的视错觉问题,让她成为一个动物学家。康复可以缓解或改善自闭症症状,但其症状可能终身陪伴患者。发现自闭症儿童特殊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正是广大研究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自闭症儿童叙事语言及非语言跨通道研究”(2017SJB1232)、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自闭症儿童叙事言语及非语言特征研究” (1304057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发表跟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